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25篇
  免费   2439篇
  国内免费   1219篇
医药卫生   4788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825篇
  2021年   1394篇
  2020年   1388篇
  2019年   1063篇
  2018年   1071篇
  2017年   1160篇
  2016年   1349篇
  2015年   1327篇
  2014年   3170篇
  2013年   2838篇
  2012年   2899篇
  2011年   3084篇
  2010年   2551篇
  2009年   2383篇
  2008年   2412篇
  2007年   2427篇
  2006年   2404篇
  2005年   2020篇
  2004年   1568篇
  2003年   1361篇
  2002年   1217篇
  2001年   1133篇
  2000年   989篇
  1999年   826篇
  1998年   636篇
  1997年   593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孔芳  黄旭  魏廉  苏丽  廖秋菊  刘宏军  赵义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06-1312
目的 总结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随访超过3年的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49例患者,首次脑梗死中位年龄30.0(22.0~45.0)岁,中位随访时间3.4(3.2~3.7)年。 11例(22.4%)出现复发性脑梗死,两次脑梗死间隔中位时间8.0(5.0~88.0)个月。与脑梗死无复发 患者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27.3% vs 2.6%,P =0.031)以及首次脑梗死后随访 期间平均TG水平(3.65±0.96 mmol/L vs 1.14±0.54 mmol/L,P =0.001)升高。大动脉炎受累动脉以颈 总动脉最为常见(48/49,98%),其次是椎动脉(40/49,81.6%),受累血管病变性质以狭窄(49/49, 100%)和闭塞(36/49,73.5%)最常见。脑梗死复发组动脉闭塞比例(100% vs 65.8%,P =0.024)和 动脉血栓发生率(45.5% vs 13.2%,P =0.033)均高于脑梗死无复发组。治疗方面,脑梗死复发组抗 血小板治疗患者比例(63.6% vs 97.4%,P =0.007)及接受血管重建术的患者比例(27.3% vs 68.4%, P =0.033)均低于脑梗死无复发组。 结论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血脂控制欠佳、主动脉弓分支动脉有闭塞、血 栓形成者,脑梗死复发风险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124例,均符合直接PCI适应证,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62例)和尼可地尔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CI;尼可地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给予注射用尼可地尔以0.06 mg·kg-1(限制3~4 mg/次)静注,术中2 mg冠状动脉内给药,并以4 mg·h-1静脉泵注24 h,之后尼可地尔片5 mg/次,3次/d,口服6个月。于术前及术后监测两组患者:(1)心肌IRI指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心力衰竭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2)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3)再灌注心律失常(RA);(4)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6)术后6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于PCI术后0,6,12,24 h及术后3,7 d,尼可地尔组的血清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组间=62.537,P组间<0.01);(2)PCI术后尼可地尔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Z=-2.227,P=0.026),CTFC低于对照组(t=5.937,P<0.001);(3)PCI后14 d尼可地尔组的WMSI低于对照组(t=14.974,P<0.001),LVEF高于对照组(t=-5.268,P<0.001);(4)于术后1,3,7,14 d,尼可地尔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组间=54.818,P组间<0.01);(5)IRA开通后4 h内尼可地尔组RA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325,P=0.002);(6)术后6个月内尼可地尔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13,P=0.032);(7)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0.614,P=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直接PCI的IRI具有心肌保护效应,能有效改善PCI后的心脏血流灌注,减轻心肌的IRI,改善室壁运动及左心功能,减少RA的发生,降低短期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外伤性脑梗死患儿的治疗方案,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CT扫描和MRI诊断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根据不同病情将儿童外伤性脑梗死进行诊断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腔隙性脑梗死患儿给予钙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辅以高压氧、运动康复治疗;局灶型脑梗死、混合型脑梗死患儿除应用钙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外,还应用小剂量脱水剂和小剂量激素,并随病情演变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大面积脑梗死的患儿,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降颅压、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结果及恢复情况。 结果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中,恢复良好35例(83.3%),中残4例(9.5%),重残2例(4.8%),死亡1例(2.4%),无植物生存。腔隙性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100%,局灶型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62.5%,混合型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60%,大面积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50%。 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提高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微小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将其分为对照组(稳定型脑梗死,82例)和观察组(进展型脑梗死,56例)。观察组患者按照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评定标准(MESSS)评分为轻度进展(30例)、中度进展(17例)、重度进展(9例)三个亚组。对观察组出院两个月后进行预后随访,并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分析进展型脑梗死患者mi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miRNA-21、miRNA-223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脑梗死患者(P 0. 05); miRNA-21、miRNA-223的高表达均是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 0. 05),且进展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血清miRNA-21、miRNA-223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 834,P=0. 008;r=0. 896,P=0. 00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NA-21、miRNA-2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 0. 05);血清miRNA-21、miRNA-223表达水平预测进展型脑梗死预后的AUC面积分别为0. 805、0. 834,并分别得出截断值4. 45 (敏感度77. 14%,特异性82. 28%)、7. 06(敏感度82. 86%,特异性73. 42%)。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miRNA-21、miRNA-223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对预测进展型脑梗死预后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可能成为一种早期诊断和预测进展型脑梗死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我院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关键指标的变化。