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亨特氏面瘫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为主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几年来 ,我们采用针刺结合理疗治疗亨特氏面瘫 3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 8例患者均参照黄选兆主编的《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的诊断标准诊断。其中 ,男性 2 7例 ,女性1 1例 ;年龄最大 6 1岁 ,最小 1 2岁 ;病程最长 1 2d,最短 2 d;所有患者均出现患侧耳部疱疹、疼痛和完全性面瘫 ;伴有耳鸣 2 1例 ,听力减退或过敏2 9例 ,眩晕 1 3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取穴攒竹、阳白透鱼腰、颧、地仓、下关、迎香、太阳、承浆、翳风等 ,配合远部穴位合谷、足三里…  相似文献   
52.
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治疗老年性便秘5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8年间,笔者以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治疗老年性便秘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9例患者中,男34例,女25例,男女病例之比为1.36:1。年龄60~82岁,平均72.8岁。病程6~20月,平均10.8月。排便间隔时间3~10天,平均6.2天。辨证分型:气虚无力型21例,阴津不足型15例,气血两虚型13倒,阳气亏虚型10例。1.2诊断标准[1]。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之间隔在72小时以上;便质干结,甚则细羊屎或团块,排便费力,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  相似文献   
53.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笔者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病案举例 (一) 溶血性黄疸资某,男,58岁。农民。1978年3月9日初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5.
陈麟  徐维  张冬梅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01+1457-1401,145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及指压穴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胃复安内关穴位注射,同时配合指压足三里,对照组予胃复安注射液在臀大肌注射,3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加指压足三里对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6.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失眠症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黄彤  黄泳  陈麟 《河北中医》2010,32(4):558-559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32例予舒乐安定片口服治疗。2组均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8%,对照总有效率6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7.
隔姜温针灸结合自拟益精方治疗肾虚型不育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肾虚型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中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和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用针药结合和单纯中药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结果:两组的疗效差别经统计学检验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治疗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隔姜温针灸...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比观察单一病位的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复合病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特异性压痛反应定位的差异及其规律性。方法 采用指压按诊的方法观察受试者督身柱(T3)-L3各棘突下压痛反应的出现率和分布规律。结果 21例胃溃疡、13例胃炎和3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督脉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胃溃疡与胃炎患者的脊柱各节段水平压痛反应出现率极为相似(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8,显著性检验为P<0.01),出现率90%以上的督脉穴位均为神道(T5)和灵台(T6);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出现率90%以上的为T8和筋缩(T9)。结论 胃溃疡与胃炎在督脉背段压痛反应的特异性定位相同,但与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提示单一病位与复合病位的疾病相应的穴位特异性定位不同。神道穴和灵台穴为针灸诊疗胃溃疡与胃炎的特异性穴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