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1.
偏头痛的诊治进展——最新偏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一种发作性疾病,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有些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多数无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在西方国家较高,如德国高达28%,美国8%~12%,而东方国家较低,如日本为8%。在我国目前尚缺少严格的流行病学资料,在1986年我国华东六省一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986/10万,该患病率明显低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但由于该调查在国际头痛学会1988年第一次公布偏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之前,缺少可比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维生素E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维生素E(300mg/d)治疗;选取22例年龄、性别、血压、病灶部位及程度与治疗组相当的腩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小给予维生素E治疗.收集患者发病24 h以内和发病2周时血清,测定血样中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延迟时间,同时测定血清中维牛素E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胆固醇.结果 治疗组患者2周时血样中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延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71.84±9.75)min vs(60.95±9.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维牛素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7.41±5.24)ìmol/L vs(12.90±6.27)ì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卒中症候呈现负相关趋势.治疗组与对照组静脉血中低密度脂蛋白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08±0.61)vs(4.72±0.61)mmol/L;(0.88±0.06)mmol/Lvs (0.84±0.03)mmol/L;(1.62±0.41)vs(1.65±0.92)mmol/L].结论给予维生素E治疗可以增加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延迟时间,增强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3.
病历摘要患者女 ,2 3岁 ,未婚。因全身浅表淋巴结持续性肿大 ,伴间断发热 ,四肢无力及肌肉疼痛 ,偶有视物成双 13个月 ,于 2 0 0 0年 2月 2日入院。患者于 1998年 12月出现发热 ,体温 38 0~ 39 0℃ ,伴全身无力及肌肉、关节疼痛 ,双侧颈部、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 ,当地医院经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急性淋巴结炎”。治疗 1周后体温正常 ,余症状无缓解。 1999年 1月再次出现间断性发热 ,全身疼痛 ,浅表淋巴结肿大 ,活动后心慌。再次淋巴结活检后诊断为“淋巴瘤” ,未治。 1999年 6月 ,四肢无力及疼痛加重 ,尚可行走 ,不伴发热 ,经外院肌肉活检诊断…  相似文献   
64.
慢性每日头痛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每日头痛(CDH)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102例CDH的亚型、原发性头痛的类型,以及药物过量性头痛(MOH)/很可能的MOH患者所用止痛药的种类、撤除止痛药的疗效.结果:CDH亚型中,MOH/很可能的MOH 91例(89.2%);原发性头痛的类型中,偏头痛74例(72.5%).91例MOH/很可能的MOH中,服用含咖啡因的复合止痛剂者83例(91.2%);29例(31.9%)停用止痛药后头痛恢复为原有发作形式,7例(7.7%)未停用止痛药,55例(60.4%)失访.不同性别之间上述特点不全相同.结论:大多数CDH患者有药物过量,停用止痛药是其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是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CDH相关教育,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analgecine)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将大鼠制成单侧缩窄性三叉神经痛模型,在痛觉超敏期随机分为两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腹腔内注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100u/kg;生理盐水组: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kg.2周后,观察大鼠疼痛阚值(PT)变化及缩窄环区域神经组织的改变.结果:(1)术后2周,动物出现痛觉过敏,PT明显减低;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PT逐渐升高,与治疗前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2)痛觉超敏期大量神经纤维肿胀变性、髓鞘脱失.2周后,生理盐水组髓鞘脱失明显,无髓纤维数目增多;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神经纤维肿胀消失,髓鞘板层结构致密,与正常结构类似.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对于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效果肯定,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促进受损变性的神经纤维修复实现.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CereTom可移动式CT扫描仪在某院的应用情况,探讨床旁头颅CT检查技术对神经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某院住院治疗并接受床旁头颅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录261例(共扫描325次)患者进行分析,成功259例,失败2例,成功率达99.23%.218例(83.52%)经1次扫描完成,43例(16.48%)需多次扫描.床旁CT检查有较高的成像率,结果可应用于临床.床旁CT检查平均耗时(18.3±3.8)min,较外出检查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可移动式CT扫描是一项可靠的影像学技术,可显著降低搬运及外出对患者造成的风险,并可缩短检查和抢救时间,减少人力消耗,有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伴有脑梗死的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9-01至2012-10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青年偏头痛298例,其中合并脑梗死39例(A组),随机选取无脑梗死偏头痛患者39例(B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偏头痛病程、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有无先兆、是否口服避孕药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痛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及偏头痛家族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梗死部位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有26例。结论与无梗死偏头痛患者相比,合并脑梗死的偏头痛患者临床上多伴有先兆症状、头痛病程长、发作更频繁、单次持续时间长,同时伴有高比率的口服避孕药史且梗死部位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更多见。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图形-背景"认知机制,将64通道记录电位分解成几个主要成分,为临床研究提供可视化图形和电位分布图。方法 32名平均年龄30.34士4.02岁的健康受试者,用鲁宾花瓶/少妇老太双层含义的两个图形作为刺激任务,64通道高密度记录ERP。采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事件相关电位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同一图形两种含义刺激得到6个成分,图形认知含义变化相关波形主成分的位相翻转,从发生时间轴上看,100~450ms之间均有翻转的电位。结论 "图像-背景"认知从ERP最初的100ms成分就开始发生。电位相位反转并伴随整个电位过程,对临床研究有重要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提高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的认识与重视。方法描述近3年诊治的7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7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发病年龄为6~29岁,平均(13.43±7.93)岁;其中4例患者诊断前的平均病程为1.5年,余3例患者病程较长,分别为47、25和16年。7例患者均为缓慢起病,表现为四肢发僵,活动困难或伴有肢体震颤、足趾屈曲及足内翻,临床症状晨轻暮重。体格检查发现,四肢肌张力呈强直性或齿轮样增高,双下肢腱反射活跃甚至亢进,4例病理征阳性。血清学、脑脊液、头部CT、MR以及神经电生理等各项辅助检查均于正常范围之内。小剂量多巴制剂对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平均服用剂量为105.17mg/d,应用最长者达14年,且无须增加剂量。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显著且持久的疗效;早期应用安坦、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也有效。应注意与帕金森病鉴别。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生殖细胞瘤的特点。方法 总结 5例脑实质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并回顾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 ,平均发病年龄 2 0 .2岁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偏侧肢体无力 ,一般呈慢性进展性病程。部分患者伴有性早熟及血、脑脊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碱性磷酸酶升高。CT、MRI扫描显示 ,肿瘤组织信号混杂不均 ,边界不清 ,一般伴有斑片或环状不规则增强。结论 脑实质内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少年期男性的少见病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正确的诊断依赖于对患者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必要时需进行脑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