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6篇
  免费   97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47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1017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1097篇
  2009年   1103篇
  2008年   1213篇
  2007年   1053篇
  2006年   990篇
  2005年   812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碘-125(125I)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辐射水平,探讨关键控制技术。方法 以5家开展125I粒籽植入治疗项目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卫生学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检测、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等方法,调查粒籽植入涉源工作场所及相关人员的辐射水平;结合源项分析及放射卫生管理经验,根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探讨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结果 不同涉源场所中粒籽植入源运输包装、粒籽植入治疗室和专用病房工作场所各关注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本底~1.80 μSv/h(病房门处),均小于2.5 μSv/h;35名放射工作人员全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0.20~1.80 mSv,平均为0.42 mSv。结论 不同涉源场所的辐射水平及人员的受照剂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应根据关键控制措施,对125I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某采油厂在修井作业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建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采油厂修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其他粉尘、甲醛、乙醛、丁醛、苯酚、苯、甲苯、二甲苯、石棉纤维、噪声等,工作场所产生的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国家相关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是修井机司机接触的噪声强度超过接触限值。结论 甲醛、铅尘及噪声是油田修井作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危害程度较为严重,企业应针对性地采取革新工艺,加强个体防护等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大连市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监测情况,为大连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2016年大连市1 603家企业中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中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36 359人,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气压(18.10%),其次为噪声(0.91%)、粉尘(0.23%)和苯(0.14%);2016年诊断重点职业病23例,长海县渔业的减压病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私有企业发病率高于其他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高气压、粉尘、苯和噪声是大连市劳动者职业健康中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应预防职业性减压病的发生,加大长海县渔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株洲市机械行业噪声危害状况,为进一步制订防控噪声危害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株洲市2010-2013年机械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检测资料和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噪声接触率、噪声强度、听力异常检出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该市受检企业平均噪声强度为(83.63±9.68)dB,呈逐年下降的趋势(F趋势=195.36,P<0.001),总的点超标率为33.8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108.79,P<0.001);作业人员总的噪声接触率为49.35%,听力异常检出率15.87%,其中2013年最高达23.44%;2010-2013年共检出1 557名听力异常者,其中高频听力损伤者968名,占61.92%,语频听力损伤占38.08%;听力损伤工种分布为:铆工占52.92%,电焊工22.50%,机加工9.92%。 结论 噪声是株洲市机械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具有噪声强度大、超标率较高、工人接触时间长、接触率高等特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检出率较高,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铆工、电焊工和机加工是控制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收集辖区内汽车维修企业的职业卫生信息,掌握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职业病患病情况等资料。结果 37家汽车维修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共有3类10种,主要以粉尘、噪声和高温为主;大部分工人同时接触两种以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016年底全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汽车维修人员224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38人,体检覆盖率16.96%。结论虹口区汽车维修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二甲苯、甲苯等化学因素以及粉尘、噪声等物理因素。大部分企业没有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职业卫生管理力量薄弱,职业卫生管理和制度不健全,职业病危害申报、培训及告知等工作急需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理论探讨其应用于印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方法 采用基于HACCP原理的危害分析方法, 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并验证其效果。
结果 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粉尘、苯、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噪声、高温和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 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为43.8%, 粉尘超标率为25.0%, 环己烷超标率为9.1%, 紫外辐射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针对危害情况, 确定噪声、粉尘、环己烷和紫外辐射为关键控制点, 并实施纠正措施。再次检测, 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降至30.0%, 粉尘、环己烷和紫外辐射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达到控制效果。
结论 HACCP理论适用于印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控, 有助于建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识别、分析某钢铁企业原辅料运输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方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职业卫生检测及工程分析等方法分析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效果。[结果]本项目作业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一氧化碳、噪声及高温。其中12个岗位的粉尘和3个岗位的噪声测定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超标率分别为44%和50%;焙烧作业区一辅料岗的高温测定值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内容不全,缺少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职业健康体检未覆盖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结论]该钢铁企业原辅料运输生产项目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危害个体防护措施,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确保各项制度和设施的运行正常,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上海市嘉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风险程度, 为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对策依据。
方法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 对上海市嘉定区6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2017年生产场所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不同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
结果 焊接、机加工、清洗整理、涂胶、涂装、橡塑、质控测试、铸造、组装岗位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总评分值分别为6.852、6.209、6.780、6.500、6.853、6.653、7.000、7.000、7.000, 评价等级均为Ⅰ级(优), 整个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总评分值为6.758, 等级也为Ⅰ级(优)。
结论 嘉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成为职业病危害接触风险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确定某玻璃纤维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浓(强)度, 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灰石粉尘、玻璃棉粉尘、其他粉尘、乙酸、甲醛、异丙醇、环氧乙烷、丙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氟化氢、二氧化硫、高温和噪声。检测结果表明:甲醛检测合格率为42.8%, 拉丝操作工和捻丝操作工部分岗位噪声检测值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噪声检测合格率为66.7%;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玻璃纤维企业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浸润剂配制和涂覆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加强局部和整体通风, 减少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蓝绿光LED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 探讨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理论, 对LED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结果 蓝绿光LED产业链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氨、氯、硫酸、氟化氢、盐酸、氢氧化钠、丙酮、异丙醇、丙烯酸、丁酮、噪声、X射线等。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OCVD)区、干法刻蚀区、特气供应室、废水处理室等车间存在氨、氯气、氟化氢等高毒物质。LED芯片生产车间化学品存储点、机台自动操作点2个检测点硫酸浓度超过国家限值标准, LED封装企业空压机房(一楼)的噪声声级超标。
结论 蓝绿光LED产业链上游生产外延片的MOCVD区、中游生产芯片的干法刻蚀区、化学区、特气供应室、废水处理室以及下游封装的公用工程空压机房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