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监测接受霉酚酸酯(MMF)治疗的肾小球疾病患者霉酚酸(MPA,MMF的脱酯活性成分)血药浓度,分析剂量-血药浓度-不良反应的关系,以及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110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包括狼疮性肾炎(n=73)、系统性血管炎(n=16)和IgA肾病(n=21).患者分别接受MMF 1.5 g/d(n=74)或2.0 g/d(n=36)治疗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MPA血药浓度. 结果(1)1.5 g/d和2.0 g/d MMF组MPA 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44.86±12.89)mg·h/L和(51.29±15.12)mg·h/L,2.0 g/d MMF组明显高于1.5 g/d MMF组(P《0.0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30~60 mg·h/L)者在1.5 g/d MMF组为78.36%,2.0 g/d MMF组为72.22%.MPA血药浓度《30 mg·h/L比例在1.5 g/d MMF组明显高于2.0 g/d MMF组(P《0.05);》60 mg·h/L比例明显低于2.0 g/d MMF组(P《0.05).(2)1.5 g/d MMF组和2.0 g/d MM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2.0 g/d MMF组有增高的趋势(P》0.05).(3)两组患者MPA 血药浓度与血白蛋白和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而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 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无论接受1.5 g/d或2.0 g/d MMF都有70%以上的MPA血药浓度值维持在30~60 mg·h/L有效范围内.但是,服用2.0 g/d MMF的患者MPA血药浓度》60 mg·h/L比例明显高于1.5 g/d MMF,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也有增加的趋势.体重、血白蛋白和肾功能均对MPA血药浓度有影响.临床上有必要根据疗效、不良反应,结合上述指标和血药浓度来调整MMF剂量,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霉酚酸酯分散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血药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霉酚酸酯(MMF)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LN)和其它重症。肾小球肾炎,监测其血药浓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近年国内研制的MMF分散片,其药代动力学和血药浓度有何特点尚缺乏研究,本文就此作初步探索。方法:10例[女7例,男3例,平均年龄[(25.0±8.4)岁]活动性Ⅳ型LN患者,采用激素联合MMF分散片(赛可平,0.75g2/d)治疗。MMF分散片服用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例:一组先空腹服药,1周后改进餐时服药;另一组先进餐时服药,1周后改空腹服药。两组均在服药1周时采集12个点血样(0、15min、30min、45min.1h、1.5h.2h、4h、6h、8h、10h、12h)。HPLC法测定血浆霉酚酸(MPA),采用直接法和三点法(C0,C0.5h,C2h)计算MPA-AUC0-12h。结果:(1)MMF分散片空腹服药Tmax、Cmax、AUC0-12h分别为(0.57±0.26)h、(16.06±5.30)mg/L和(34.53±8.89)mg·h/L;餐时服药时分别为(0.87±0.42)h、(11.00±4.41)mg/L和(32.05±9.82)mg·h/L。(2)与空腹服药相比,餐时服药时Cmax平均值下降31.5%(P〈0.05),AUC0-12h平均值下降7.2%(P〉0.05)。(3)20例次血药浓度AUC,三点法平均值为(34.06±8.39)mg·h/L,直接法为(33.29±9.21)mg·h/L。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点法与直接法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4,P〈0.05)。(4)2例患者在空腹服药时出现胃肠道反应,在餐时服药时症状减轻。结论:LN患者服用1.5g/d MMF分散片能获得满意的血药浓度。餐时服药明显降低峰值Cmax减轻胃肠道反应,但对AUC0-12h影响较小。三点法仍可用于计算MMF分散片MPA AUC0-12h。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伴有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SLE病因复杂,但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在狼疮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受损,正常的自身免疫耐受不能维持,因此很多自身抗原成为靶抗原,自身反应性的T、B细胞增加,产生过多的自身抗体,导致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Ⅳ型与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52例(男性11例,女性41例,年龄18~55岁)初治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2003年ISN/RPS病理分型标准经肾活检确诊为Ⅳ型(n=32)和Ⅴ型(n=20),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20 细胞)和CD4 CD25 Foxp 3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与计数,计算CD4 /CD8 比值.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30例Ⅳ型和11例Ⅴ型LN肾组织CD4、CD8、CD20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10例移植肾供肾活检标本作为正常肾组织对照.从中再选取20例(Ⅳ型和Ⅴ型各10例)行CD4和Foxp 3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别,分析Ⅳ型和Ⅴ型之间外周血和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的变化特点.进一步分析Ⅳ型和Ⅴ型LN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特别是Treg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差异和临床病理联系.结果:活动性Ⅳ型、Ⅴ型LN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外周血CD4 细胞比例、计数和CD4 /CD8 细胞比值及Treg细胞显著降低,CD8 细胞及CD20 细胞明显升高(P<0.01).Ⅳ型与Ⅴ型相比:(1)外周血CD4 细胞比例[(25.9±6.86)%vs(31.0±7.59)%,P<0.05]、计数[(288±173)个/μlvs(420±165)个/μl,P<0.01]和CD4 /CD8 比例降低更明显(0.74±0.31vs1.06±0.57,P<0.05);(2)外周血CD20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Ⅴ型CD20 细胞计数升高较Ⅳ型明显[(185±136)个/μlvs(268±179)个/μl,P<0.05];(3)Treg细胞比例[(0.82±0.4)%vs(1.31±0.7)%,P<0.05]和计数[(8.19±4.26)个 /μlvs(17.5±10.0)个/μl,P<0.01]Ⅳ型降低更明显.CD4 细胞比例和计数与AI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1和-0.380,P<0.05),CD4 /CD8 细胞比值与SLEDAI呈负相关(r=-0.307,P<0.05).Treg细胞比例和计数与SLEDAI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1(P<0.01)和-0.480(P<0.01),与肾组织AI呈负相关(r为-0.325和-0.473,P<0.01).