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异丙酚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缺血后处理组(IPC组)和异丙酚+缺血后处理组(P+IPC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90 min;P组自再灌注前5 min至再灌注15 min静脉输注异丙酚4 mg·kg-1·h-1;IPC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5 s,缺血15 s,反复4次,持续再灌注88 min;P+IPC组自再灌注前5 min至再灌注15 min静脉输注异丙酚4 mg·kg-1·h-1,余同IPC组.记录缺血前和再灌注90 min时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LVSP-LVEDP);再灌注90 min时取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血后处死豚鼠,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I/R组比较,P+IPC组再灌注90 min时LVDP和±dp/dtmax升高,LVEDP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心肌组织SOD活性增加(P<0.05),P组和IP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灌注前5 min至再灌注15 min静脉输注异丙酚4 mg·kg-1·h-1联合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从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方面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记录各项心功能指标;测定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完整性、膜肿胀度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9和-8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缺血前10 min开始,并于再灌注期间持续灌流丙泊酚30和60μmol·L~(-1)能明显改善I- R后的心功能;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损伤有所恢复,膜肿胀度减轻,MDA生成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丙泊酚减轻I-R所致的心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考察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PKC)激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组、异丙酚低、中、高剂量(15,30,60μmol/L)组和异丙酚(60μmol/L)和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5μmol/L)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平衡灌注20 min后,常温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记录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30 min时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DEP)、左室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等心功能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差速离心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异丙酚中、高剂量组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左室功能下降,降低冠脉流出液中LDH、CK的活性(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增强心肌线粒体中SOD、GSH-PX活性、减少MDA的生成(P<0.05),提高线粒体ATP酶活性(P<0.05)。白屈菜红碱能部分减弱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激活PKC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后,其效能成分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单次灌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拟合处理该药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通脉活血灵胶囊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0~∞),K10、K12、K21、Tmax、Cmax分别为0.215、14.926、1296.845、0.191、2.279、0.808、0.33、145.37.结论 单次灌服通脉活血灵胶囊后,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开放型二室模型,吸收快、消除慢.上述药动学过程同服用单味大黄后大黄素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服用含有大黄素的复方制剂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
腰痛宁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口服腰痛宁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Bliss法测定口服腰痛宁胶囊的LD50;采用4个剂量(300,150,75,37.5mg/kg)iq SD大鼠,连续180d,观察给药90,180d时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30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雄性和雌性SD大鼠口服腰痛宁胶囊的LD。为6158.95mg/kg和803,85mg/kg。大鼠连续给药90d时,300mg/kg剂量组碱性磷酸酶、肌酐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白蛋白降低(P〈0.01);5只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2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小管内可见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150mg/kg剂量组碱性磷酸酶升高(P〈0.05),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P〈0.01),3只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给药180d时,对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外周血象、主要脏器的重量系数检查未见明显影响。300mg/kg剂量组白蛋白降低(P〈0.01),总蛋白、肌酐升高(P〈0,01和P〈0.001);150mg/奴剂量组白蛋白降低(P〈0.001),总蛋白、肌酐升高(P〈0.05和〈0.001);75mg/kg剂量组白蛋白降低,(P〈0.001),肌酐升高(P〈0.001),2只大鼠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37.5mg/kg剂量组白蛋白降低(P〈0.001),总蛋白和肌酐升高(P〈0.01和〈0.001)。停药30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外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生化指标检查,各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肌酐升高(P〈0.001)。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不同性别的SD大鼠对腰痛宁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有非常著性差异,雄性大鼠LD50比雌性高7.66倍。长期毒性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服用腰痛宁胶囊,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并且恢复较慢,建议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慎用。通过对腰痛宁胶囊180d用药过程中各项指标反应的观察,未见性别差异。综合分析认为,腰痛宁胶囊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紫苑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紫苑的水煎剂和80%醇提液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紫苑水提取物的LD50为31.61g生药/kg,95%可信限为30.04-33.26g生药/kg,紫苑80%乙醇提取液的LD50为19.19g生药/kg,95%可信限为17.17-21.44g生药/kg。结论紫苑水煎液和醇提取液均提示中药材紫苑具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37.
Nanog是一个参与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在多能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的维持中起关键性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Nanog基因在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发展过程中异常高表达.Nanog特异性参与肿瘤的发生过程,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肿瘤生物学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8.
异丙酚对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SD乳鼠20只,分离乳鼠心肌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原代培养48 h,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孔,对照组(C组):继续培养4 h;氧化损伤组(OI组):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终浓度为100 μmol/L,孵育4 h;异丙酚1 μmol/L组、10 μmol/L组和30 μmol/L组(P1-3组):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终浓度为100 μmol/L,同时加入异丙酚,终浓度分别为1、10、30,μmol/L,孵育4 h.于细胞培养或孵育4 h时,测定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心肌细胞线粒体活力、线粒体膜电位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4组上清液LDH活性、心肌细胞MDA含量、凋亡率升高,心肌细胞线粒体活力、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GSH含量、SOD活性降低(P<0.05);与OI组比较,P2,3组上清液LDH活性、心肌细胞MDA含量、凋亡率降低,心肌细胞线粒体活力、膜电位升高,P3组心肌细胞GSH含量、SOD活性升高(P<0.05),P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与P3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减轻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9.
长期摄入酒精对大鼠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摄入酒精对大鼠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探讨酒精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个不同酒精剂量的实验组(2.7、4.5、7.5g/kg)和1个对照组(蒸馏水),共4组。各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13周,末次给予受试物24h后处死大鼠。在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率和计数各级生精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睾丸中Caspase-3以及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光镜观察显示酒精组,尤其是7.5g/kg剂量组动物睾丸出现生精细胞核固缩、变性等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曲细精管腔中脱落细胞增多,且随酒精剂量的增加生精细胞的损伤加重。酒精4.5、7.5g/kg剂量组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FCM检测单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群计数下降(P〈0.05或P〈0.01),PCNA表达降低(P〈0.05),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结论:长期摄入酒精可以诱导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和PCNA表达减弱,这可能是酒精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复方消经痛胶囊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消经痛胶囊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观察其致突变性。结果:复方消经痛胶囊的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复方消经痛胶囊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