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不同含量纳米TiO2改性的聚苯乙烯材料,并对纳米TiO2/聚苯乙烯板材进行氙灯紫外加速老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板材在经过紫外老化处理后,其耐热性能、硬度、拉伸性能及冲击强度下降幅度不大。因此,适当配比的纳米二氧化钛能够减少紫外线对聚苯乙烯材料的降解作用,延缓材料的老化。  相似文献   
2.
以聚乙烯醇为基体,以炭黑为导电性添加剂,通过共混法制得常温响应聚乙烯醇/炭黑(PVA/CB)气敏导电薄膜,研究了复合薄膜材料在乙醇蒸气中的室温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A/CB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跟炭黑的分散性、含量、材料的厚度等因素有关。炭黑分散性越好,气敏性越好;炭黑含量存在一最佳值;材料厚度增加,阻碍气体的扩散导致气敏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的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乙醇胺(DEO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UV-HPU)。结果表明:随着HEA含量的增加,树脂的热稳定性能、柔韧性和阻尼性能均有所提高;当w(HEA)=40%时,树脂的阻尼性能最好,tanδ峰值达到最大值(0.76),其力学性能接近甚至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选区激光烧结技术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针对宝钢不锈钢分公司烧结生产实际情况,开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将模型的预报结果作为控制系统的前提条件,结合现场专家的经验知识,推理、计算出最佳的原料配比。系统于2005年11月在烧结分厂正式投入运行,在线运行结果表明,化学成分预报命中率和操作指导建议采纳率均超过90%,烧结矿碱度(R)的一级品稳定率提高1.98%,全铁(TFe)的一级品稳定率提高0.3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嵌段共聚物PEO—PPO-PEO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PEO—PPO—PEO对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增韧改性作用,PEO—PPO—PEO/EP/MeTHPA体系的冲击强度随着嵌段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对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当F38质量分数为20%时,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能提高190%,而拉伸强度仅下降6.2%。TG测试结果表明,PEO—PPO—PEO的加入对环氧固化物的热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聚吡咯(PPy),并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PPy/SnO2/PVA复合薄膜材料,研究其在室温下对乙醇和丙酮气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PPy/SnO2/PVA材料随着SnO2的增加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响应和恢复时间缩短,灵敏度下降。当SnO2为40%时,PPy/SnO2/PVA对乙醇气体响应时间比PPy/PVA缩短了65%,恢复时间缩短了68%,而灵敏度下降了39%,材料的稳定性得到提高。PPy/SnO2/PVA复合材料在乙醇和丙酮气体中显示出不同的气敏性和响应恢复时间,但灵敏度相差不大。膜厚易导致材料灵敏度降低和响应、恢复时间变长。此外,该类气敏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阶段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施综合实验的必要性,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角度,提出项目管理教学模式,对专业实验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改革的框架及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