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8篇
  免费   1089篇
  国内免费   934篇
工业技术   21701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1132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848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886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638篇
  1999年   667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628篇
  1996年   575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408篇
  1991年   404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62年   8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effects of BaO addition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relative density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xCu/10NiO-NiFe2O4 (x=5, 10) eermets were studied, which were prepared with cold isostatic pressing-sinter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densities of 5Cu/10NiO-NiFe2O4 cermet doped with 1% BaO (mass fraction) and 10Cu/10NiO-NiFe2O4 cermet doped with 1% BaO sintered at 1 473 K in nitrogen atmosphere, are increased by about 9.86% and 9.75% compared with the undoped BaO cermets, respectively. And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ies 22.79 S/cm of 5Cu/10NiO-NiFe2O4 cermets adding 1% BaO and 23.10 S/cm of 10Cu/10NiO-NiFe2O4 cermets adding 1% BaO are obtained, which are 2.21 times and 1.47 times of those of undoped samples,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10Cu/10NiO-NiFe2O4 cermets doped with 1% BaO have a maximum σ0 of 58.91 S/cm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23.10 S/cm at 1 233 K. Maybe low melting-point phases of BaFe2O4 and Ba2Fe2O5 have an excellent electric conductivity in xCu/10NiO-NiFe2O4 (x=5, 10) cermets at 1 233 K.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欠定时的盲信号分离,提出了局部充分稀疏条件下估计混叠矩阵A的新算法.该算法不要求源信号所有采样时刻都充分稀疏,先通过搜索,把处于同一直线的向量一一归类,再对所得的类的向量进行处理,把混叠矩阵A确定出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3.
在透明介质的表面,利用胶体金单层和蛋白质修饰胶体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放大效应,发展了一种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羊抗人IgG.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探针和目标分子体积的影响,不需要昂贵的实验仪器,操作简单,通用性好,并有望制成点阵芯片,实现高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94.
相转移催化合成2,2-羟甲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醛和丁醛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经羟醛缩合及氧化反应合成了2,2-二羟甲基丁酸(DMBA)。羟醛缩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为催化剂用NaOH与碳酸钠混合碱液调pH值约为10,反应温度为30℃,n(甲醛)/n(丁醛)=2.2:1,反应时间为2h;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H2O2),n(丁醛)=1:1.1,溶液的pH值约为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h。反应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IR)表征。  相似文献   
995.
HgCdTe焦平面探测阵列干法技术的刻蚀速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叶振华  郭靖  胡晓宁  何力 《激光与红外》2005,35(11):829-831
首次报道了HgCdTe焦平面探测器微台面列阵成形工艺的干法技术有关刻蚀速率的一些研究结果。从HgCdTe外延材料的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其干法刻蚀适用的R IE(Reactive Ion Etching)设备、刻蚀原理以及刻蚀速率的影响因素。采用ICP ( Inductively Coup led Plasma)增强型R IE技术,研究了一种标准刻蚀条件的微负载效应( etch lag)对刻蚀速率的影响,以及刻蚀非线性问题,并获得刻蚀速率随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进行了微型同轴脉管制冷机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及氢氦混合工质应用的试验研究。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氢氦配比下,微型同轴脉管制冷机系统的最佳运转频率为15.5~17.2 Hz。随着系统平均压力的提高,最低制冷温度也随之下降,但变化幅度越来越小。气库小孔阀和双向进气阀均存在最佳开度,在试验系统中气库小孔阀最佳开度为70°,双向进气阀最佳开度为30°。同时,氢氦混合工质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运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氢气摩尔分数的减少,系统最低制冷温度逐渐降低,当氢气摩尔分数小于20%时,系统最低制冷温度接近纯氦水平。在100~120 K温区,氢氦混合工质能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当氢气摩尔分数为20%时,系统制冷量比纯氦时提高了13.5%~16.5%。  相似文献   
997.
吸烟对口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VSCs)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征集的812名自愿者中,其中吸烟者594名,非吸烟者218名,利用HALIMETER口臭测定仪测定了非吸烟者口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VSCs)以及吸烟者吸食不同卷烟、吸食不同数量卷烟后口腔中VSCs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吸烟者口腔中VSCs含量比非吸烟者高出一倍;吸烟者口腔中VSCs含量与吸烟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吸食"东方红"低危害口气清新卷烟与吸食对照卷烟相比,吸食者口腔中VSCs增长幅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8.
由于纳米颗粒在涂料中不易分散,所以解决其在涂料中的分散问题,是纳米颗粒在涂料中应用的关键。本文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在氟碳涂料中的分散性为目的,从物理机械分散和表面改性两个方面,分别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在氟碳涂料中分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731A、吐温80及Tritonx100分散剂,机械分散6 000 r/min、60 min,超声分散30 min等,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在氟碳涂料中的分散性能。同时,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改善了氟碳涂料耐玷污和耐洗刷性能。  相似文献   
999.
水电站深部洞室群应力恶化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新疆某水电站的深部洞室群稳定性研究工作,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详细研究了水电站3个洞室的应力场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发现了“洞室群应力恶化效应”, 即后期的洞室施工对邻近洞室的应力场有恶化效应, 加剧了前期开挖洞室的应力集中。这一规律的发现将对深部洞室群稳定性控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牛奶蛋白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牛奶蛋白纤维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是异形纤维,截面上有微孔,表面有凹槽;对牛奶蛋白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聚乙烯醇分子规则排列构成结晶部分,牛奶蛋白形成无定形区;测试和分析了牛奶蛋白纤维的吸湿、拉伸、摩擦等性能,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是集蚕丝和合成纤维优良性能于一身的纺织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