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8篇
  免费   1644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医药卫生   35236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868篇
  2014年   1387篇
  2013年   1413篇
  2012年   1852篇
  2011年   2008篇
  2010年   1717篇
  2009年   1871篇
  2008年   3060篇
  2007年   2385篇
  2006年   1976篇
  2005年   2314篇
  2004年   1532篇
  2003年   1519篇
  2002年   1117篇
  2001年   947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监测加味黄芩汤干预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肠道局部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状态及大鼠肠道菌群改变情况,明确IL-6/STAT3信号通路与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平衡之间的关系。方法:将SPF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加味黄芩汤治疗组、黄芩汤治疗组,每组8只。TNBS诱导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结束后取结肠组织做病理切片;放射免疫检测血清IL-6含量;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sIL-6Rα、gp130;RTPCR方法检测STAT3、IL-6mRNA含量,采用日本光冈知足法并通过细菌三级鉴定法将细菌鉴定到属的水平。结果:加味黄芩汤治疗组大鼠进食量及排便情况,肠黏膜炎性病变程度,与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清IL-6、血清sIL-6Rα、gp130含量,STAT3、IL-6mRNA的表达水平等方面,加味黄芩汤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味黄芩汤治疗组大鼠肠道菌群与对照组之间在属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黄芩汤通过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状态,进而降低大鼠血清IL-6、sIL-6Rα、gp130含量,缓解sIL-6Rα与IL-6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IL-6/STAT3信号通路下调大鼠肠组织STAT3、IL-6mRNA的表达水平,达到缓解肠道局部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以牙骨质附着蛋白为分化指标,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分化趋势,并探讨诱导矿化对牙周韧带细胞牙骨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三代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接种后,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和矿化液诱导矿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原位检测牙骨质附着蛋白的表达,并比较诱导矿化对牙骨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初期呈条纹状生长,常规培养和诱导矿化培养务件下均能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诱导矿化对牙骨质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常规培养务件和诱导矿化培养条件下,纯钛表面生长的牙周韧带细胞能高度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提示纯钛表面体外培养的牙周韧带细胞具有形成牙骨质的分化趋势,从而可为种植体周构建牙周韧带结构提供在种植体侧的锚着点。  相似文献   
103.
根管治疗后下颌磨牙冠缺损类型与冠根折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磨牙冠缺损类型与冠根折的关系。方法:回顾观察根管治疗后的976个下颌磨牙的冠根折发生情况,其中he面(O)、近中he面(MO)、远中he面(DO)、近中-he面-远中(MOD)及牙冠三面缺损(TD)的牙齿数量分别为246、296、215、123、96个。结果:5种缺损类型的下颌磨牙的冠根折发生率分别为14.63%、26.35%、19.53%、37.4%、32.29%,经x^2检验分析,MOD和TD的冠根折断率最高,he面缺损的折断率最低。结论:根管治疗的下颌磨牙冠缺损达牙冠三面者建议用覆盖牙尖的修复体修复,以保护牙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大鼠切牙颈环结构种植于鼠肾被膜下形成牙齿样结构的能力。方法:取出生后3~4d的SD仔鼠切牙,将切取的颈环结构种植到母鼠肾被膜下,建立组织工程牙齿的体内培养模型。2~4周后取材,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结果:下切牙颈环结构在体内形成了包含釉质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上切牙颈环结构仅形成了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结论:大鼠切牙颈环结构在体内能够形成牙齿样结构,其中颈环中的上皮干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鼠肾被膜下种植可以做为体内组织工程化牙齿样结构构建的立体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5.
被动适合性是反映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加工精密度和就位时种植修复体内部结构之间应力状态的客观指标,也是影响种植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问题。种植修复设计、材料选用、加工工艺等因素均可影响被动适合性。对上部结构铸件进行铸造后改形,可获得理想的被动适合。  相似文献   
106.
漂白后牙齿颜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评价牙漂白后28 d内的颜色变化.方法:采用标准红茶溶液建立外着色牙模型.48个牛牙样本外着色后(Vita 3.5~4)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前3组进行350 mL/L过氧化氢漂白,漂白后分别浸泡入天然唾液,人工唾液,去离子水中,D组为阴性对照.采用PR-650光谱扫描色度仪测量,并以CIE-LAB颜色系统记录各组漂白前,漂白后即刻、1、3、5、7、14、21、28 d的牙齿颜色L,a,b值,并对各观测点的△L,△a,△b,△E进行分析.结果:同D组相比,各漂白组均显示明显的牙齿颜色变浅(P<0.05);同漂白后即刻相比,各组内的△L,△b,△E在漂白后28d内均有明显变化,漂白后1~3 d最为明显,7 d后逐渐达到稳定(P<0.05);漂白组组间比较,在28 d时A和C组AE值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体外条件下,牙漂白后颜色可发生回复,1周达到稳定;颜色回复可能与漂白后牙体组织矿物质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7.
氧化铝含量对牙用四硅氟云母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氧化铝含量改变对CAD/CAM加工用四硅氟云母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K2O-MgO-MgF2-SiO2系统研制四硅氟云母微晶玻璃,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及力学性能测试,比较在两个不同晶化温度(1060℃和1160℃)下,三种不同氧化铝含量(0%、1%和2%),对四硅氟云母徽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增加氧化铝的含量可以减小微晶玻璃的晶粒尺寸和径厚比;当晶粒直径介于2~5μm之间时,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最好,过大和过小的晶粒尺寸和径厚比都不利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结论:云母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随氧化铝含量的改变而改变,增加氧化铝含量可以降低云母微量玻璃的析晶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不同SY-1硅橡胶被覆厚度的三明治硅橡胶结构的拉伸性能。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表面被覆SY-1厚度分别为0mm,1mm,1.5mm,2mm的三明治式硅橡胶试件进行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覆1mm SY-1硅橡胶的试件与单纯的GP-084泡沫硅橡胶试件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被覆1.5mm SY-1试件与被覆1mm的SY-1试件的拉伸强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扯断伸长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被覆2mmSY-1试件与被覆1mm SY-1试件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由SY-1硅橡胶和GP-084泡沫硅橡胶组成的三明治式结构可以明显增加泡沫硅橡胶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熔附温度和熔附时间对多微孔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P1 SiO2)表面结构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将SP1SiO2以250℃/h的升温速度分别升至500、650、800、950、1100℃,并分别保持10、30min和3h制作试样,进行表面结构及形态测试。结果:随烧结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SP1 SiO2颗粒表面的Si-OH键特征峰值逐渐减弱,条件为950℃、10min和30min,650℃、3h时完全消失;随着熔附温度的升高和熔附时间的延长颗粒增大、粒度分布变窄。结论:熔附温度和熔附时间影响SP1 SiO2颗粒表面的Si-OH含量和颗粒大小、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非手术矫治对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13例严重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男5例,女8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OPA-K滑动直丝固定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均做Helkimo指数分析,并拍摄双侧闭口矫正薛氏位片和X线头颅侧位片,行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手术矫治后,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重新分布,Ai0级比例明显升高,AiⅡ级比例减少为零.间隙分析表明;矫治前,髁突处于关节窝过前位;矫治后,关节前间隙线距和面积增大(P<0.01),后间隙线距和面积减小(P<0.05),线性百分比由20.81%减小为8.04%,面积比P'/A'由1.62减小为1.01,关节前后间隙基本相等.髁突及下颌骨发生后移.结论 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手术矫治后,髁突由下前位向后移至中位范围,关节结构趋于协调和稳定,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