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常温清洁铁系磷化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磷化实现一级清洁生产,开发了一种用于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的常温清洁铁系磷化液。该磷化液组分所有的成分均参加成膜反应生成磷化膜、水、沉渣或在磷化膜干燥过程中挥发。此磷化液不含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在5~40℃下浸渍磷化5~10 m in,在每平方米即可生成质量约为0.7 g的膜和耐CuSO4溶液点滴时间达90~140 s的彩色磷化膜。且磷化后可免水洗。  相似文献   
2.
清洁铁系磷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依据磷化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磷化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清洁铁系磷化过程的机理及应用技术。结果表明:清洁铁系磷化的过程包括置换、成膜、老化3个阶段。置换是均匀成膜的基础,成膜决定膜厚,老化决定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溶胶-乳化-凝胶法制备超分散性TiO2纳米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乳化-凝胶法制备分散好的TiO2纳米颗粒,以pH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与蒸馏水的摩尔比(W)为实验参数,考察它们对TiO2纳米颗粒尺寸、分散性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使用TG-DTA、SEM、XRD及BET对其化学结构及晶化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评价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H为8.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与蒸馏水的摩尔比为1.08时,所得的TiO2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273m2/g,颗粒粒径为7nm,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 EDS)扫描、氯化钠溶液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硝酸钡、SO24-对常温锌钙系磷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液中的SO24-会进入磷化膜,且不能通过水洗磷化膜清除,明显影响锌钙系磷化膜的性能,甚至引起磷化液报废;添加Ba2 ≤0.9g/L可有效除去磷化液中的SO24-;改变磷化膜的组成并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溶胶-乳化-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粉体的晶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乳化技术与溶胶-凝胶方法相结合,通过"微乳反应器"来控制钛酸丁酯的水解速率和凝胶化过程,从而制备出分散性好的TiO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TiO2纳米粉体在热处理过程的物化变化进行分析,并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和颗粒大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O2粉体晶型从无定型,经过锐钛矿最终转变成金红石.在热处理过程中,TiO2纳米粉体的失重率达到38%.制备的TiO2纳米粉体分散性好,纳米颗粒平均尺寸15 nm.  相似文献   
6.
通过氯化钠溶液浸泡、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 EDS)检测方法,研究了硝酸钡、SO42-对常温锌系磷化膜形貌、性能和磷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液中的SO42-会进入磷化膜,且不能通过水洗磷化膜清除,明显影响锌系磷化膜的性能,甚至引起磷化液报废;添加[Ba2 ]≤0.9 g/L可有效除去磷化液中的SO42-,改变磷化膜的组成并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明确毕业设计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以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出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严格规范毕业设计管理三方面的措施来提高长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免水洗钡盐改性常温复合磷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试片在由磷酸、氧化锌、硝酸钙、硝酸钡、钼酸铵等组成的钡盐改性复合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后,自然干燥3 h以上,即生成免水洗的彩色磷化膜.采用SEM和EDS技术对磷化膜形貌和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免水洗的磷化膜由Fe2+、Zn2+、Ca2+、Ni2+、Mn2+、Ba2+的磷酸盐及少量的钼酸盐等组成,膜晶粒尺寸≤2μm,膜连续、致密,膜重约1.5 g/m2,耐3%NaCl溶液腐蚀约2 h,喷涂铁红环氧底漆后附着力达1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法研制了一种磷化后工件免水洗的清洁型常温锌钡系磷化液。考查了磷化温度、磷化时间、磷化液pH值及寿命等对磷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磷化液可在室温下使用,耐蚀时间达100s以上,膜晶粒尺寸≤2μm.膜连续、致密。膜重约1.2g/m^2,耐3%的NaCl溶液腐蚀约3.0h。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仪和FTIR对活性炭纤维(ACFs)进行表征,并研究了ACFs对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动力学、pH值、吸附温度及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衡吸附时间选取150 min,在溶液为中性条件下,溶液中甲基橙的去除率最高,溶液pH值为6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93.45%;溶液温度为25℃时,ACFs的吸附效果最好;甲基橙的去除率随着甲基橙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大。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反应过程符合Lan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