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工业技术   20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FORGE-3D,对径向锻造轴类件工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径向压下量、夹头转速和轴向进给速度对锻透性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锻造过程中,径向压下量越小、夹头转速越高和轴向进给速度越慢,则锻件外表面就越光滑,表面粗糙度越小,尺寸精度越高。径向锻打45钢Φ110 mm棒料的最佳条件为:径向压下量5 mm,转速30 r·min~(-1),轴向进给速度20 mm·s~(-1)。通过模拟仿真来验证和优化径向锻造工艺,大大降低了径向锻造工艺开发的周期,降低了多次锻造实验的成本。  相似文献   
82.
针对13 t的12Cr2Mo1V钢锭开坯后探伤不合格问题,提出了铸锻一体化开坯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首先在THERCAST软件中完成钢锭的浇铸和凝固过程的仿真分析,然后通过数据共享将铸造数据结果导入到锻造分析软件FORGE中,完成最终的开坯仿真分析。分析表明:通过铸锻一体化开坯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有效地预测了锻件疏松出现的部位。钢锭最初的疏松出现在中心部位,其Niyama值较大,随着锻造过程的进行,中心部位的疏松区域逐渐消失,其Niyama值变小。通过调整开坯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如锻造比、相对送进量、温度控制等,制定合理的开坯工艺来减轻或消除疏松、缩孔影响,使显微空隙及疏松通过锻压焊合。  相似文献   
83.
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蓝靛果中总抗氧化物、花色苷、多酚、VC提取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细胞微观结构与总抗氧化物提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压力为300 MPa时总抗氧化物提取量最高,为85.20 mg/g(以鲜果计);总抗氧化物冻干粉中总酚、花色苷、VC含量分别在300、400 MPa和对照组中最高,分别为136.48、4.12 μg/mg和27.14 μg/mg。提取压力为400 MPa时,总抗氧化物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清除能力(0.37 mmol/L)、Fe~(3+)还原能力(0.84 mmol/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91.5%)最大,表明400 MPa压力条件下提取的抗氧化物活性最高。观察电子显微镜图片发现400 MPa处理对蓝靛果细胞破坏巨大,有利于抗氧化物的提取,从细胞微观结构角度证明超高压处理可以提高蓝靛果抗氧化物提取量;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VC、花色苷含量部分组之间不显著,其他组之间差异显著。通过本实验证实:超高压处理可以促进蓝靛果细胞破碎,有利于溶剂与抗氧化物接触,提高抗氧化物的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4.
硅(Si)被视为取代现有商业化石墨负极极具潜力的材料之一,然而硅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严重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有效克服体积效应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硅基复合负极制备过程,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多种方法结合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在硅基负极改性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对不同的制备方法及过程进行了简介、分类、比较和分析,总结了其优缺点,指出多种方法结合制备硅基复合负极最具优势。最后对未来高性能硅基复合负极的研究和开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硅基负极性能优化及探索新型制备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厂址位置选择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厂址选择阶段划分的前提下,研究厂址位置选择的优化方法。分析了既有的厂址位置选择优化方法,认为: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是寻求厂址最优位置的有效手段。以一种典型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为依托,同时兼顾具备一票否决制的关键要素,阐述了一种厂址位置选择的实用方法;并结合某选煤厂厂址位置选择工作的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厂址位置选择工作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6.
木质素催化氧化解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唯一能直接提供芳环的可再生资源。然而,受制于其分子中致密的三维网状芳环结构和复杂化学键合方式,超过98%的工业木质素在纸浆和造纸工业中被焚烧,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木质素氧化解聚转化为香草醛等高度官能化的单体是一个重要且有前景的手段。文章主要介绍了木质素的结构、种类和解聚方法,从催化剂以及催化转化路线方面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木质素氧化解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对近期热门的非常规活化方法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最后总结了当前木质素氧化解聚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7.
木质纤维素解聚平台分子催化合成航油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空中交通燃料,它的不可替代性和航空业碳减排的压力,迫使航空业对生物航油的需求不断加大。由于油脂原料的局限性,使得未来生物航油的原料将趋向多元化发展,逐渐延伸到糖、木质纤维素等原料。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具有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的优势,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航油的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木质纤维素组分中的碳链结构与航油分子的碳链结构不匹配,所以木质纤维素制备航油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以中间分子,如CO和H2小分子的费托合成路线以及糠醛、乙酰丙酸等木质纤维素解聚平台分子的合成路线,通过合适的催化反应合成长链正/异构烷烃(C8~C16)。由于木质纤维素解聚平台分子保留了原料组分中的碳骨架以及多种功能官能团,比较容易通过合成方法来调控燃料的品质和特性,所以近年来有关木质纤维素解聚平台分子催化合成航油的技术途径及其催化工艺的报道不断涌现。为了充分认识此类航油技术的发展潜力,本文以糠醛、乙酰丙酸、多元醇等几种重要平台分子的碳链构建方式为线索总结了合成航油的各种技术途径和相应的催化工艺。并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从技术应用性和化工过程实现的角度分析了各种技术途径的优缺点以及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同时对未来生物航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88.
随着油田开采,为弥补地下采出油藏亏空。油田采出水回注以其成本低,污染小,不与地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被广泛运用于补充地下能量驱油。油井进入高含水期后,为应对含水上升所采取的三种形态的认知,客观的评价油井动态管理,对最终提高采收率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张琦  魏莉  夏风林 《纺织学报》2019,40(3):59-64
针对普通双针床贾卡经编机难以以一次成形方式生产带有间隔层的双色立体提花经编鞋材的问题,研究了普通双针床单贾卡经编机和双针床双贾卡经编机的梳栉配置,以及典型双色提花工艺中芝麻点效应和纯双色效应的提花原理,提出了新的梳栉配置方法、提花控制方案以及提花工艺,并根据新的梳栉配置方法对双针床无缝经编机加以改造,加装了间隔梳,利用新的提花控制方案控制前贾卡在前/后针床选择性成圈,再配合新的提花工艺来克服现有双色工艺因过密的“点”或“片”连接而难以衬入间隔丝的缺陷,最终在升级后的RDJ6/2经编机上成功试织出一款带有间隔层的双色立体提花鞋材产品。该实践结果表明,三层双色立体提花经编鞋材的成功研发,关键在于对编织机构、控制系统、提花工艺的针对性集成优化。  相似文献   
90.
为使苹果渣变废为宝,利用其生产果胶等高附加值产品,本文以酸法提取寒富苹果果渣中的果胶提取液为原料,采用盐析法得到果胶盐沉淀物,并对该沉淀进行脱盐处理获得果胶物质,期间对相关工艺进行优化,最后进行了果胶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铝为盐析法沉淀果胶的最佳用盐,沉淀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沉淀温度74 ℃、保温时间69 min、pH5.0、料液比1:17 (g:mL),此工艺下果胶得率达15.59%;脱盐最佳工艺为脱盐液中盐酸含量3%、脱盐液用量50 mL每克果胶盐、脱盐时间40 min、脱盐温度40 ℃,所得果胶质量为0.89 g。寒富苹果渣果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