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7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353例.经桡动脉途径190例,经股动脉途径163例.按常规行梗塞相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与经股动脉途径(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C3435T多态性与健康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130例(男性83例,女性47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健康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基因C3435T位点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30例儿童中,51例为CC型,63例为CT型,16例为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CC、CT、TT各基因型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DR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儿童中MDR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无显著性影响.汉族儿童C3435T位点多态性不能作为推测MDR1表达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冯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88-189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年间25例结肠癌合并穿孔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采用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术17例,单纯行近侧肠造口术加腹腔冲洗引流术5例。结果 21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治愈率84%.结论解决腹腔及全身感染问题加上抗休克治疗和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结肠癌合并穿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陈丽  冯毅  李良刚 《西部医学》2014,(8):963-967
目的 通过饮食和运动的干预,观察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肌糖原浓度的变化对AMPKβ2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断一次训练课和短期运动、肌糖原浓度变化对AMPKβ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AMPKβ2对肌糖原的调节作用和机理.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一次训练组25只,短期运动组35只.高糖组均给予高糖食物和5%蔗糖水饮用,低糖组均给予低糖食物和蒸馏水饮用;除安静组和控制组外,所有大鼠每天适应性游泳30分钟后,分别进行3天和8周的游泳训练.所有大鼠训练宰杀后取大鼠腓肠肌外侧白肌,采用西式印迹分析骨骼肌总蛋白和核蛋白中AMPKβ2的表达水平以及用硫酸蒽酮法测定骨骼肌糖原浓度的变化.结果 一次性训练组,骨骼肌细胞总蛋白中AMPKβ2的表达各组比较均没有变化,而在核蛋白中发现,肌糖原浓度显著减低,AMPKβ2的表达升高;短期运动组中,训练前后,低糖组骨骼肌细胞中AMPKβ2在总蛋白中表达升高,而高糖组没有变化,同时高糖组整体肌糖原浓度明显高于低糖组;肌糖原浓度降低的同时,骨骼肌中总蛋白中AMPKβ2表达没有变化,而核蛋白升高;负荷刺激组前后,骨骼肌细胞核蛋白中AMPKβ2表达都明显升高,总蛋白呈现减少趋势,同时肌糖原浓度均降低.结论 短期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肌糖原浓度化与骨骼肌细胞内AMPKβ2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低浓度肌糖原促进AMPKβ2蛋白表达,高浓度肌糖原抑制AMPKβ2蛋白表达;无论在高肌糖原还是在低肌糖原以及低肌糖原转高肌糖原模型中,都发现骨骼肌细胞中AMPKβ2定位变化都对应着肌糖原浓度变化,低肌糖原有利于骨骼肌细胞中AMPKβ2的转位,高肌糖原则不利于其转位.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I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传播途径和病毒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运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2009年凉山州266份血浆样本中HIV的gag基因片段。对获得的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凉山HIV-1的流行毒株为CRF07_BC和CRF08_BC毒株,其中CRF07_BC比例为98.3%,为最主要的流行毒株。266份HIV-1阳性样本中,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的比例为63.5%,其次为异性性接触感染者,比例为14.3%。结论凉山HIV-1感染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最主要的流行毒株是CRF07_BC毒株,具有共同的病毒来源。  相似文献   
56.
我国HIV感染者HAART治疗后IPC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I型干扰素产生细胞(IPC)水平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IPC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以BDCA2、BDCA4及CD4作为IPC特征性表面标志组合的全血染色法,对HIV阴性正常人、未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接受3个月以上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的外周血样品IPC水平进行测定,使用SPSS 11.5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结果HIV感染者外周血中IP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病毒载量(VL)低于检测下限(LDL)的感染者其IPC/CD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载量大于LDL的感染人群;有效的HAART治疗后IPC及CD4的数量增加。结论IPC细胞在HIV感染中明显受损,有效的HAART治疗可以部分恢复IPC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对1996~1998年采集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样本的env基因的序列分析,阐明在中国流行的E亚型HIV-1毒株的特点、来源和传播方式。为中国E亚型HIV-1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HIV-1的env基因的C2V5区。PCR产物不经克隆直接测序并使用GCG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样品采自1996~199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共发现37个E亚型HIV-1感染者。他们中大部分是通过性途径感染(23人,占62.2%);部分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10人,占27.0%);少数是在职业献血员中发现(4人,占10.8%)。经C2-V3区序列分析发现,大部分中国E亚型HIV-1毒株与泰国株很相近,而与非洲株相差很大。而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毒株与越南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株U48720相一致;系统树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E亚型HIV-1株与泰国(CM240X、H93TH966)、越南(U48720)的代表株聚在一起。结论 中国E亚型HIV-1毒株目前仅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涉及静脉吸毒、输供血和性乱等各种人群,通过env区的序列分析发现其主要来源于泰国,部分来源于与中国接壤的越南。  相似文献   
58.
背景:一氧化氮是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可以在无一氧化氮合成酶存在的条件下合成,即非酶化一氧化氮合成,而非酶化途径合成一氧化氮,可能是许多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目的:观察超声联合微泡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增效一氧化氮非酶途径的产生.方法:将L-精氨酸和H2O2按照1:1,10:1,10:0.1,1:10的比例混合,应用频率为1 MHz,输出功率为0.5,1.0,1.5 W/cm2的超声分别持续辐射60 s,论证最优的L-精氨酸和H2O2的浓度比例以及最适的超声输出功率.确定最适浓度比和超声输出功率后,实验设立4组,分别进行超声联合微泡、单纯超声、微泡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各组一氧化氮生成量.结果与结论:体外试验中,L-精氨酸和H2O2的浓度比例以10:1为最佳,选择1.5 W/cm2声强作为超声最优值.以此最适浓度比和超声输出功率干预,超声联合微泡组的一氧化氮生成量多于超声组(P < 0.01);超声组一氧化氮生成量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而微泡组的一氧化氮生成量与空白对照组没有差异.结果表明超声联合微泡可以增效一氧化氮的非酶合成.  相似文献   
59.
背景:心脏磁共振延迟成像被认为是极有前景的无创性判断心肌存活状态的影像检查手段。目前常用的对比剂Gd-DTPA存在过高或过低评价存活心肌和不可逆性梗死心肌,而坏死亲和性对比剂ECIII-600可以准确地反映坏死心肌的面积。目的:对比冠脉内注射坏死亲和性对比剂在猪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三四个月龄普通家猪12头,建立急性再灌注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别冠脉内注射0.1mmol/kgGd-DTPA或0.005mmol/kgECIII-600。胸导R波触发心电门控,T1加权FAST序列,短轴面延迟强化扫描成像。扫描结束后沿短轴面将心脏切成6mm断面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光镜检查。比较相应层面的MRI延迟强化区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所示梗死区的关系。结果与结论:注射Gd-DTPA的延迟成像10min时强化区面积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相比过高估计梗死心肌面积约21%,30min时强化区面积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结果一致,之后则过低估计坏死心肌的面积;注射ECIII-600的延迟磁共振成像在坏死区显示强烈而持续的对比增强,强化区面积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所示心肌梗死面积一致。说明ECIII-600增强磁共振延迟成像可以准确反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Gd-DTPA评价心肌梗死面积不稳定,观察时间窗短,心脏磁共振成像应在对比剂注射后1h以内完成。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5例CHF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2例和曲美他嗪组33例,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共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水平及炎症指标hs—CRP、IL-6变化。结果CHF患者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均〈0.05),治疗后CD62p、CD63、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曲美他嗪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短期应用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