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11篇
  免费   2554篇
  国内免费   1242篇
医药卫生   96907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183篇
  2022年   1231篇
  2021年   1341篇
  2020年   1467篇
  2019年   1233篇
  2018年   691篇
  2017年   978篇
  2016年   1290篇
  2015年   1490篇
  2014年   4101篇
  2013年   4219篇
  2012年   5639篇
  2011年   5999篇
  2010年   5690篇
  2009年   5317篇
  2008年   5272篇
  2007年   4723篇
  2006年   4171篇
  2005年   4643篇
  2004年   4759篇
  2003年   4910篇
  2002年   3980篇
  2001年   3920篇
  2000年   3372篇
  1999年   2670篇
  1998年   2399篇
  1997年   2228篇
  1996年   1938篇
  1995年   1646篇
  1994年   1059篇
  1993年   704篇
  1992年   657篇
  1991年   551篇
  1990年   457篇
  1989年   49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7亿,占总人口的11.9%,到2050年该比例将达到28%,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然而我国老年相关人才的人力资源匮乏且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1,3]。Kogan[4]将对老年人态度界定为个人对老年人所抱有的信念(beliefs)及感觉(feelings)。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锥切术(LEEP)治疗老年宫颈高度病变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逆转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老年宫颈高度病变病人143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3)。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治疗,术后3 d对病人手术指标进行评估,术后对病人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2组手术指标、逆转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及切口愈合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宫颈管粘连、感染、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6个月逆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健康、食欲、精神症状、躯体感觉及睡眠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EP用于老年宫颈高度病变病人中,手术创伤较小,能提高逆转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对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中眼位及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观察两组术中眼位情况,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调整眼位次数>3次和眼球旋转偏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视力恢复至0.5以上比例为60.38%,高于对照组的40.38%(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前进行眼位注视训练,通过降低术中调整眼位次数和眼球旋转偏移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使用有效的测量工具和在适合的测量时间段采集侧卧手术体位老年患者基础数据,找出患者眼压变化随体位变化的规律,旨在制订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3—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心手术室完成胸科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31例。使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分别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全身麻醉插管后、侧卧5 min、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翻身拔管、出室前9个时间点测量双眼眼压,同时记录每个时间点患者的血压、心率数据,记录手术过程中液体出入量、特殊用药等。结果患者侧卧5 min、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的血压与入室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插管后患者双眼眼压均低于入室时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的双眼眼压与入室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5 min、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的受压侧眼压与非受压侧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受压侧眼及非受压侧眼的眼压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138、0.0179,P>0.05)。进入手术间时患者测试视力与术后6 h回病房后测试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眼压随手术体位变化而波动,从侧卧5 min开始眼压出现变化,2 h内受压侧眼眼压达到高峰,体位恢复平卧位后,眼压随即恢复到入室时水平。本研究未发现血压与眼压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4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8):1638-1642
[目的]比较3D导航下经皮螺钉与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骶髂复合体(SIC)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科收治的49例老年SIC损伤患者,其中21例采用3D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3D导航组),28例采用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钢板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3D导航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钢板组,而3D导航组X线暴露时间较钢板组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53±2.31)个月。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价标准,3D导航组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5.24%,钢板组优15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2.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按Matta放射学标准,3D导航组优14例(66.67%)、良6例(28.57%)、可1例(4.76%);钢板组:优19例(67.86%)、良6例(32.14%)、可3例(10.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导航组骨折愈合时间(11.40±1.00)周;钢板组(12.95±1.04)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与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相比,3D导航引导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SIC损伤准确性与安全性更高,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老年不可切除胃癌患者中姑息减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老年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手术无法切除,伴有出血(78.3%)、梗阻(52.2%)及疼痛(69.6%)症状;采用调强放射治疗为主的姑息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结果: 全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60~89岁(平均74岁);Ⅲ期9例,Ⅳ期14例。全部采用6MV X线IMRT,常规分割,1.8~2.2 Gy/次,5次/周,总剂量35~50 Gy;同步放化5例,序贯化疗9例。出血、梗阻及疼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7.8%(14例)、58.3%(7例)和56.2%(9例);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01天、87天和99天。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4天,症状缓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症状未缓解者明显延长(129天 vs 73天,P=0.01)。治疗期间出现Ⅲ级毒副反应者2例。结论:IMRT是一个有效的、可耐受的并能够缓解老年不可切除胃癌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9.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具有较为显著的特殊性,多数患者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发病常伴各种染色体不良预后核型以及多种耐药基因表达,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低下。我们首次提出节拍式化疗结合升麻鳖甲汤加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根据子午流注疗法,强调患者状态调整、适时服药,同时把中医体质思想渗透到辨证论治体系中,从而指导合理科学用药。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该治疗方案使广大患者获益,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事件的发生特征,探索各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制定跌倒伤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3所综合性医疗机构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的115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事件,采用Aprior算法对跌倒伤害事件发生特征进行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设定筛选条件共得到473条强关联规则,结合护理专业知识最终得到9条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的强关联规则,主要包括发生时间为00:01~06:59、3~6种并存疾病和未主动寻求帮助等。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征,挖掘出的关联规则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跌倒伤害高频场景的指导意见,以此识别易导致跌伤的高危人群及环境,为预防跌倒伤害项目提供较好的案例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