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2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医药卫生   448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报告甚少,其发生率报告不一。本研究总结作者单位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手术后乳糜腹的发生情况以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49例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乳糜腹(4.4%),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中位数为15个月(1个月至12岁)。结果本组术后乳糜腹的发生率为4.4%。11例术后合并乳糜腹患儿根据腹水实验室分析进行诊断,最早出现于术后半天,最大体积为1250mL/d,均予临床观察和保守治疗,分别于术后9—72d治愈,其中10例通过禁食、全肠道外营养(TPN)、腹腔引流或使用生长抑素治愈,1例经保守治疗未愈,在腹腔镜下结扎破裂的淋巴管获痊愈。结论儿童实体肿瘤术后乳糜腹的原因与医源性手术创伤有关,大部分可通过禁食、TPN、腹腔引流治愈。  相似文献   
92.
目的调查分析部队疗养院2010年度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BBL Crystal型细菌鉴定仪对一家部队疗养院2010年度住院的1089例患者临床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8株,占71.3%;革兰阳性菌113株,占27.0%;真菌7株,占1.7%.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硝唑、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具有多重耐药;大多数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具有耐药性;仅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大多数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3.
王俊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8):518-520
自从1948年Swenson首先成功进行了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手术,几种改良的手术方式和新的手术目前正在应用中,如有或无腹腔镜辅助下的经肛门径路、改良Soave拖出术、Duhamel的直肠后拖出术,以改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每一种手术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尽管现在的手术创伤倾向于越来越小,甚至一些手术医生自以为是“完美的手术”,也可能造成一些无法预料和解释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与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分术前、术后即刻、1年组对比研究临床疗效和冠脉造影资料差异,对PCI全组与溶栓组、不同PCI类型的再通率、血流达标率、并发症、疗效积分、事件积分和安全/风险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I术前、术后即刻心绞痛分级、心功能分级、心血管事件及6min步行、直径狭窄百分比(PDS)、最小管腔直径(MLD)、TIMI血流Ⅲ级率有极显著的改善(均P<0.01),PCI1年组比术后即刻组PDS显著增高、MLD显著缩小,但临床及血流指标无显著变化;易化PCI比直接PCI和择期PCI并发症及安全/风险比有显著改善;择期PCI比前两PCI组安全/风险比显著降低;药物支架组比裸支架组再狭窄率、晚期腔径丢失显著降低。结论:冠心病患者PCI再灌注治疗可获较高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但有隐匿性靶管腔丢失;不同PCI方案和支架类型可对支架再狭窄和安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49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3月~2005年2月,我们对49例2岁以内的患儿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23例,女26例,3个月~2岁。其中唇裂20例,腭裂12例,唇裂合并腭裂17例。均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术后3例发生伤口渗血,其余患儿恢  相似文献   
96.
我科1993年3~7月已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elev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lomy,TVLC)153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0.40),(4.40±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标本采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我院血标本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利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临床实际查找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其采集、送检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改进对策,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血标本的合格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住院患儿血标本合格率由92. 73%上升到98. 11%,血标本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保证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背景: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非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致病的极严重的损伤事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的功能活动必然十分明显,内啡肽是调节网络中重要的系统间调节信号,通过探讨疾病过程中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以及外源性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能够进-步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机制,为可能进行的临床干预治疗及康复措施介入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内源性β内啡肽与疾病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室。对象:2001-12/2002-06北京复兴医院和红十字急救中心就诊的部分脑出血患者28例(脑出血组)。2002-02/06北京复兴医院住院的部分恢复期脑缺血患者28例(脑缺血对照组)。2002-02/06北京协和医院正常体检人群28例(正常对照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外周血β内啡肽含量;用RT-PCR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8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β,IL-2,IL-8和iNOS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外周血β内啡肽含量。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8和iNOS表达。③体外观察β内啡肽(或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8和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急性期β内啡肽含量为(115&;#177;68)ng/L,恢复期为(160&;#177;72)ng/L,正常对照组为(321&;#177;62)ng/L,脑缺血对照组为(264&;#177;163)ng/L。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对照组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84,t=4.46,P&;lt;0.01);脑出血恢复期与脑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9,P&;lt;0.05;t=8.96,P&;lt;0.01)。脑出血患者恢复期β内啡肽含量与急性期比较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β内啡肽作用峰值的浓度为1&;#215;10^-10~1&;#215;10^-8L。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IL-1β,IL-2表达均显著低于脑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lt;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IL-1β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IL-2升高明显;脑缺血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显著下降(P&;lt;0.01)。脑出血患者IL-8,iNOS的表达均呈现急性期增高,恢复期下降的结果,与脑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脑缺血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8呈显著下降(P&;lt;0.05),iNOS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呈持续低下状态;免疫系统功能变化为先升后降,功能低下呈持续状态;外源性β内啡肽可增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IL-2,IL-8和iNOS的表达,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可阻断β内啡肽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江苏省0~6岁儿童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儿童残疾预防提供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方法:以2001年江苏省残疾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86例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残疾儿童相关因素为:学前教育(χ2=29.778,P=0.000)、母亲职业(χ2=31.902,P=0.000)、父亲文化(χ2=19.557,P=0.001)、母亲文化(χ2=16.889,P=0.002)、家庭收入(χ2=36.941,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残疾相关的因素有:学前教育(t=5.321,P=0.000)、家庭收入(t=2.004,P=0.045)和母亲职业(t=2.941,P=0.003)。结论:儿童残疾的原因既有先天性、生物性的因素,又与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