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7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606篇
医药卫生   71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自拟参苓山蛸汤对脾胃虚弱型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5例脾胃虚弱型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自拟参苓山蛸汤(太子参、茯苓、山药、海螵蛸)治疗,对照组45例使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9%(P> 0.05),治疗组显效率58.3%优于对照组17.8%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17.8%(P< 0.05).结论 自拟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胃不和”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肺胃二脏生理功能方面表现为经络相通,五行相生,气机相合;肺以宣肃为顺,胃以通降为和,此乃肺胃相和之理.胃之气机不和,胃气失于通降或胃之气 阴不足,均可病及于肺,胃不和而致胃之气阴耗伤,胃津不能上输养肺,土不生金,可致肺燥津枯,肺失濡养,肺燥阴竭,日见枯萎.“胃不和”是IPF发病原因的重要部分.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燥,使胃津能上输以养肺;气虚者宜补脾胃之气以温养肺体,使精气上承;胃气上逆者,治宜理气和胃降逆.胃气和顺,则气血充足,肺得濡养.和胃之法有利于改善IPF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从胃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对其多脏腑辨证论治的有效补充,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谷倬宇  李思源  肖智伟  周婷  李军 《重庆医学》2015,(10):1364-1366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和20份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为经病理证实距肿块边缘5 cm 的正常组织)中 MMP-1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MMP-14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 MMP-14在胃癌不同 TNM 分期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观察组胃癌组织中 MMP-14的表达阳性率为50.85%(30/59),对照组胃组织 MMP-14表达阳性率为5.00%(1/20),观察组 MMP-1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MMP-14的 表 达 水 平 与 胃 癌 分 化 程 度、区域淋巴结转移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与否及TNM 分期有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 TNM 分期的进展 MMP-14蛋白表达上调,且有从细胞质向细胞膜转运的趋势。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 MMP-14的高表达,有助于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4.
脾与胃同属中焦,互为表里,并以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三种相反相成的特性,维持其生理功能。任何一方出现偏颇,都会影响对方。当脾或胃出现病变时,应根据其特性加以调整。苦辛通降法是运用苦寒和辛温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有寄开于泄,寓通于降,相反相成,互制互济的效果。临床上脾胃病中出现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时当以苦辛通降法治之。王少华取法张仲景治疗痞证之苦辛通降法,将其从治疗少阳误下痞证,发展为治疗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广泛用于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5.
86.
The Epstein-Barr virus (EBV) is one of the infectious agents found in stomach tissue. Recently,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 was classified as a new subtype of gastric carcinoma. To date,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distribution and prevalence of EBV infection in both the normal stomach and various gastric lesions, including EBVaGC, in the Thai population. In this study, we detected EBV in the normal stomach (NS; n = 19), chronic gastritis (CG; n = 36),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n = 40), gastric dysplasia (GD; n = 15), an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GC; n = 33)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1) gene of EBV. EBV-PCR amplification was positive in 42.1%, 36.1%, 22.5%, 13.3%, and 33.3% of NS, CG, IM, GD, and GC, respectively. For further clarification in EBVaGC, we performed EBV-encoded small 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 (EBER-ISH) in PCR-positive cases of GD and GC. Four GC cases were EBER-ISH positive (12.1%), while both GD cases were EBER-ISH negative. In addition, we determ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BV strain (type A or B) based on EBNA3C sequence and EBV variants based on LMP1 variation (wild-type and 30-bp deletion variants; wt-LMP1 or del-LMP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ype A and wt-LMP1 were the most prevalent in all lesions. In conclusion, EBV is common in both the NS and gastric lesions, and the frequency of EBVaGC was 12.1% in Thai patients.  相似文献   
87.
施信荣  孙斌  王亚雷 《天津医药》2019,47(6):628-631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切除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的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共166例, 记录患者的性别、 年龄、 ESD治疗过程、 术后病理、 追加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随访资料。结合病理结果, 分别按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分类、 eCrua评分系统进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结果 166例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中ESD术后治愈性切除146例 (88.0%); 非治愈性切除20例 (12.0%), 其中9例追加手术治疗。非治愈性切除组中病变直径> 30 mm、 合并溃疡、 未分化型患者比例高于治愈性切除组 (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7 (3~33) 个月, 期间1例出现复发, 无胃癌相关死亡病例。术后eCura C级共4例, 2例局部有肿瘤残留, 1例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于符合治疗适应证的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 ESD治疗是安全、 有效的。术后结合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eCura评分可以较好地评估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0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热敏灸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量表(GCSI)评分、胃排空率,测定患者静脉血血红素加氧酶-1(HO-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早饱、恶心呕吐、腹胀评分及GCSI总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均明显提升,观察组胃排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O-1、IGF-1水平在治疗后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GCSI量表评分,改善胃排空率,这可能与其纠正HO-1、IGF-1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良附丸对寒邪客胃证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灌胃(内寒)、冰敷胃部(外寒)复制寒邪客胃证大鼠动物模型,边给药边造模,实验7 d后,大鼠予以半固体糊灌胃,30 min后水合氯醛麻醉,解剖检测指标。结果良附丸对治内大鼠饮食、体质量的改善无显著作用(P> 0.05),但能增加饮水量(P <0.01),对治外和治混大鼠的饮食、饮水、体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 <0.05);治疗组胃残留率和排空率虽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寒对大鼠饮食、体质量,外寒对大鼠小肠推进度影响均不大。良附丸不能显著改善胃实寒大鼠胃排空状态,但有改善的趋势;良附丸能显著改善寒邪客胃证(内、混)大鼠小肠推进率,促进胃肠蠕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总结纵膈腔占位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频发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纵膈占位诱发PSVT的可能机制。方法对2010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纵膈腔占位后出现PSVT频发的3例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例患者既往均无明确的心血管病及PSVT发作史,均于明确的纵膈腔占位确诊后出现PSVT现象,且随病情进展逐渐频发。结论提示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