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文化教育   28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志愿者已成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大型赛会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来。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志愿者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42.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在中国西部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经贸盛会。对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受到了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但历时五天的西博会仍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本届西博会上,活跃着一批年轻的志愿者——大学生,他们为西博会的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广泛认同。文章对此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如前期筹备、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组织等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总结对大型会展、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深入探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科学商店”——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志愿服务在其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社区志愿服务的供求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导致了信息交流不够通畅、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服务领域不够专业、工作效果不够深入等多种现实问题。通过在社区设立“科学商店”,并以此为媒介,展开“柜台式”对接服务,可以有效推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化发展,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4.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切合"三生教育"教育方式的要求,深化了"三生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了教学效果,有助于"三生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可以成为高校"三生教育"的有效而重要的实践途径之一。考虑到"三生教育"课程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以及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性与优势,可以考虑将志愿者服务活动整合为"三生教育"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45.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意义深远,但由于缺乏规范的机制,导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与他人时其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宣传、参与、投入、保障、管理等五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通过创建长效机制使高校志愿工作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万玉刚  杨雄  张同华 《科教文汇》2012,(20):191-192
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和基础,阐述了完善机制建设、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党建进宿舍等相关举措对推动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
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是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励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8.
志愿服务与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难以全面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以弥补政府和社会相关服务的不足,对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及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青年志愿者的相关服务尚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9.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人口红利快速消失。提高志愿服务的居民参与率,可有效补充市场劳动力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时间是志愿服务的最重要投入资源,但时间如何影响参与率,已有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结论。研究基于Becker的时间分配理论,并根据志愿服务的性质特点,将居民时间划分为三类:工作时间、生活时间和自由时间。利用CGPiS2016北京市入户调查数据,具体研究不同类型时间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概率的影响。通过构建logit二值选择模型,在控制其他常规变量的前提下,得出如下结论:1.工作时间对参与概率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2.生活时间的影响为负且显著,若每周增加1小时,参与可能性会减少0.7%;自由时间的影响为正且显著,若每周增加1小时,参与可能性会增加0.7%。同时,"接受过志愿服务"及"家人中有志愿者"两个因素,均对居民的参与概率产生稳定的积极影响,表明志愿服务有着显著的正外部性。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要提高志愿服务的居民参与率,就应该减轻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发挥工作单位的组织动员作用,扩大志愿服务惠及居民的范围。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for possibl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method of subject selection (volunteer vs random) and a selected treatment variable—verbal encouragement. The presence of such an interaction would suggest that generalizations regarding verbal encouragement could be made only to specific subject populations. Volunteer (n = 40) and randomly selected (n = 40) subjec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a verbal encouragement condition or to a control group with no verbal encouragement.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a tapping task and a leg lift task. It was predicted that volunteer subjects, due to their higher need for approval and greater desire to accommodate, would perform significantly better under the verbal encouragement condition than would the randomly selected subjects. Multivariate and univariate data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prediction was supported on the tapping task (female subjects only) but not on the leg lift task. It was concluded, at least on certain tasks, that use of volunteer subjects may result in a selection bias × treatment interaction effect that could limit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research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