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3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医药卫生   544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入组119例患者共129个PTC病灶,25个存在被膜外侵犯(A组),104个无被膜外侵犯(B组)。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出现被膜中断现象及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计算上述特征单独及联合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效能。结果A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US及CEUS被膜接触范围及被膜中断率均高于B组(P均<0.05)。US及CEUS均以接触范围≥25%为界值诊断被膜外侵犯准确率最高。各超声特征单独及联合BRAF基因突变用于诊断时,CEUS准确率均高于US,CEUS联合BRAF准确率88.37%(114/129)。结论PTC被膜外侵犯特征包括BRAF基因突变阳性、US及CEUS显示结节与被膜接触≥25%及被膜中断。CEUS联合BRAF基因突变对于术前诊断PTC被膜外侵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外生殖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院B超室任淑先,郑春梅,苗志杰,曹霞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俞凤兰邮政编码154002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7例男性外生殖器疾病进行检查,对睾丸...  相似文献   
83.
国产化学氧化法(综合氧化剂)测胆红素试剂盒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化学氧化法(综合氧化剂)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方法 通过测定精密性、准确性、各种干扰和与钒酸试剂法的相关试验。结果 总、直胆精密度分别为批内CV1.01%与3.24%,日间CV为1.58%与2.31%;平均回收率总胆为100.8%,直胆为104.5%,与日本钒酸氧化法共测40例相关性为:总胆Y(综)=1.05X(钒)-2.53,r=0.9992;直胆Y(综)=1.19X(钒)-4.56,r=0.9985。Hb浓度<300mg/dl,脂血在Intralipos指数5以下不受干扰。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稳定、完全适应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4.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带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使新生儿能适应子宫外的环境而独立生存。出生后脐带处理在产科领域是一项常规的操作。之后由于脐带残端的脱落是逐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各种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脐带的脱落过程,如处理不当造成脐带的感染使脐带脱落时间延长引起新生儿期疾病,不但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引起一些医患纠纷的原因。因此重视新生儿脐带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临床护理中,观察发现除了常规的脐部护理,脐带断端的暴露因素也是预防和减少脐炎的重要方面,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5.
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ambulatory blood pressur Monitoring,ABPM)已普遍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其监测技术可较客观地了解血压变化规律和波动情况,较偶测血压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近年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脑通胶囊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经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脑通胶囊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家兔血小板聚集试验,研究脑通胶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 脑通胶囊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并可明显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 脑通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同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4号外显子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DNA测序等技术检测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8名正常糖耐量对照者PC1基因K121Q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采用PCR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 SSCP)筛查该区域其他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多态性位点。结果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143例(86.67%),KQ基因型22例(13.33%),QQ基因型0例(0.00%),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33%和6.67%;正常对照组中KK基因型85例(86.73%),KQ基因型12例(12.25%),QQ基因型1例(1.02%),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86%和7.14%,2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Q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糖、胰岛素、血脂等均略高于KK基因型的患者,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Q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欧洲白种人。结论目前尚不能确定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PC1基因的K121Q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中枢性疼痛治疗和预后研究状况及其与发病假说间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0-01/2004-12与中枢性疼痛治疗及其预后相关的章,检索词为“central pain”,限定检索语言为英.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与中枢性疼痛治疗及其预后相关的章,检索词为“中枢性疼痛,治疗,预后”.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中枢性疼痛治疗、预后有关的章,排除综述类章及未提供要类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与中枢性疼痛有关的章,排除综述类章8篇,去除未提供要的章10篇,共入选章27篇,通过阅读要及全对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硬膜外皮质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是近年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新的手段,约50%的患可以从中受益.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疼痛,但不能完全缓解,三环抗抑郁药如去甲阿米替林或抗惊厥药可能有用,降低应激水平好象可以减轻疼痛.以上治疗经验验证了中枢性疼痛的病灶学说及中枢神经元异常兴奋的假说.中枢性疼痛患伴有的其他感觉异常及部分患的缓解为中枢性疼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结论:皮质、脊髓刺激及药物治疗对中枢性疼痛均有一定疗效.目前的研究及发现均在不断地验证中枢性疼痛的定位假说及中枢神经元的异常兴奋假说.  相似文献   
89.
目的黏附分子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观察芪丹通脉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模型构建、样品采集与分析分别于2003-03/06,2003-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京医院检验科分生实验中心完成.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饮食配合口服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组动物灌胃给药.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药物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72只大鼠均纳入实验结果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1.37±0.08,1.40±0.06,P=0.000);辛伐他汀组及各中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明显优于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0.40±0.06,0.40±0.05;0.61±0.07,0.67±0.05,P=0.003,0.007). 结论高脂饮食能使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而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天幕裂孔下疝(DTH)的CT和MRI文献,探讨了CT和MRI对脑内疾病所致DTH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DTH主要表现为鞍上池变形消失、中脑周围脑池、脑干移位变形、颞叶征象、脑室改变、中线移位等。CF和MRI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DTH的诊断有可能是今后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