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66篇
  免费   6595篇
  国内免费   3708篇
工业技术   134769篇
  2024年   519篇
  2023年   2365篇
  2022年   2559篇
  2021年   3365篇
  2020年   3532篇
  2019年   3847篇
  2018年   1773篇
  2017年   2929篇
  2016年   3356篇
  2015年   4073篇
  2014年   7244篇
  2013年   5636篇
  2012年   6944篇
  2011年   6579篇
  2010年   5979篇
  2009年   6152篇
  2008年   8103篇
  2007年   6918篇
  2006年   5178篇
  2005年   5344篇
  2004年   4234篇
  2003年   4275篇
  2002年   3909篇
  2001年   3631篇
  2000年   3043篇
  1999年   2596篇
  1998年   2359篇
  1997年   2453篇
  1996年   2431篇
  1995年   2292篇
  1994年   2078篇
  1993年   1833篇
  1992年   1792篇
  1991年   1815篇
  1990年   1475篇
  1989年   1309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167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16组不同工艺参数(打印层厚、填充密度、打印温度、填充速度、外壳厚度)的FDM 3D打印聚乳酸(PLA)制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分析,确定了影响PLA制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外壳厚度对制件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明显,打印温度影响最小,同时分析得到了在打印层厚0.15 mm,填充密度40%,打印温度210℃,填充速度60 mm/s,外壳厚度1.6 mm条件下可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制件。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了FDM打印工艺参数与PLA制件力学性能指标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打印工艺参数的试样进行试验验证,表明该模型拟合误差小(5%以内),可靠性高,可用来对FDM 3D打印制件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73.
磁絮凝强化技术处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单元对固体悬浮物(SS)和铁浓度的进水要求,采用磁絮凝强化技术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本文考察了混凝水力条件、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磁粉投加量及药剂投加顺序对磁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磁絮凝强化技术在快搅300r/min(2min)、慢搅100r/min(15min)、静置10min时,依次投加磁粉(40mg/L)、PAC(30mg/L)、PAM(4mg/L)时处理效果最好。在此运行条件下,SS和Fe3+去除率分别为97.61%、98.24%、絮凝指数(FI值)取得最大值、zeta电位绝对值最小,絮凝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磁絮凝强化技术对SS和Fe3+去除率分别可提高3.70%和10.82%,同时絮体最大沉降速度可提高33%。磁絮凝技术处理后的出水不仅可以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单元对SS和铁浓度的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磁絮凝体的沉降速度,减小沉淀时间,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在薄板塑性成形起皱失稳预测研究领域,由于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各自的局限性,有限元模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由于有限元法不包含起皱失稳判据,虽然利用引入初始缺陷等手段能够输出后屈曲形貌,但却无法界定确切的临界起皱时刻,且模拟结果会受到网格参数设置的影响发生波动。针对该问题,以吉田屈曲试验为验证试验,利用能量法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304不锈钢方板对角拉伸临界起皱判定线。探讨不均匀拉伸载荷性质下的临界起皱判定线的形貌及特征,讨论几何条件和边界条件对试件起皱失稳判定线的影响。通过全场应变测量系统VIC-3D拍摄的试验应变云图证实了所建立的起皱判定线的有效性。研究内容为板料起皱失稳极限图的建立提供了研究方法和部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5.
研制一种适合对各种液压孔口或缝隙进行高低温流体力学试验的新型试验装置,运用该装置对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液压阻尼孔进行在-50~80℃宽温度范围内的流动特性试验,研究以普通抗磨液压油HM46和低温抗凝减振器油TITAN SAF 5045为工质及其温度变化时对液压阻尼孔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幂指数和流量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液压阻尼孔的流量系数均因油液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而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从宏观上看,HM46通过液压阻尼孔时的流动稳定性较差,其对应流量系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TITAN SAF 5045对应的下降幅度,厚壁小孔流量系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薄壁小孔对应的下降幅度。研究所获得的新型试验装置、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和具体理论公式为深入研究和优化现代液压元件在宽温度范围内的动态性能提供新型试验平台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却内冷式液体除湿器(IPHE),并与绝热除湿器(APHE)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为了提高除湿性能,采用纳米二氧化钛改变内冷除湿器(WPHE)的润湿面积,之后比较分析了3种除湿方式中一次空气含湿量、流量和温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间接蒸发冷却内冷式液体除湿器(IPHE)相比,当分别改变一次空气含湿量、流量和温度时,绝热除湿器(APHE)的除湿量?M、板换效率e和传质系数h_p较早达到除湿极限。此外,与间接蒸发冷却内冷式液体除湿器(IPHE)相比,改变润湿面积后的内冷除湿器(WPHE)的除湿量?M、板换效率e和传质系数h_p分别提高了7%~20%,80%~120%和25%~52%。  相似文献   
77.
对原始态、步冷态、脱脆态和脱脆步冷态2.25Cr-1Mo-0.25V钢母材及焊缝冲击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母材和焊缝在不同状态下的韧脆转变温度vTr54.2和FATT以及脆化度ΔvTr54.2和ΔFATT。试验结果表明,步冷试验之后,母材发生较低程度脆化或脱脆现象,但是脆化度或脱脆度较低,表明母材具有良好的抗回火脆化性能;经脱脆试验后,母材和焊缝都发生较高程度的脱脆,表明材料的脆化主要是由于回火脆化引起的,脱脆试验使得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降低;脱脆步冷试验后,焊缝发生较高程度的脆化,焊缝对脱脆步冷试验的敏感性较高,脱脆步冷试验有效促进了焊缝的脆化。在相同脆化条件下,母材的脆化敏感性低于焊缝,焊缝更易发生脆化。  相似文献   
78.
针对分级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低的缺点,开展了配合比正交试验,以硅粉、粉煤灰、矿渣粉和MF525掺量为变量,以分级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为考察指标,开展了外加料对分级尾砂湿喷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渣粉和硅粉是对分级尾砂湿喷强度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在试验范围内,矿渣粉掺量小于75kg时,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当掺量超过75kg时,混凝土强度开始明显增长;硅粉对混凝土7d强度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而对28d和56d的作用效果相对减弱;随着MF525掺量的增加,该外加剂表现出了抑制强度增长的特性;粉煤灰掺量超过150kg时,28d和56d强度基本停止增长,56d强度总体上比28d强度提高1MPa,说明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最终得到外加料最佳配比为矿渣粉105kg、硅粉50kg、粉煤灰200kg、MF525 100g。  相似文献   
79.
煤分子中的含氧基团是发生煤氧复合反应,引起煤炭自燃灾害的关键因素。通过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对褐煤氧化升温过程中的含氧基团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煤氧复合反应过程中含氧基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氧化过程中,褐煤中羟基含氧官能团是参与早期30℃~80℃范围煤氧复合反应的关键含氧官能团,含氧官能团中其化学活性最高,特征吸收峰强度下降幅度最大,220℃时,下降幅度超过了70%;羧基、羰基、脂肪醚基和芳香醚基等4类含氧官能团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上升幅度依次:羰基羧基脂肪醚芳香醚。煤氧复合反应的低温阶段20℃~220℃为高温阶段积累了大量的羧基、羰基化合物等中间过渡产物。  相似文献   
80.
在全面收集前人对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质勘查成果基础上,从地层层序入手,研究区含煤岩系主要岩相类型,分析、总结研究了贵州省纳雍县兴原煤矿二叠系龙潭组矿区发育的主要沉积体系及其特征,为该区的下步勘探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