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1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329篇
医药卫生   758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45例重症复杂先心病术后早期患儿进行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婴幼儿组和儿童组,分别以35~40μg/kg和30~35μg/kg地高辛分次静注,静注后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1.19~3.08ng/ml和1.06~5ng/ml。从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婴幼儿地高辛负荷量35~40μg/kg是安全、有效的;儿童组中约有1/4病例的血药浓度已达到中毒水平,故应减少负荷量。  相似文献   
992.
霉酚酸酯分散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血药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霉酚酸酯(MMF)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LN)和其它重症。肾小球肾炎,监测其血药浓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近年国内研制的MMF分散片,其药代动力学和血药浓度有何特点尚缺乏研究,本文就此作初步探索。方法:10例[女7例,男3例,平均年龄[(25.0±8.4)岁]活动性Ⅳ型LN患者,采用激素联合MMF分散片(赛可平,0.75g2/d)治疗。MMF分散片服用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例:一组先空腹服药,1周后改进餐时服药;另一组先进餐时服药,1周后改空腹服药。两组均在服药1周时采集12个点血样(0、15min、30min、45min.1h、1.5h.2h、4h、6h、8h、10h、12h)。HPLC法测定血浆霉酚酸(MPA),采用直接法和三点法(C0,C0.5h,C2h)计算MPA-AUC0-12h。结果:(1)MMF分散片空腹服药Tmax、Cmax、AUC0-12h分别为(0.57±0.26)h、(16.06±5.30)mg/L和(34.53±8.89)mg·h/L;餐时服药时分别为(0.87±0.42)h、(11.00±4.41)mg/L和(32.05±9.82)mg·h/L。(2)与空腹服药相比,餐时服药时Cmax平均值下降31.5%(P〈0.05),AUC0-12h平均值下降7.2%(P〉0.05)。(3)20例次血药浓度AUC,三点法平均值为(34.06±8.39)mg·h/L,直接法为(33.29±9.21)mg·h/L。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点法与直接法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4,P〈0.05)。(4)2例患者在空腹服药时出现胃肠道反应,在餐时服药时症状减轻。结论:LN患者服用1.5g/d MMF分散片能获得满意的血药浓度。餐时服药明显降低峰值Cmax减轻胃肠道反应,但对AUC0-12h影响较小。三点法仍可用于计算MMF分散片MPA AUC0-12h。  相似文献   
993.
胃癌瘤体注射卡铂血药浓度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曾选择进展期胃癌为对象,把卡铂(carbo-platin)直接注入瘤体内,取得较好疗效[1]。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进一步研究卡铂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的相关性,为局部应用化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1.病例选择:19...  相似文献   
994.
慢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5):105-107
慢性病毒性肝炎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老年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鸟嘌呤脱氨酶,胆碱脂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清纤维化诊断指标的联合测定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肥大细胞在慢性肝病发生中的作用;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95.
徐春丽 《求医问药》2014,(16):235-23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初诊时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性,评价方案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第1~30日250mg/d,2~3次/d,第30日,若(FPG)≥7.0mmol/L,增加剂量至500mg/d,反之维持原方案,至第60日结束,于第30日、第60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FPG、HbA1c、HOMA-IR、HOMA-IS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IN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与HbA1c差值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0.297(P<0.05);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不相关,r=-0.02(P>0.05);第1~30日,发生不良反应10例次,30~60日,转500mg方案39例次,500mg方案不良反应例次率与250mg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血药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现有方案可达到血药浓度分峰值,增加剂量并不能增强疗效,还可能超出患者耐受,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不同溶剂丙泊酚血药浓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以指导血液稀释期间麻醉药丙泊酚的使用。方法  40例ASA 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长链丙泊酚稀释组(LH组)与未稀释组(L组),中长链丙泊酚稀释组(MH组)与未稀释组(M组),每组10例。全程使用丙泊酚TCI静脉麻醉,以血浆靶浓度4 μg/mL进行诱导气管插管,插管后即刻降至3 μg/mL持续输注。在3 μg/mL丙泊酚TCI 10 min时,LH和MH组以15 mL/kg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纳注射液实施血液稀释,L和M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于术前(T0)、3 μg/mL丙泊酚输注10 min (T1)、70 min (T2)、90 min (T3)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球压积(hematocrit,Hct),用HPLC法测定丙泊酚浓度,同时观察BIS的变化。结果  T2、T3与T0相比较,LH组Hct值分别降低25.6%、28.2%,MH组Hct值分别降低28.9%、28.2%。T2、T3时LH、MH组丙泊酚血药浓度分别为1.80、1.78 μg/mL和1.84、1.76 μg/mL,均明显低于靶控浓度3 μg/mL (P<0.05)。稀释组丙泊酚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未稀释组(P<0.05)。LH、MH组在T2、T3时的BIS值分别为49.89、49.55和49.66、49.33,较L、M组的41.89、41.22和40.55、40.67明显升高(P<0.01)。不同溶剂丙泊酚间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AHHD后丙泊酚的血药浓度较TCI设定值明显下降,且BIS值有所上升,因此为了维持麻醉深度可能需要增加丙泊酚剂量,且两种不同溶剂丙泊酚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7.
导数紫外光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三唑仑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三唑仑浓度的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为临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在232.0 nm波长处测定人血浆中三唑仑浓度。结果三唑仑在2.55~15.3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D=1.3487×10-3C+3.7748×10-3(r =0.9965);平均回收率为101.53豫,RSD=2.12豫(n=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三唑仑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海军总医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79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总有效率为61.76%。血液中药物谷浓度在5~10 mg/L的占22.78%;小于5 mg/L有4例次,占5.06%;大于20 mg/L有27例次,占34.18%。结论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浓度,并回顾性分析1220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734(60.16%)例次在有效浓度范围内,377(30.90%)例次小于有效浓度范围,109(8.94%)例次高于有效浓度范围;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药浓度有效治疗范围无明显差异;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不稳定。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抗癫痫中药制剂中是抗癫痫西药成分及其含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78例癫痫患者所服中药制荆中的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四种成分及血药浓度。结果:所有患者中均检测出上述常用抗癫痫西药,血药平均浓度别在4-12、11-22、15-42、50-80 mg/mL。结论:所谓的抗癫痫中药制荆中含有不同种类和剂量的常用化学药物,干扰了癫痫的正规治疗,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