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文化教育   2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针对学术期刊在融合出版方面存在对融合出版认识不够、发行渠道狭窄、媒介形式单一、同形式大于内容、时效性有待提高、用户关注量小和用户黏性低等问题,提出把用户洞察理论及功能应用到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工作中,通过用户细分明确了期刊的目标用户,使融合出版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用户价值定位使期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通过用户体验和用户管理,使期刊获得个性化、可持续性发展;根据用户的根本动机和心理需求,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期为融合出版破解困境提供指导,为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3.
复旦大学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探索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读者对网络文献需求的日益迫切,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复旦大学图书馆利用网络为读者提供常见问题回答、读者留言板、BBS等多种咨询服务,为虚拟参考咨询系统(VRS)建设提供有关的研究和服务基础。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主要包括:电子邮件咨询、实时在线咨询、学习资源中心等功能和栏目。该系统采用Chat技术和页面推送等技术;电子邮件咨询和实时在线咨询的有效内容被转入数据库,为开发智能化检索和知识库提供基础。知识库涉及一系列规则与标准,诸如元数据标引规则、服务标准以及咨询质量控制标准等,只有建立规则,才能提供优质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好奇,也带来了人们的困惑与争议。它的发展,对传统文学发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钱亚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和目录学家.本文探讨他著作中蕴含的图书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6.
7.
动态链接库(DLL,即Dynamic-Link Library)是一种特殊的且广为应用的函数库,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编写出DLL,对操作系统进行扩展.本文全面论述了如何利用VC++创建及应用DLL.  相似文献   
8.
我与图书馆     
白国应 《图书馆界》2003,(1):59-60,53
五 我的编辑活动我的编辑活动十分频繁 ,前后组织编辑和参加编辑图书 30多种 ,期刊两种 ,现在将比较重要的 10种书刊编辑活动阐述如下 :(一 )《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为了加强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业务人员业务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曾于 1982年组织院内一部分同志编写一套《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 ,参加编写的除了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文献情报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部分研究所文献情报室的同志以外 ,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哈尔滨科…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一些学、专家进行探讨、评析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之一。其争论主要在于:对“类”字的不同理解,对“教”字的各种看法。现在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有效无类”教育主张的系统论述还较缺乏。本从“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实施的目的及配套教学方法两大方面来系统地论述“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并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学方法三方面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