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9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292篇
医药卫生   63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考察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的配伍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室温条件下,6 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的二组分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6 h内,直接将二者配伍时,配伍液有大量白色絮状沉淀产生、pH逐渐下降,环丙沙星的相对百分含量逐渐下降,葛根素的相对百分含量无显著变化;将二者配伍后,立即稀释20倍,稀释后的配伍液外观、pH及葛根素和环丙沙星含量都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配伍不稳定。  相似文献   
42.
《中南药学》2015,(10):1054-1057
目的对葛根提取物在正常和心肌缺血2种不同情况下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正常大鼠及心肌缺血大鼠灌胃给予葛根提取物后(相当于葛根素600 mg·kg-1)在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色谱甲醇沉淀蛋白,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各时间点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的血药浓度,利用药动学软件DAS2.1.1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正常大鼠和心肌缺血大鼠血液中葛根素浓度药动学均符合二室模型,比较2组主要药动学参数,葛根素在正常及血肌缺血大鼠体内的AUC0~∞、AUC0~t分别为(990.764±42.3254)、(1236.914±1125.3)mg·min·L-1,(739.503±99.232)、(1210.016±111.12)mg·min·L-1,Cmax分别为(8.987±2.890)、(24.75±2.666)mg·L-1。结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葛根素在心肌缺血大鼠体内血药浓度高,吸收速度快。反映了葛根对症治疗心肌缺血证疾病的临床合理性,体现了方与证相对应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43.
《家庭医药》2015,(2):97
管好"坏胆固醇"心脑自然安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坏胆固醇"等血脂水平都在升高。而当人体内"坏胆固醇"含量过多时,可  相似文献   
44.
<正>痛宁胶囊由延胡索、徐长卿、白芷、川芎、葛根、防风、郁金、香附八味中药组成[批准文号:济制字(2011)B11007],具有理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腰痛、胃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确切。痛宁胶囊提取工艺设计了两个步骤,延胡索醇提,其余七味药材水提。其中醇提部分四氢帕马丁含量已做研究,而水提部分未做研究,为了更好地反映制剂的整体质量,采用RP-HPLC法对葛根中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司汀与葛根素合用治疗老年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及《实用内科学》第9版中有关标准、年龄70以上的眩晕采用小剂量倍他司汀与葛根素合用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6.7%。结论小剂量倍他司汀与葛根素合用治疗老年眩晕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高粘高凝血症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我们从1989年2~4月应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26例,着重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男22例,女4例,年龄37~66岁。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  相似文献   
47.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已经影响到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如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收集大量关于葛根素的试验及临床报道,从骨质疏松症临床、成骨细胞的增殖、破骨细胞的抑制及骨强度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近几年其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方面取得的重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清热止嚏颗粒中黄芩苷、芍药苷和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80),采用等度洗脱,改变体积流量以及波长:在1~12分钟内,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在12.01~20.0分钟,流量1.5 m 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黄芩苷、芍药苷和葛根素线性范围分别为6~100μg/m L、30~350μg/m L、12~150μg/m 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99.91%和99.93%;RSD为0.54%、0.47%和0.48%。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清热止嚏颗粒中黄芩苷、芍药苷和葛根素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CR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治疗后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未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0.
背景:Fan及P53是重要的促进凋亡的调控基因,属于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其表达产物具有传递凋亡信号的作用,可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的凋亡,而葛根素则能够减轻细胞的凋亡程度。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脑复苏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及P53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材料:实验于2001-09/2002-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3个月龄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葛根素治疗组,15只/组。 方法:葛根素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第一颈椎两侧翼小孔,但不电凝两侧椎动脉,只分离两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之。葛根素治疗组于缺血前1h给予葛根索注射液100m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给药。各组大鼠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6,12,24,48h即速处死,每次每组3只。分离海马组织,制备组织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Fas及P53蛋白表达的水平及凋亡细胞数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Fas及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②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的比较。 结果:实验纳入大鼠4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未见明显Fas基因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素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6,12,24,48h时差异显著[(15.0&;#177;4.3)。(13.5&;#177;4.9);(40.7&;#177;3.4),(27.2&;#177;3.1);(37&;#177;4.8),(22.0&;#177;2.1);(24.7&;#177;4.1)。(18.9&;#177;5.3)个/mm;P〈0.05,P〈0.01]。②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未见明显P53基因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索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48h均明显降低[(25.3&;#177;4.4),(12.8&;#177;2.7);(24.3&;#177;3.6),(10.9&;#177;3.0)个/mm;P〈0.01]。④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的比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素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48h均明显降低[(34.0&;#177;3.7),(21.0&;#177;3.7);(41.0&;#177;4.2),(33.0&;#177;4.8);(71.0&;#177;5.5),(41.0&;#177;3.4)个/mm;P〈0.01]。 结论:给予葛根紊治疗的大鼠缺血再灌注6-48h时Fas的表达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24—48h时P53的表达亦明显减少,且凋亡细胞数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证实葛根紊的脑保护作用,提示葛根素抑制脑复苏后的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少促凋亡基因Fas及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