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产后抑郁样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妊娠期间施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产后抑郁症(PPD)小鼠模型。将受孕的25只小鼠随机分为:鼠李糖乳杆菌干预低剂量组(Ⅰ组)、鼠李糖乳杆菌干预高剂量组(Ⅱ组)、阳性对照组(Ⅲ组)、模型对照组(Ⅳ组)和空白对照组(Ⅴ组)。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进行干预,Ⅰ组和Ⅱ组小鼠分别给予鼠李糖乳杆菌1×107 CFU/(kg·d)和1×108 CFU/(kg·d),Ⅲ组小鼠给予1.8 mg·kg-1·d-1帕罗西汀,Ⅳ组和Ⅴ组小鼠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时间为4周。通过24 h食物消耗实验、黑白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变化率、白箱停留时间和黑白箱穿梭次数、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和干预后各组小鼠摄食量减少,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 < 0.05);造模后和干预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与造模后相比,干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 < 0.05),干预后Ⅰ组、Ⅱ组和Ⅲ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减少。造模后与Ⅴ组相比,其余组小鼠黑白箱穿梭次数有所减少,悬尾不动时间升高(P < 0.05)。干预后黑白箱穿梭次数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Ⅴ组比较,其余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增加(P < 0.01);与Ⅳ组比较,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 < 0.01)。结论雌性小鼠妊娠期间施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表现出产后抑郁样行为,鼠李糖乳杆菌干预后对产后小鼠的焦虑抑郁和运动能力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pN0期胸段食管鳞癌(TESCC)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失败模式及失败原因,并据此讨论患者术后放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47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患者术后治疗的失败模式及其原因,探讨pN0期TESCC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辅助性放疗的可行性及意义。结果 全组患者出现胸腔内-区域性复发57例(12.1%),其中多数出现在胸腔内(52例);远处转移42例(8.9%)。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3例。总失败率为20.9%。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显著高于胸中段和胸下段患者(χ2=7.469,P<0.05),而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越晚的食管癌患者其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高于T分期早者(χ2=10.247、7.88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变部位、食管瘤床与周边组织器官的黏连程度和术后残端情况为影响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的显著性因素(χ2=14.232、9.486、7.546,P<0.05);患者性别、吸烟史和术前体重减轻≥ 5 kg为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率的显著性因素(χ2=10.823、10.275、6.065,P<0.05);而T分期对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有显著性影响(χ2=15.994、12.88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术后残端为影响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5),既往吸烟史为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性因素(P<0.05)。结论 pN0期TESCC患者单纯术后仍有较高的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对于胸上段食管癌患者、T分期较晚、食管瘤床与周边组织器官的黏连程度较重和术后残端阳性患者建议术后辅助性放疗。男性患者、有吸烟史和术前体重减轻≥ 5 kg者远处转移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术后联合放化疗(S+CRT)或术后放疗(S+RT)对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7—2010年间行根治术且术后辅助放疗或放化疗的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215例患者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S+CRT与S+RT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5~0.988)。随访满1、3、5年者分别为203、133、108例。全组患者1、3、5年OS和DFS分别为94.0%、61.4%、49.3%和74.9%、53.5%、46.7%。患者术前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中食管病变与周边组织器官粘连程度、病理N分期、脉管瘤栓、阳性淋巴结个数和治疗方式均为OS影响因素(P=0.000~0.034),患者术前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中食管病变与周边组织器官粘连程度、术后残端是否阳性、阳性淋巴结个数和治疗方式均为DFS影响因素(P=0.000~0.049)。S+CRT组OS、DFS均优于S+RT组(P=0.002、0.002)。分层分析显示Ⅱ期患者S+CRT组OS、DFS均高于S+RT组(P=0.041、0.001);N1期患者S+CRT组OS、DFS也均高于S+RT组(P=0.021、0.024)。S+CRT组≥2级放射性胃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高于S+RT组(P=0.000、0.015)。结论 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接受S+CRT及S+RT均具有较好疗效;S+CRT较S+RT能提高Ⅱ期和N1期患者OS与DFS;S+CRT组不良反应较大但患者均可耐受;但最终结论需前瞻性Ⅲ期随机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肿瘤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进行术后检查的58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或二次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肿瘤复发组34例和胶质增生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扫描和ASL、DWI检查,对肿瘤灌注最显著区域及对侧正常脑实质的脑血流量(CBF)进行测量,计算相对CBF (rCBF),并对肿瘤实质强化边缘外1 cm内水肿区域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rCBF、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CBF、瘤周1 cm内ADC及两者联合对胶质增生及脑肿瘤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脑肿瘤复发组患者的rCBF水平为3.59±0.46,明显高于胶质增生组的0.93±0.25,瘤周1 cm内ADC为(1.30±0.25)×10-3mm2/s,明显低于胶质增生组的(1.53±0.18)×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并优化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栀子大黄汤有效部位群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总异黄酮、总黄酮、总蒽醌的含量,以总环烯醚萜苷、总异黄酮、总黄酮、总蒽醌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了上样量、上样浓度、洗脱剂浓度等因素对分离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量:树脂量(g∶ml)=1∶5;上样浓度按原药材计为0.5g/ml;吸附时间为3 h;每个浓度的洗脱剂用量为6个柱体积,流速控制2个柱体积/h。30%乙醇、60%乙醇、70%乙醇可以分别将总环烯醚萜苷、总黄酮、总异黄酮和总蒽醌洗脱完全。结论该分离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9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分析BPD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99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48例发生BPD,发病率为24.1%。与非BPD患儿组相比,BPD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吸氧浓度>40%时间、宫内感染、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院内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宫内感染、吸氧浓度>40%时间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宫内感染可降低BPD的发生率,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高浓度吸氧为BPD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23例色素性玫瑰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表现及误诊情况。方法:对我院诊治的23例色素性攻瑰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病理、误诊及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多为青乔期后期青年,躯干、四肢好发,呈散在皮纹走向一致的褐色斑片,一般无自觉症状。临床误诊率高(43.5%),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临床病史、皮疹特点是诊断本病的依据,组织病理学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中国龙虾过敏原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国龙虾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利用传统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等电点沉淀方法对过敏原粗提夜进行初分,在蛋白核酸检测仪检测控制下,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阶段洗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免疫斑点法(Dot-ELISA)确定其免疫活性部分。结果:中国龙虾过敏原蛋白的硫酸铵沉淀范围在35%~60%之间,pH=4.7、4.5时的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有明显的过敏原活性;离子交换层析中的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的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5 000、20 700、34 000、60 000和83 200;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后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SDS-PAGE显示只有34 000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纯度为91.5%。结论:分离、纯化鉴定出中国龙虾分子量为34 000的主要过敏原,对于过敏原的标准化、提高过敏性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患者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后死亡风险相关影响因素, 构建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AD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生存时间进行随访,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不同Stanford分型的AD患者生存率差异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建立AD术后死亡风险列线图模型, 应用C指数评价对模型的区分度, 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准确度, 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共纳入256例AD患者, 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后死亡37例(4.45%), 术后3、6、12个月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23%、87.50%及85.55%。不同Stanford分型的AD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 P=0.13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HR=3.791, 95%CI:1.150~12.501, P=0.029)、累及分支血管数...  相似文献   
50.
1997年,对河北省140所省、市级与867所县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检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省、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8-8%(256/259)与94-4%(703/745)。两者紫外线灯辐照度值合格率分别为89-9%(930/1034)与83-8%(647/772)。两者检不出致病菌且细菌总数未超标的物体表面样本分别占81-0%(595/735)与66-6%(729/1094),医护人员手样本的合格率分别为68-8%(207/301)与58-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