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临终关怀的人文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不仅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也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和深化,更是全面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体现,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应大力加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医疗卫生结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铵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均口服扑尔敏和芦丁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铵治疗.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56.00%;2个疗程后分别为87.50%和6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复方甘草酸铵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上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为主,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5.
痤疮特点为多在前额发际发生的无痛性小丘疹和脓疱,以后中心坏死,愈合留有凹陷性小瘢痕。本病男性稍多,多见于20-50岁,常伴发皮脂溢出,尤其粟粒型患者。在脓疱,坏死组织中可培养出葡萄球菌,皮试亦强阳性。其典型损害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或脓疱,迅速坏死,呈轻度凹陷、形成粘着性结痂,约经3~4周痂脱而留有痘疱样瘢痕。自觉轻度灼热及痒感,有时大批发生,常好发于颞部及前额发际处,偶可发生于胸背中心,颊部及鼻部,在鼻部者损害较大,破坏性亦大。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日至数年。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DA含量明显减少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动作减少及平衡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报告了第1例PD。如今,PD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位居第二的神经变性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D)。尽管PD也可见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多发于成年特别是老年人,其中4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大约为0.1%~0.2%,而65岁以上的老人更高,其患病率达1%。随着人口老龄化,PD的发病率必将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起病急,剧烈头痛,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流感病毒FM1感染肺炎小鼠肺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筛选出对流感病毒具有更好免疫调控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方法 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在感染后第1、3、5、7天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芩组、板蓝根组、白头翁组、虎杖组、白花蛇舌草组小鼠肺匀浆TNF-α、IFN-γ、IL-6、IL-1、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模型组TNF-α,IL-1,IL-6,IFN-γ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空白组,在第3天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均可以降低TNF-α、IL-6、IL-1含量,提高IL-10、IFN-γ的含量,第3、5天时作用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头翁、虎杖及白花蛇舌草对炎性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作用,但效果不及黄芩和板蓝根.结论 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来干预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损伤,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是一种以季节为主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等症状的精神疾病。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对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评述。现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相关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评测工具缺乏统一指导、研究规模较小、缺乏标准的随机双盲实验等。并对季节性情感障碍在中国以及中医视角下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以视物模糊伴低热、胸痛和口角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结节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通过病例讨论,明确中医文献中未见记载的一部分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的发病可能与神经免疫异常有关;在中医治则方面,大多从肝、脾和肾论治,且辨证大多为脾肾阳虚。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应以症状为中心,不仅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治则改善患者症状,还以症状为中心明显减轻激素冲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科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