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0篇
  免费   714篇
  国内免费   403篇
医药卫生   1075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钠依赖葡萄糖转运体(SGLT1),葡萄糖运载蛋白2(GLUT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均在SPF级动物实验中心饲养。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之后,对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7天。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的SGLT1和GLUT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脾气虚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部分损伤,足三里组的小肠黏膜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 05);足三里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有所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基因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高脂饮食和乙醇等综合因素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中药和西药治疗组。分别治疗42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半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MP1、TIMP-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和西药治疗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药治疗组ALT和AST(108±24,142±23)显著低于模型组(242±34,248±20)和西药对照组(123±39,216±25,P<0.05);肝纤维化指标中药治疗组HA和LN(270±79,62±10)显著低于模型组(769±67,109±26)和西药对照组(346±62,79±13,P<0.05);中药治疗后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IMP-1 mRNA的表达量,但MMP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抗纤Ⅰ号通过下调TIMP-1mRNA减弱对MMP1的抑制作用,使Ⅰ、Ⅲ型胶原的降解增强而使肝纤维化逆转。  相似文献   
6.
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或可疑病变者20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均在麻醉下进行),包括经口和经肛进镜方式.根据胶囊内镜时间指数 (胶囊内镜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幽门至回盲瓣的通过时间)选择首次进镜方式,时间指数>0.50时首先考虑经肛进镜检查,对未发现异常者择期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分析按胶囊内镜时间指数选择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胶囊内镜检查阴性者5例,行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有1例在改为经肛检查后检出病灶.胶囊内镜检查怀疑小肠病变者15例,有 12例(80.0%)经双气囊小肠镜结合活检病理确诊.以时间指数>0.50为标准,4例(分别为0.99, 0.8,0.65和0.59)首选经肛进镜检查,后二者(时间指数分别为0.65和0.59)需换从口侧进镜检查而检出病灶;如以时间指数>0.75为标准,该 2例不再需要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另2例病变部位被判断为回肠远端,经肛进镜即可准确到达病灶.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指导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时间指数>0.75提示首选经肛进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以手、足及口腔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1982年在我国首次报道,1983年在国内有过广泛流行。南方在夏秋季有散发病例,最近在我市亦有散在病例,现将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经治的8例患者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7.1呼吸道肿瘤我国梁业民等报道了鼻咽癌患者CD8^ :细胞和CD;细胞失衡,患者外因血CD3^ 和CD4^ 细胞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中心环节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因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细胞不断生长,这和Hemberg等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9.
丸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即有记载。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病或久病体弱,病后需要调和气血的患者,应用比较广泛。现就蜜丸的制作易发生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述如下:①蜜丸的软硬度。蜜丸的软硬程度,应当掌握在不影响丸粒的成型和制成丸粒后不变形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的用药方式对孕妇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15 0名不同用药方式使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的孕妇进行研究 ,在用药前及用药后 18~ 2 4h抽取肘前静脉血查空腹血糖、血浆C肽 ,糖负荷后 2h血糖、血浆C肽。【结果】使用地塞米松后 ,空腹血糖值、糖负荷后 2h血糖值、空腹C肽及糖负荷后 2hC肽值较用药前高 ;用药方式对母体空腹血糖值和空腹C肽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母体糖负荷后 2h血糖值和糖负荷后 2hC肽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受试者使用地塞米松后 ,空腹C肽值、糖负荷后 2hC肽值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孕妇使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对母体的糖代谢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需严密监测母体血糖和胎儿宫内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