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12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原发性血管肉瘤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高度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原发于胸膜极为罕见[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容易误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原发性胸膜血管肉瘤1例,临床罕见。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做如下报道分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例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然后予以球囊扩张闭塞的下腔静脉,行彩超评价静脉通畅程度,随访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血栓完全溶解。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1年,近期疗效满意,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采用介入溶栓及球囊扩张治疗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高志康  徐浩  张庆桥  祖茂衡 《当代医学》2009,15(35):652-654
目的探讨Aegisy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经导管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4月~2009年8月间,45例下肢DVT患者(左侧:36例,右侧:6例,双侧:3例,4例已发生肺栓塞)在经颈静脉插管溶栓过程中行Aegisy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防止肺动脉栓塞。结果45支Aegisy腔静脉滤器经颈静脉一次性于下腔静脉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滤器错位、移位、倾斜、滤器折断、腔静脉穿孔、下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在溶栓治疗过程中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因右心衰竭死亡,其他患者无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溶栓治疗后,45支滤器中的36只成功取出,滤器留置时间为7~18天(平均9.5天),余9支滤器永久性留置于患者体内。随访2~17个月(平均9.7个月),滤器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Aegisy腔静脉滤器经颈静脉途径植入方法简单、释放可控、安全,可有效防止症状性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人苍白杆菌致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广泛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广泛肝静脉闭塞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和MRA或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为广泛肝静脉闭塞型BCS,并接受改良TIPS治疗。记录腹水消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肝、肾功能情况。术后彩色超声或CTA随访,观察分流道通畅情况。结果28例患者改良TIPS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前门静脉压力为(33.69±5.9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为(19.08±3.5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3~35个月,中位时间为16.6个月。术后3、6、12个月腹水完全消退率分别为25%(7/28)、75%(21/28)、92.8%(26/28)。术后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3个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10.92±2.50,低于术前的15.4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血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例(7.1%)出现轻度肝性脑病。术后1年、2年分流道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28/28)、89.3%(25/28),二期通畅率皆为100%。结论改良TIPS术治疗广泛肝静脉闭塞型BCS患者安全有效,可取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临床送检标本中非发酵菌分离率及其耐药特点,为控制非发酵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某医院在2013年度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非发酵菌264株,主要分离自痰液和引流液标本,构成比分别为47.7%和12.9%。在检出的非发酵菌中,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构成比依次为38.3%、29.5%和22.3%。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检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非发酵菌群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其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7.
甲亢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了81例甲亢患者和与患者年龄、性别和月经状况相匹配的81例健康对照者腰椎24(L2L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并同时检测其血清骨代谢指标,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SC)和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PTH和25羟维生素D。结果甲亢患者L2L4和股骨近端的BMD测量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甲亢患者成骨细胞活性指标(血清PICP、BAP和OSC)和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血清ICTP)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其血清PTH和25羟维生素D水平正常。甲亢患者成骨细胞活性指标之间以及它们与破骨细胞功能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甲亢患者骨密度的Zscore与血清骨代谢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甲亢患者破骨细胞功能增强,同时伴有成骨细胞活性增高,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比止血贴与止血气囊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影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6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60例,根据止血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A组患者采用止血贴进行止血,B组患者采用止血气囊进行止血;两组患者均于造影后6~8 h解除。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压迫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发生率、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点压迫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发生率、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压迫点皮肤损伤及压疮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压迫背侧皮肤损伤及压疮、急性桡动脉闭塞、出血及血肿、拔管迷走神经反射、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贴与止血气囊对经桡动冠状动脉影患者的止血效果相似,但与止血贴相比,止血气囊所致压迫点皮肤损伤及压疮发生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99.
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芎芍胶囊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4F&#183;Fogarty导管剥脱损伤腹主动脉内皮后继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兔节段性AS模型。术后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3d组、2周组、6周组,单纯内皮损伤组,普罗布考组,芎芍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及单纯内皮损伤组外均予高脂饲料喂养,采用TUNEL法检测新生内膜中平滑肌细胞(SMC)的凋亡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l(Angl)的水平,观察药物对其的影响。结果内皮损伤喂食高脂饲料3d,血浆AngⅡ水平逐渐升高,6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芎芍大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水平,与模型6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及芎芍小剂量组亦有降低AngⅡ水平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TUNE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3d已出现凋亡细胞,2周及6周时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多,芎芍胶囊大、小剂量组凋亡细胞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模型6周组,普罗布考组凋亡细胞阳性表达率与模型6周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史。结论芎芍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水平,促进SMC凋亡,从而抑制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综合评分模型是肝功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肝细胞癌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传统评分模型(CTP评分及MELD评分)和新型评分模型(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白蛋白-吲哚菁绿评分)应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方面的价值与局限性,认为新型评分模型尤其是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