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8篇
  免费   1644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医药卫生   35236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868篇
  2014年   1387篇
  2013年   1413篇
  2012年   1852篇
  2011年   2008篇
  2010年   1717篇
  2009年   1871篇
  2008年   3060篇
  2007年   2385篇
  2006年   1976篇
  2005年   2314篇
  2004年   1532篇
  2003年   1519篇
  2002年   1117篇
  2001年   947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7(EGFL7)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侵袭性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3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EGFL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L7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L7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表明其可能直接参与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及侵袭过程;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过程中表现了较强的作用,针对肿瘤EGFL7蛋白的表达可以有效进行阻断,从而针对肿瘤的生长与侵袭能够有效起到抑制作用,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铺开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2.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1):888-89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内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分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和含2个SH2结构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with two src-homology 2,SH-PTP2)的蛋白表达,探讨人体脂肪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来自民航总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住院,并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组(n=10)和非糖尿病对照组(n=10)]的皮下及其大网膜脂肪组织内PTP1B、SH-PT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TP1B的蛋白表达(IA)在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24.14±0.67)及其大网膜脂肪组织内(28.35±1.12)均较对照组增加[皮下14.53±0.52(P=0.042);大网膜18.65±2.84(P=0.035)];SH-PTP2在其皮下(42.14±6.67)及大网膜脂肪组织内(41.88±11.57)的蛋白表达虽然亦较对照组(皮下35.34±8.21;大网膜29.98±6.38)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内PTP1B及SH-PTP2蛋白表达的异常改变,可能是引起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正现代社会,娴雅文静的鹅蛋脸、纤巧玲珑的瓜子脸成为时尚,要求做美容瘦脸术的人明显增多了。而如今,来自普通职业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了,在校学生也占相当的比例。但是,很多人对这种美容手术并不了解,经常被社会上不实的私人医疗广告所迷惑。其实,面部是结构精细而复杂的器官,保证动态、静态的自然和谐美是瘦脸手术的基本要求。瘦脸手术包括几类我们知道,影响面部轮廓的主要是硬组织和软组织结构。硬组织就是骨骼,对面部轮廓影响最为明显的是  相似文献   
94.
<正>复杂腹壁缺损最多见的原因仍然是由手术切口造成[1],其中感染切口二期愈合造成缺损者在临床较为多见。其特点是缺损垂直于切口的径较大,造成关闭缺损时张力大,如强行加压缝合,术后腹腔筋膜室综合症、术后复发的风险明显增高,这时,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ootion technique,CST)的应用可明显减小张力[2]。联合补片的应用,更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3]。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  相似文献   
95.
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所谓分子生物学是指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疾病为中心,用分子理论和技术来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等。  相似文献   
96.
文章对三种硅基聚晶金刚石的显微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在金刚石粒度分布、粘结剂种类及含量、磨耗比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硅基聚晶金刚石选用的粘结剂含量和种类均有所不同,样品的粘结含量分布在(10~20)wt%之间;选用的金刚石粒度也差异较大,较细粒度的PCD材料综合性能最佳;硅基聚晶金刚石的粘结剂主要为碳化物形成元素Si、Ti等,通过与金刚石反应形成结合牢固的金刚石-碳化物复合材料;部分PCD材料中存在着单质粘结剂或石墨残留,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7.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颈动脉位置表浅,可作为反映全身AS状况的“窗口”。血清中MMP-1、ox-LDL、MDA、SOD代谢的改变与AS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3],但其间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文对8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63例无CAS高血压患者进行了MMP-1、ox-LDL、MDA、SOD及血脂水平检测,旨在探讨它们与AS关系。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Hpimagepoint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判断该患者是否存在CAS,共收集CAS患者87例,均从我院2004~2005年住院或门诊高血压病人中筛选,其中男48例,女39例,…  相似文献   
98.
石草鞋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石草鞋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对石草鞋全草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取石草鞋全草,用90%乙醇回流提取,经低压浓缩后得石草鞋浸膏。将上述浸膏加水超声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正丁醇萃取。将所得正丁醇部分萃取物过硅胶色谱柱,以石油醚-丙酮-甲醇(80∶20∶0~0∶20∶80)系统梯度洗脱,经过结晶、重结晶、离心分离、过硅胶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纯化。将二氯甲烷萃取物以石油醚-丙酮-甲醇(50∶50∶0)系统梯度洗脱,合并相同组分,再经过离心分离、硅胶和葡聚糖Sephadex LH-20等反复分离、纯化。根据ES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草鞋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中鉴定了7化合物,二氯甲烷部分中鉴定了8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2),苯甲酸(3),桂皮酸(4),丹皮酚(5),槲皮素(6),6,7-二羟基香豆素(7),阿魏酸(8),对羟基苯甲酸(9),2,3-二羟基苯甲酸(10),3,4-二羟基苯甲酸(11),齐墩果酸(12),金丝桃苷(13),没食子酸(14),β-谷甾醇(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为改进该药材的初加工和扩大石斛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钗石斛叶为原材料,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色泽、微观结构、总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色泽保持最好,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法对样品所呈现的微观结构有所区别。金钗石斛叶经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微波干燥后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11%,3.02%,2.81%和2.74%。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石斛碱含量则影响很小。结论:从成本方面考虑,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金钗石斛叶色泽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所需设备简单、节能、处理量大,在企业加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Z)是从伞形科植物中药川芎中提取的化学单体,具有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TMPZ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应激、扩张细小动脉和提高心脑器官血流量等生物活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却面临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目前基于TMPZ代谢特点而进行的化学结构改造主要集中在酯类、酮类、哌嗪类、烃类及高分子聚合类等化合物。本文对TMPZ的化学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TMPZ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