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H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手术取材,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度CHF病人(心力衰竭组)与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心肌组织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心肌细胞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且随心功能恶化和心腔扩大,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越强.CHF病人中,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55mm者与<55mm者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者与≥0.45者相比,心肌组织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CHF病人心肌组织TNF-α和iNOS的基因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左心室扩大呈正相关,而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提示心脏局部的细胞因子在CHF病人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恶化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网络及内源性调控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病理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JSA法检测52例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和30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血浓度.结果心力衰竭组与正常组比较,血TNF-α、IL-6、sTNF-RⅠ明显增高,TGF-β显著降低,TGF-α/sTNF-RⅠ和TNF-α/TGF-β显著增高,尤其以心功能Ⅳ级组明显,TNF-α与IL-6和sTNF-R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TGF-β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严重心力衰竭时存在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紊乱,炎症性细胞因子增加、抗炎症性细胞因子相对或绝对不足,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应激引起大鼠脑卒中时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的表达差异以及在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刺激因素作用于Wistar大鼠,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作为模型,应用抑制性差减克隆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后,产生的克隆均为脑卒中鼠脑组织特异表达的序列。每组随机挑取288个克隆,进行测序及GenBankBlast生物信息分析。结果两组共有456个可用序列,经对每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以功能为参照进行分类,发现大鼠卒中后脑组织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卒中组的288个克隆中未发现运输蛋白/膜转运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脑组织运输蛋白/膜转运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4.
生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呼吸、分泌及机械运动等全部细胞活动所需的化学能,都是由线粒体提供的,心肌细胞的代谢及兴奋传递等所需的能量也是由线粒体提供的,是高度依赖线粒体供能的细胞之一。正常生理条件下,因为细胞功能和完整性得以维持,通过呼吸链质子传递线粒体产生ATP。如果线粒体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细胞能量生成障碍。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基因在心脏损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哺乳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它是由16,569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编码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高度狭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形成与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中至少有一支狭窄程度在95%以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23±7.86)岁。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2组:CCC形成良好组和CCC形成不良组,并同时测定2组血中以下血管活性物质的活性及浓度:ACE,Ang Ⅱ,ALD,ET和NO。结果 CCC形成不良组患者血中ACE活性[(38.07±6.25) vs (27.02±4.15)U/L],AngⅡ浓度[(90.27±10.31) vs (70.13±7.30)ng/L], ALD浓度[(170.75±23.46) vs (130.34±11.23)ng/L],ET浓度[(74.78±7.35) vs (57.23±6.04)ng/L]明显高于CCC形成良好组(P<0.05),而NO浓度则相反[(34.8±6.24) vs (49.34±6.67)μmol/L;P<0.05]。结论冠状动脉高度狭窄病变的老年患者中ACE,AngⅡ,ALD和ET不利于CCC的形成,而NO有利于CCC的形成。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经高脂饮食饲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血管紧张素Ⅱ干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干预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干预组主动脉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血管紧张素Ⅱ能诱导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近年研究发现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的亚家族成员C JunNH2 末端激酶 (C JunNH2 terminalkinase ,JNK) ,是心肌细胞中多种信号向核内传递的共同途径 ,其变化可能对心肌重塑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瓣膜病所致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不同心功能组和正常人组心肌细胞JNK蛋白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心肌细胞信号传导与心功能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 :因瓣膜性心脏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衰患者 31例 ,(男 18例 ,女 13例 ) ,年龄 2 2~ 6 7(43岁 )。心功能Ⅱ级 8例、Ⅲ…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VitC对高血压患者血中NO含量的影响及VitC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高血压病患者 ,分别给予 3gVitC静滴 ,每天 1次 ,共 7天。测定其用药前后血中NO含量。结果 用药后血中NO含量为 1 1 1 0 9± 2 9 95mmol/L ,较用药前 91 74± 2 3 95mmol/L显著增加 (P <0 0 5)。结论 抗氧化剂VitC可能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研究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探讨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60例健康人,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DoE基因多态性。结果CHD组携带E3/4基因型较对照组增高,对照组携带E3/3基因型较CHD组增高(P〈0.05)。E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D组中TG、LDL—C血浓度较对照组增高。E3/4和E3/3基因型较E2/3基因型血中TG、LDL—C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apoEE4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子,不同的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血脂而与冠心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体外AngⅡ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的活性变化情况。方法: 1 μmol/L的AngⅡ处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6、12、24和48 h后,用TUNEL法来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用[3H]掺入法来检测PARP的活性,硝酸还原法检测NO含量。结果: 1 μ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以时间依赖性引起内皮细胞的凋亡,6 h后细胞内的NO含量开始增加(P<0.05),24 h达到高峰,48 h后下降到对照组水平;6 h后PARP的活性上升(P<0.05),12 h到达高峰,24 h接近正常,48 h后PARP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O含量增加导致的细胞毒性在血管紧张素Ⅱ引起内皮细胞的凋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PARP活性的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