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选取2016-06/2017-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0例83眼,按植入的IOL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37眼,植入多焦点IOL)和对照组(28例46眼,植入单焦点IOL)。术后3mo,观察裸眼视力,使用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视觉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术后视觉干扰症状、脱镜率及满意度。

结果:术后3mo,观察组和对照组裸眼远视力(0.095±0.031 vs 0.078±0.025)无差异(P=0.273),但观察组患者裸眼中、近视力均优于对照组(0.146±0.043 vs 0.537±0.102,0.165±0.048 vs 0.754±0.150,均P<0.05); 两组患者MTF cut-off和对比度视力无差异,但OSI(2.64±0.68 vs 1.52±0.47)和客观调节幅度(2.91±0.71D vs 1.32±0.41D)均有明显差异(P<0.01); 观察组脱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 vs 7%,P<0.05),但两组术后视学干扰症状发生率和满意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

结论:区域折射多焦点IOL可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脱镜率,且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激光多点扫描与单点多次扫描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01/2014-01期间我们收治的50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43眼,采用577nm激光多点扫描一次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41眼,采用单点多次扫描完成P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F-ERG a波振幅、F-ERG b波振幅,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激光能量、光斑数量、能量密度。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均低于治疗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1,P=0.017)。两组间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1d,1、2、6、12mo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F-ERG a波振幅均低于治疗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9,P=0.025)。两组间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1d, 1、2、6、12mo的F-ERG a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F-ERG b波振幅均低于治疗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31)。两组间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1d, 1、2、6、12mo的F-ERG b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光斑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激光能量高于对照组,能量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多点扫描一次完成PRP治疗与单点多次完成PRP治疗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多点扫描一次完成PRP的治疗方案能量密度较低,产生的激光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53.
目的:在加速器X线、电子线射野条件下,通过测量和计算的方法研究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的剂量学特性,为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验证提供依据.方法:用MatriXX测量X线、电子线射野,研究其剂量线性、重复性和剂量率响应;用计算和测量相比对的方法,研究MatriXX多叶光栅射野的平面剂量分布.结果:MatriXX有良好的剂量线性、重复性,无剂量率依赖性;多野光栅射野较大时,计算和测量的剂量分布一致性较好,但在射野边缘和剂量梯度大的区域,计算和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MatriXX可用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验证,对于剂量梯度较大区域的剂量验证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3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术后残留者21例,术后复发者5例,放疗后复发者4例。利用CT模拟定位及三维重建,通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设放射野5~7个,采用圆形限光筒同中心非共面照射7例,多叶光栏或挡铅技术照射23例。取包绕靶区(PTV)90%的等剂量曲线计算,PTV边缘剂量每次6Gy,隔日1次,每周3次,共7次,总剂量42Gy,相当于常规分割照射等效生物效应剂量(BED)56Gy/28F。结果:放射治疗后1~3个月内,根据MRI或MRI CT复查;CR12例(40.0%),PR10例(33.3%),NC6例(20.0%),PD2例(6.7%)。有效率(CR PR)为73.3%。0.5、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7.8%,71.31和53.18%。副反应除个别有轻度恶心,头昏外均未见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副反应小,能为大多数患者所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后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5.
56.
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我院共行放射治疗食管癌482例,其中病变长度5cm以下者171例(占35.5%)。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71例,男130例,女41例;年龄23~83岁,平均57岁,51~65岁100例,占58.5%。临床上有胸背部疼痛51例,占29.8%。病变部位(以病变中心划段):颈段3例,占1.8%;胸上段41例,占24.0%;胸中段124例,占72.5%;胸下段3例,占1.8%。病变长度均在5cm以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  相似文献   
57.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浙江省肿瘤医院(310022)张鸿未,朱远长期来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仅作为辅助或姑息性治疗。由于保留器官治疗的兴起,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手术加放射治疗,正日益引起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乳腺癌的多学科的协作治疗已成为综合治疗的范例之一。现按病...  相似文献   
58.
吴列  朱远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8):833-833,846
鼻咽癌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高发肿瘤之一,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首选。鼻咽癌患者颈部皮肤放疗后会因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斑,近而出现色素沉着,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氧及继发细胞损伤、死亡,出现脱皮、脱发、溃疡、出血、坏死,或因液体潴留而出现水肿。颈部皮肤受照5Gy就可能形成红斑,20~40Gy就可形成脱皮及溃疡,严重者甚至出现  相似文献   
59.
G(M)-CSF治疗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因接受同步放化疗而出现白细胞低下并同时伴有口腔黏膜炎的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G(M)CSF治疗以提升白细胞的同时,G(M)CSF对口腔黏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15例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病人在接受同步放化疗中,当白细胞≤1.5×109/L并同时伴有Ⅲ~Ⅳ度口腔黏膜炎时,给予GCSF(惠尔血)150~300 μg/日或G(M)CSF(生白能)200~300 μg/日,皮下注射,连用5~10 d。结果: 所有病人的白细胞均提升至5.0×109/L以上,口腔黏膜炎1例痊愈(CR),8例好转(PR),6例稳定(NC),无1例进展(PD),总有效率(CR+PR)为60%。结论: G(M)CSF在有效提升白细胞的同时,对同时伴有的口腔黏膜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0.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部肿瘤初步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远  刘鲁迎  汤忠祝  王健 《中国癌症杂志》2003,13(4):367-369,37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1999年9月--2002年8月,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肿瘤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原发性肺癌22例,转移性肺癌12例,纵隔肿瘤2例。其中鳞癌16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2例,胚胎性癌1例,胸腺瘤1例,软组织肉瘤1例。原发性肿瘤放疗先采用普通外照射50Gy/25次/5周,结束后即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不规则形病灶使用多叶光栅,球形病灶采用圆形限光筒。5-6个共面或非共面野,每次4Gy,每周照射3次,共4-5次。转移性肿瘤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4个拉弧照射,每次4Gy,每周3次,共7-10次。立体定向放疗时肿瘤体积为1.85cm^3至104.61cm^3(中位体积24.96cm^3)。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拍摄胸部CT片进行疗效评价。可评价疗效的34例中,CR13例,PR14例,NC5例,PD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一年和二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38.4%。毒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损伤。其中急性放射性肺炎1级17例,2级10例,3级1例,5级2例(该2例肿瘤体积均超过60cm^3且为非共面照射)。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1级20例,2级8例。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普通外照射的补充在胸部肿瘤的治疗中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要注意照射技术,照射体积不宜过大,适当调整非共面照射角度,避免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容积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