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黄渭洛河汇流区建库前后河势变化情况和建库后河势变化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汇流区河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潼关高程大幅度抬升和小北干流不合理的工程布置造成的;汇流区河势变化对潼关高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汇流区河势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白城市潜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子区域,分别为补给区洮儿河扇形地和径流区扇形地以外平原区,采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及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两个子区域潜水水化学成因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补给区以HCO_3-Ca·Na型水为主,在径流区随水流方向逐渐向HCO_3-Na型水进行转化,且在这一过程中TDS也逐渐增大;岩盐、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的风化溶解是潜水中离子的主要来源;潜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同时还受到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岩溶区矿井突水预测与防治的现状,分析了岩溶区矿井突水防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岩溶区矿井突水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岩溶区矿井突水防治注意点及相关具体措施,并对岩溶区矿井突水预测与防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储油层系,而长8油层组为下组合最重要的含油层位,长8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填系物以自生矿物为主,胶结物有方解石、绿泥石等,以泥质胶结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8.6%,渗透率平均值为0.27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研究区不同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具有较大差异,高孔高渗主要集中在水下分流和河口坝优势微相。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这种孔隙对孔隙度的贡献较大,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粒内溶孔也是研究区孔隙类型之一,这种孔隙对提高储层孔隙度有限。微裂缝在研究区较常见,主要是由压实作用形成的,它们的存在改善了储层物性。依据层次分析方法 ,选取构造部位、微相部位、烃源岩厚度、砂体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作为评价有利区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其中长81预测Ⅰ类有利区2个,Ⅱ类有利区3个;长82预测Ⅰ类有利区3个,Ⅱ类有利区3个。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吉林省通榆县潜水中氟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基于2006、2012年潜水水化学参数数据,综合运用SPSS数理统计分析和Aquachem软件,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潜水水化学参数和类型,再利用GIS软件中的Kriging插值法分别绘制2006、2012年研究区潜水氟含量分布图,研究了氟的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并应用非致癌评价风险模型对氟含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2年潜水氟含量均值分别为1.65、1.82mg/L,超标率分别为85.71%、92.85%,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Ca·Na、HCO3-Na型水;2012年研究区潜水氟含量整体上高于2006年,研究区东部潜水氟含量整体上高于西部;潜水氟含量健康风险区占全区面积的92.85%,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东部。  相似文献   

6.
在均质压燃(HCCI)内燃机中,燃烧主要由化学动力学控制。研究燃料的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对了解和控制HCCI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HEMKIN多区模型,研究了由正庚烷、异辛烷和甲苯混合而成的代理汽油的燃烧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多区模型弥补了单区模型中出现的温度压强陡升缺点,能更好地反映缸内真实燃烧过程。多区温度分布区间越广,则燃烧提前,燃烧持续期长。各区NOx排放和温度分布趋势类似。HC和CO排放主要集中在燃烧不完全的第1区。  相似文献   

7.
在均质压燃(HCCI)内燃机中,燃烧主要由化学动力学控制。研究燃料的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对了解和控制HCCI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HEMKIN多区模型,研究了由正庚烷、异辛烷和甲苯混合而成的代理汽油的燃烧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多区模型弥补了单区模型中出现的温度压强陡升缺点,能更好地反映缸内真实燃烧过程。多区温度分布区间越广,则燃烧提前,燃烧持续期长。各区NOx排放和温度分布趋势类似。HC和CO排放主要集中在燃烧不完全的第1区。  相似文献   