方法采取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式,以我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正式认证时间为划分时间点,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胸痛中心认证前组(206例),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胸痛中心认证后组(284例)。比较胸痛中心认证前后STEMI患者院前救治、院内救治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胸痛中心认证后组心电图(ECG)远程传输比例[122(43.0%)比62(30.1%),P=0.008]和绕行急诊科或CCU比例[117(41.2%)比64(31.1%),P=0.022]与胸痛中心认证前组比较显著增加,首次医疗接触至完成首份ECG(FMC-to-ECG)[3(2,5)min比5(2,7)min,P<0.001]与胸痛中心认证前组比较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to-FMC)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胸痛中心认证后组ECG至确诊时间[(76.3±57.9)min比(92.0±65.8)min,P=0.040]较胸痛中心认证前组显著下降;胸痛中心认证后组进入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76.0(60.0,88.0)min比94.0(78.0,195.0)min,P<0.001]和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96.1±67.3)min比(112.4±84.0)min,P=0.022]均较胸痛中心认证前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痛中心认证后组D-to-B时间<90 min达标率[201(70.8%)比119(57.8%),P=0.003]和FMC-to-B<120 min达标率[180(63.4%)比101(49.0%),P=0.002]均较胸痛中心认证前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痛中心认证后组院内死亡率与胸痛中心认证前组比较,有下降趋势[11(3.9%)比10(4.9%),P=0.6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痛中心认证前后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院胸痛中心认证后较认证前显著缩短了STEMI救治时间,尤其是D-to-B时间,有助于提高胸痛中心STEMI患者的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87.
Fibrocartilaginous embolism (FCE) is a rare and probably under diagnosed cause of spinal cord infarction presumably due to acute emboliza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fragments into the spinal circulation. Concomitant cerebral involvement is much rarer and often asymptomatic. Although the definitive diagnosis is histologic, certain criteria have been proposed to support the diagnosis in living patients, such as absence of vascular risk factors, acute onset or antecedent of valsalva maneuver before the episode and the exclusion of potential differential diagnoses.A 56 years-old patient, without any medical history was referred for sudden back pain while carrying heavy load at work. Clinical examination showed a Brown-Sequard syndrome.Brain and spine MRI disclosed spinal cord infarction at the C4-C5 level associated with brain infarctions involving exclusively the vertebrobasilar circulation. The exhaustive etiological assessment was normal.In our case, the acute symptoms onset,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and lack of evidence for other plausible diagnoses in the setting of a valsalva-like maneuver are highly suggestive of FC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梗塞前心绞痛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发作患者223名,根据是否发生梗塞前心绞痛分入PIA组和非PIA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期住院时和一个月后随访时接受和未接受二磷酸腺苷活化的血小板活性进行评估,测定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门内糖蛋白IIb/IIIa(CD41)和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表达率。结果:在急性期,PIA组患者未接受和接受二磷酸腺苷活化的样本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2.01%±1.6%和28.51±2.83)以及CD41(分别为158.20±25.5和197.62±34.2)和PAC-1(分别为6.93±2.29和10.38±2.48)平均荧光密度显著低于非PIA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6.22±4.20和32.63±4.50,CD41分别为175.42±20.21和240.34±70.70,PAC-1分别为9.74±3.10和15.24±3.73),所有P值均小于0.05。一个月后随访期上述变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首次STEMI发作前出现PIA的患者血小板活性低于未出现PIA的患者。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无糖尿病史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应激性升高对心肌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医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无糖尿病史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根据急诊血糖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78例,随机血糖≥11.1 mmol/L)和血糖正常组(42例,随机血糖11.1mmol/L),比较2组患者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CK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糖升高组LVEF、c TnⅠ、CK峰值分别为(55.5±6.8)%、(3.78±0.51)μg/L、(185.0±14.7)U/L,血糖正常组分别为(68.5±5.9)%、(0.73±0.15)μg/L、(113.2±85.3)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升高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5.6%、44.9%、14.1%,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9.5%、2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糖尿病史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应激性升高对其心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左心室游离壁破裂(free wall rupture,FW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4221例,其中发生FWR的患者81例(FWR组),按照1:5匹配原则,随机选取未发生心脏破裂(且未发生室间隔穿孔)的患者405例作为非FW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预后。结果(1)AMI患者中出现FWR的风险为1.9%。(2)与非FWR组相比,FWR组患者年龄偏大,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心功能更差,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皮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比例偏低,且所有患者均出现院内死亡。(3)91.4%的患者FWR发生在AMI起病1周之内,其中24 h内发生FWR 37例(45.7%)。(4)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1.055,95%CI:1.032~1.078,P<0.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HR=1.907,95%CI:1.211~3.002,P=0.005)和手术治疗(HR=0.126,95%CI:0.072~0.220,P<0.001)是AMI患者出现FW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MI患者发生FWR的风险约为1.9%,而且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1周内,高龄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FWR,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FWR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