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26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辛彦生  赵玉兰  李振清  杨建忠  李坤  康斌 《河北医药》2012,34(23):3587-3588
肱骨髁上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儿童骨折类型,发生率占肘部骨折的首位,以5~8岁为最多见。约占肘关节损伤的50%以上[1]。早期治疗不当易并发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以及肘关节僵硬。自2001年8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难复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98例,我们采用改良布巾钳尺骨鹰嘴  相似文献   
992.
王炜  李坤 《中国临床康复》2012,(8):1396-1400
背景:电纺丝技术能够使许多高分子材料制备出与细胞外基质相似的三维纳米纤维支架。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支架材料能够克服材料的不足,提高组织工程支架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与兔内皮祖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左旋乳酸,壳聚糖,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的纳米纤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纳米纤维支架与内皮祖细胞进行复合培养后,观察细胞在不同材料上的黏附率、一氧化氮分泌,生长特征和在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支架上的细胞表型特征。结果与结论: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支架比聚左旋乳酸、壳聚糖具有更合适的纤维直径,具有与细胞外基质相似的纳米纤维三维多孔结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支架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黏附率和细胞的一氧化氮分泌(P〈0.05,P〈0.01)。内皮祖细胞能够在聚左旋乳酸/壳聚糖复合材料膜上融合成片,保持了细胞的完整形态和分化功能,显示了内皮细胞特异性的vWF表型。提示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与兔内皮祖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3.
背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植物有传统的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然而目前哪种内植物治疗方法较好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3种内植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差别。结果与结论:①置入后1周、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②置入后3,6,12个月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脑血管病组患者(于确诊入院的第1天清晨)以及对照组体检者在空腹状态下采集前臂无抗凝静脉血3mL。无抗凝静脉血1h内离心(3000r/min,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70℃保存待测。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检测血清Hcy浓度。应用AIA-1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结果脑梗塞(CI)组、脑出血(CH)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8,P<0.01)。其中,CI组的血清Hcy水平[(24.04±6.36)μmol/L]明显高于CH组[(20.39±5.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之相反,CI组和CH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CI组和CH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结论高Hcy血症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5.
李文胜  何凯  李坤浪  张胜才 《中国药师》2013,16(9):1395-1397
目的:了解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80份,分别统计各科使用病例数、合理性、使用剂量、给药途径、各科使用品种数等情况,利用Excel统计相关研究指标.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最多科室依次为小儿内科、肿瘤化疗科、呼吸内科、肿瘤放疗科等;280份病历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有78份,占27.86%.使用品种最多依次为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片、泼尼松龙钠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合理率91%,不合理应用病历7份.结论: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96.
张晓丽  李坤 《中国药房》2013,(20):1853-185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山东省交通医院妇产科11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硝酸甘油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痫、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脑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ELLP综合征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硝酸甘油可显著减少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本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6月本院I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病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率、给药时间及疗程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0例I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者504例,使用率为42.00%;其中,合理用药424例,合格率为84.13%;不合理用药80例,占15.87%;二联用药6例,占1.19%。结论本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品种选用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输卵管性不孕治疗中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单一腹腔镜或宫腔镜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1年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与1年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卵管性不孕治疗中,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与聊城市人民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2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7d~2年;外伤性脑脊液鼻漏20例,自发性6例,医源性2例。结合生化检查、CT/MRI及鼻内窥镜检查明确诊断,修复材料为鼻中隔黏膜(18例)、颞肌筋膜(8例)、额部带蒂骨膜瓣(2例)。结果28例均在鼻内镜下修补成功,其中1次修补成功26例,2例经再次修补成功,2例术后嗅觉明显减退,1例治疗后好转,1例无效;所有患者无鼻塞及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脊液鼻漏的准确诊断及修补方式和修补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正>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诊断领域,冠状动脉X线造影一直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它属于创伤性检查,有较大的X线辐射危害,检查耗时,费用也较高。在冠状动脉无创伤成像技术中,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