8.
以头部涡流片加主燃孔形式的小型发动机环形回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研究,对比分析了有无主燃孔、主燃孔相对位置以及主燃孔轴向位置对该类型燃烧室主燃区流场、温度场以及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型燃烧室主要通过火焰筒头部圆形结构、涡流片形成回流区,而内外环主燃孔的射流主要起到截断主流、促进回流区形成以及改变回流区形态的作用;主燃孔相互交错,有利于促进内外环主燃孔的射流相互对冲剪切,形成较为饱满的回流区;主燃孔轴向位置向燃烧室出口方向移动,主燃孔射流截断主流和挤压主流的效果减弱,出口温度分布系数急剧变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以下伏空区巷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巷道掘进施工前后巷道围岩的位移矢量云图和应力云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支护后巷道的剪力和弯矩。结果表明:在整个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和下伏空区之间的应力变化最为明显;下伏空区巷道的拱顶、拱腰和拱脚应力较大;巷道支护后其剪力和弯矩主要集中在左右拱腰偏拱底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白城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及污染现状,基于28个潜水水质监测井的监测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了氨氮等8个主要污染指标,并利用改进的TOPSIS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潜水水质情况,将综合结果用GIS绘制成相关图件,以探究不同污染因子富集的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按主要污染指标分为3个区域,各区地下水分别受到NO-3,氨氮、铁锰及氟化物,Cl-和SO2-4的影响;白城市地下水普遍较差,近40%的监测井受到污染或轻度污染,其中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是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这说明结合两种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水质现状,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研究区的水文、气象特点,本文以坡度、坡向为下垫面主要因素,按照集水区自然分水线划分子流域的流域离散方法,将SCS产、汇流模型与马斯京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流域尺度的次降雨-径流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对研究区典型流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径流量合格率及汇流合格率分别达到70%和80%,且计算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吻合较好,可适用于该研究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Fluent软件耦合详细反应机理的方法建立了某660 MW燃煤机组三维SCR反应器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不同喷氨方式以及催化剂比表面积对脱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刚投运的催化剂,脱硝反应主要在第一层催化剂内完成,第二层催化剂主要起到吸收氨逃逸的作用,30区喷氨与10区喷氨获得的脱硝效果相同。当投运一段时间后,首层催化剂发生堵塞磨损等问题,导致脱硝效率降低,出口氨逃逸增大,此时30区喷氨效果略优于10区喷氨。  相似文献   

13.
龙塘勘查区煤层的连续性和煤层的可采边界受勘查区滑脱构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二叠统童子岩组地层隐伏于三叠系溪口组和侏罗系地层之下。对勘查区滑脱构造的研究,为新地层之下寻找煤系地层提供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4.
邵本逑 《工业加热》2005,34(1):63-63
描述循环流化床上轴向固体混合的现象学模型。模型用于研究工艺过程的主要特性:燃料堆放区颗粒上升运动、环状区(固体内循环区)颗粒下降运动;颗粒浓度的实质变化;床高度以上堆放区和环状区尺寸;固体纯循环和床底对工艺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青藏高原江河源区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SPEI,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上,长江源区1969年后SSPEI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发生突变,黄河源区不同年代变化趋势不同,但整体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无突变发生;季节变化上,对研究区影响较大的中旱和重旱集中在5~6月,湿润化趋势和干旱化趋势主要出现在长江源区夏季和黄河源区秋季,春季均无明显趋势;区内夏季SSPEI的Hurst指数几乎都大于0.5,有较好的持续性,春秋两季恰好相反,更多体现了反持续性。趋势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发现,整体上长江源降水增多和风速减小是其湿润化的主要原因,黄河源平均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是其干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RETScreen软件,对我国北方采暖区15个主要城市安装太阳墙系统采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采暖区安装太阳墙系统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明显的节能与减排效果,且部分地区的经济效益很可观,太阳墙系统在我国北方采暖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7.
SA302C钢热模拟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对热影响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SA302C钢在线能量分别为16 200 J/cm和34 650 J/cm时焊缝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和性能,并重点比较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粗晶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上述焊接线能量范围,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维氏硬度远远高于母材的硬度,粗晶区的主要组成相为马氏体;焊接线能量越高,粗晶区的晶粒尺寸越大.经过热处理后,硬度下降,试样的冲击韧性显著提高;但热处理保温时间对硬度和韧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分为湍流床和快速床两个流体动力学分区域。本文论述快速床区流体动力学的结构,研究了快速床区纵向和横向悬浮密度分布的规律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快速床区动力学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热力学方面对CO2应用于AOD炉脱碳保铬进行了研究。通过热力学研究,证实在高碳区(w(C)≥0.5%)无需混入Ar,即可完成脱碳保铬,但在低碳区(w(C)0.5%)则需要混入一定比例的Ar,以进一步降低CO分压。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过湿现象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旭东  吴少华  马春元  秦裕琨 《动力工程》2002,22(3):1815-1818,1803
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中,发现的反应塔内的过湿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研究了过湿现象对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和稳定运行的影响,指出脱硫塔内过湿区既是脱硫反应的主反应区,也是主要的结垢区,它对脱硫装置稳定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图6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