肾组织免疫组化见Ⅳ型肾间质浸润的CD4 、CD8 、CD20 和CD68 细胞均高于Ⅴ型病例,其中肾小管浸润的CD20 细胞Ⅳ型明显高于Ⅴ型(119.3±89.7vs36.0±36.0,P<0.01),肾小球内浸润的CD68 细胞显著高于Ⅴ型(12.4±8.8vs1.7±2.31,P<0.01).正常肾组织不表达Foxp 3 Treg细胞,绝大多数Foxp 3表达于CD4 细胞,LN中CD4 Foxp 3 Treg细胞主要位于肾间质,Ⅳ型LN CD4 Foxp 3 Treg细胞明显高于Ⅴ型(27.6±18.0 vs2.8±5.0,P<0.01).结论:Ⅳ型LN患者外周血CD4 细胞数量、CD4 /CD8 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数量较Ⅴ型明显降低,Ⅳ型LN肾组织T、B淋巴细胞,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较V型明显升高,提示不同病理类型LN的免疫发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白念珠菌菌丝相蛋白抗原诊断白念珠菌病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的检测白念珠菌血清抗体方法,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应用超声粉碎和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去除细胞甘露糖和糖蛋白后,PAGE电泳显示47000部分是主要的胞浆蛋白抗原,用47000-29000或全菌抗原建立ELISA法测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6.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998年5月,我院从1名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患儿血液及三尖瓣赘生物中同时分离出MRSA。一、病例患儿,男、7岁、在1998年5月12日行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7.
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都是由于周围淋巴器官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消失,导致自身反应性的效应细胞过度扩增,引起组织特异性炎症所致。虽然辅助性T细胞(Th)广泛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但抗原呈递细胞(APC)才是自身免疫反应起始和恶化的最关键因素。APC在外周免疫中发挥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PET32-c原核表达载体快速、高效地表达及纯化单链抗体。方法:将单链抗体H22基因克隆到PET32-c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进行原核诱导表达和纯化。并检测纯化后单链抗体的功能。结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单链抗体基因克隆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单链抗体得到成功表达和纯化;ELISA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单链抗体H22能够特异性结合人TNF-α。结论:成功地表达及纯化抗人TNF-α单链抗体rSeFvH22。  相似文献   
9.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是最早被确认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原性大肠杆菌,临床常见的血清型为O55、O111、O119、O126、O128。血清型O127较少见,吲哚阴性的罕见。我院从腹泻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吲哚阴性的EPECO127K63血清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男性,15个月,1996年10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呕吐,次日凌晨4:00出现腹泻,体温37.9℃,于10月16日住入我院儿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23.5×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3,单核细胞0.06。粪便常规检查:性状为蛋花样,无粘液脓血;镜检:白细胞0~1个/HP,粪便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甲素干预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体外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膜攻击复合物C5b-9介导的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机制. 方法:以纯化的C5b6及C7~C9体外组装C5b-9,建立足细胞亚溶破模型.免疫荧光染色分析C5b-9对足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ct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在观察雷公藤甲素对C5b-9导致的足细胞损伤的治疗机制研究中,免疫荧光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雷公藤甲素对C5b-9在足细胞膜上组装和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在C5b-9组装完成后加入雷公藤甲素,观察雷公藤甲素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探针CM-H2DCFDA标记的细胞内ROS,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38,ERK 1/2和JNK MAPK磷酸化水平,以及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阻断剂SB202190,U0126和SP600125对C5b-9作用的影响. 结果:免疫荧光和LDH释放试验显示C5b-9在足细胞膜组装成功,亚溶解剂量C5b-9对足细胞膜完整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呈时间依赖性的破坏足细胞骨架结构,表现为细胞骨架的极性消失,排列紊乱,部分足细胞F-actin的丝状结构完全消失.C5b-9可诱导足细胞内ROS的明显增加,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但C5b-9对ERK MAPK和JNK MAPK信号通路没有明显的影响.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p-38 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均能够拮抗C5b-9对足细胞的损伤,而ERK MAPK和JNK MAPK通路抑制剂U0126和sp600125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雷公藤甲素(10ng/ml)对C5b-9复合物在足细胞膜上组装量和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当C5b-9在足细胞膜上组装完成后加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对C5b-9诱导的细胞内ROS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能够有效遏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雷公藤甲素的疗效机制除了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外,还可通过抑制C5b-9激活的细胞内p-38 MAPK信号通路发挥直接的足细胞保护作用.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的上述作用可能部分参与了其对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