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31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培养方法改良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细胞心肌成形治疗初步探讨较为简便、经济的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  方法 :采用机械分解法与IA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的二步酶消化法相结合获取骨骼肌成肌细胞 ;通过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研究其生长特性 ;细胞组化染色鉴定 ,并比较差速贴壁纯化与否所得细胞组化染色阳性计数差异。  结果 :改良方法适于获取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 ;细胞生长旺盛 ,在细胞密集或分化培养基作用下可融合成肌管 ;α 横纹肌肌动蛋白、骨骼肌特异性肌球蛋白组化染色细胞为弱阳性 ,而肌管为强阳性。胚胎成肌细胞调节因子组化染色为阳性 ;各组细胞α 横纹肌肌动蛋白组化染色阳性数无显著差异。  结论 :改良方法获得的骨骼肌成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 ;差速贴壁纯化与否获得成肌细胞的阳性计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43.
5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其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220mg%)及/或甘油三酯(TG)≥1.65mmol/L(150mg%)。治疗组36例,服诺衡(gemfibrozil)600mg,每天两次,共4周。对照组15例,不用任何血脂调节剂。治疗组服用诺衡4周后,血清TC、TG较服药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同时伴有血清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及血浆纤维蛋白自然溶解活性(FA)明显上升,而血清血栓素B_2(TXB_2)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明显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自始至4周末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导了用乙胺碘呋酮治疗2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本组中的心律失常为频发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颤动、持续心房颤动或扑动及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在1~2周,口服乙胺碘呋酮0.2一天三次。获效后用0.2一天二次。第三个月开始每服五天停二天。观察期间这些病人都不併用其它抗心律失砇?乙胺碘呋酮的疗效评定,显效7例(33%),明显好转5例(24%),有效4例(19%)及无效5例(24%)。全组的总有效率是76%。除病窦综合征外,服用乙胺碘呋酮是很安全的,没有见到任何的严重反应。如用于病窦综合症患者,应先按装按需起搏器。  相似文献   
45.
目前认为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的花生四烯酸经血小板内血栓素合成酶的作用可生成血栓素A_2(TXA_2).该物质不仅具有强烈的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极强的血管收缩剂,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本文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时释出的血小板第四因子(PF_4)了解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动态,探讨其与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本文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了硝苯吡啶对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3例单剂口服后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总有效率90.5%。服药后平均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血B型尿钠肽水平(BNP)是否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影响,及其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录入心脏病监护病房住院的230例AMI患者,对比急诊PCI与未行急诊PCI治疗组血BNP水平的差别;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38.1±8.5)个月,随访率86.1%;记录AMI后3年发生的心源性死亡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无心源性死亡生存率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对比不同BNP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别。结果经急诊PCI治疗患者在AMI急性期LnBNP显著低于未行急诊PCI治疗组(5.0±1.2vs5.8±1.3,P〈0.001),3年期随访心源性死亡患者LnBNP显著高于存活组(6.6±1.1vs5.3±1.3,P〈0.001);经急诊PCI治疗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后者(93.4%vs77.5%,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BNP=316.5ng/L被确定为分界点把患者分成高BNP水平组和低BNP水平组。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两组生存曲线显著分离。经Log Rank分析提示,低BNP水平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BNP水平组(95.1%vs66.4%,P〈0.001)。结论急诊PCI治疗可显著降低AMI急性期血BNP水平。BNP是AMI远期预后的优良血清标记物,与患者远期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2004-04至2007-12所有第一次因胸部不适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前565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绝经前冠心病组280例,平均年龄(44.12±4.48)岁,绝经前正常组285例,平均年龄(44.24±3.48)岁,绝经后经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的患者为绝经后冠心病组721例,平均年龄(58.09±1.44)岁,分析其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绝经前冠心病组与绝经后冠心病组相比,高血压(55%比66%)、2型糖尿病(15.0%比31.5%)和高脂血症(23.9%比37.4%)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均<0.05.绝经前冠心病组比绝经后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3.2%比26.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则显著降低(20.4%比33.8%,P<0.001);左主干(2.9%比1.1%,P=0.048)和前降支近端(50.4%比38.6%,P<0.001)重度狭窄(狭窄≥90%)的发生率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女性具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造影常显示严重的冠脉狭窄病变,而且这些病变常位于左主干和前降支近端.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自2005-10至2007-04连续入选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的20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1-3天测定其hsCRP水平,并记录患者资料、心肌酶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定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最佳阈值.计算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记录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心原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事件组54例,非事件组150例.结果: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比较,事件组hsCRP、平均年龄、糖尿病比例显著增加(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在预测心脏事件的指标中hsCR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8,0.525,0.536,0.694,0.519,只有hsCRP及LVEF有预测价值.将hsCRP阈值点定为12 ms/L时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54.3%,阴性预测价值为72.2%,敏感性为46.3%,特异性为86.7%,准确性为75.5%.hsCRP>12 mg/L的患者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hsCRP≤12 ng/L的患者(44.4%比1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死亡两者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可见性别、年龄、糖尿病、吸烟、hsCRP、LVEF与预后相关(P均<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只有hsCRP、LVEF及年龄、糖尿病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结论:hsCRP可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特别是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 基因多态性(C34T 和G52T)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8 年11 月至2009 年11 月收住我院拟行PCI 的冠心病患者268 例,正规服用氯吡格雷12 个月.采用MassARRAY 时间飞行质谱及TaqMan Assay 检测入选患者血小板受体P2Y12 基因C34T 和G52T 两个位点,按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术后1 年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绞痛复发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选病例按G52T 位点基因型分为H1/H1 型(n =195)和H2 携带者(H1/H2 和H2/H2,n =73)两组,H1/H1 组双支病变比例高于H2 携带者组(P <0.05),两组患者其余临床基本资料均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 >0.05).PCI 术后1 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术等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H2 携带者明显高于H1/H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 vs.5.1%,P <0.05).一年累计生存率H2 携带者要低于H1/H1 组(HR =2.543,95% CI:1.033 ~6.259,P =0.042).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急诊血运重建术和死亡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但H2 携带者心绞痛复发率高于H1/H1 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入选病例按C34T 位点基因型分为CC 型(n =174)和CT/TT 型(n =94)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均匹配(P >0.05).PCI 术后1 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一年累计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血小板膜受体P2Y12 基因H2 携带者可能是中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C34T 位点多态性和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