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proteins including Collagen IV (Co IV), Fibronectin, Laminin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specime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M and cell adhesio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drug sensitivity in NSCLC cell lin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in signal transduction of Co IV in NSCLC.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ECM proteins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nvision's). Adherent cells were stained with 1% methylene blu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 effects were monitored by MTT assay. Cell apoptosis was analyzed by FITC-Annexin V/PI double staining variables flow cytometry (FCM). Results: The expression rate of Co IV (93%) was the highest compared to others in NSCLC stroma. After treated with Co IV, the adhesion of H1299 cells was increased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cis-platinum (DDP) against H1299 cells was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P<0.05). After treated with Co IV both survival and proliferation rates were higher and apoptosis rate was lower than without Co IV (P<0.05). PI3-K inhibitor LY294002 decreased both survival and proliferation rates (82.7%±2.0% and 75.2%±6.8%, respectively), even on Co IV-coated surface (92.2%±2.8% and 84.6%±9.2%, respectively). And it also helped DDP increase apoptosis. Conclusion: ECM remodeling existed in NSCLC. Co IV protected NSCLC cells from DDP-induced apoptosis and weakened the cytotoxicity of DDP. PI3-K pathway might be the crucial mechanism of apoptosis impairment and drug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32.
苏春霞  周崧雯  赵印敏  粟波  周彩存 《肿瘤》2006,26(7):605-608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matrix,ECM)成分中Ⅳ型胶原对耐药NSCLC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和凋亡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在其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顺铂耐药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A549/DDP),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细胞粘附实验观察细胞粘附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DP作用前后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Ⅳ)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Ⅳ组及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组与不包被组相比,细胞粘附明显增加(P<0.001);而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粘附与不包被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Ⅳ包被后DDP对A549/DDP的IC50由169.9μmol/L升高至258.3μmol/L,再联合LY294002则DDP对A549/DDP的IC50降至87.1μmol/L;CⅣ明显降低DDP引起的A549/DDP细胞凋亡,LY294002则可阻断CⅣ的这种保护作用(均为P<0.05)。结论:Ⅳ型胶原可能参与NSCLC耐药形成,PI3K可能是其信号转导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33.
肿瘤荧光药敏自动分析系统(简称AFCAS系统)采用图像识别和数据库技术,将化疗药物作用下的肿瘤细胞经荧光染色后的显微图像进行自动搜集、录入、处理、分析、保存和统计筛选等,为辅助医疗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信息.AFCAS系统采用了边界链码和贝叶斯分类的图像识别技术和基于ADO的数据库技术.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蛋白中Ⅳ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粘附、增殖、凋亡和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肺癌Ⅳ型胶原蛋白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Envision’s)检测细胞外基质,用亚甲兰染色法记数粘附的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等,用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NSCLC基质中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率最高(93%)。Ⅳ型胶原蛋白包被后,NSCLC的细胞粘附性增加,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减弱,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不仅降低细胞存活率(82.7± 2.0%)和细胞增殖率(75.2±6.8%);也降低Ⅳ型胶原蛋白包被后的细胞存活率(92.2±2.8%)和细胞增殖率(84.6±9.2%);并一定程度协助DDP增加了细胞凋亡。结论 NSCLC中存在ECM重构,Ⅳ型胶原蛋白保护NSCLC免受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弱了顺铂的增殖抑制作用。磷脂酰肌醇- 3-激酶的信号途径可能是Ⅳ型胶原蛋白诱导凋亡障碍和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5.
一氧化氮在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的影响。方法:将2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两组,一组皮下接种S180横纹肌肉瘤细胞,另一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与K562肿瘤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在培养液中加入左旋精氨酸(L-Arg)和G-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AME)后巨噬细胞杀伤率的改变。结果:正常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在L-Arg和L-NAME存在的情况下细胞毒效应没有改变;荷瘤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在L-Arg组和空白组中的细胞毒效应明显增强。结论:NO是巨噬细胞细胞毒作用的一个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36.
37.
美克尔(Meckei)氏憩室病并非罕见,因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难以早期诊断,当出现炎症、出血、穿孔及肠梗阻时又易误诊为其它急腹症。对4例Meckei室病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8.
肉苁蓉对老龄小鼠脑、肝脏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苁蓉不同剂量给小鼠连续灌胃4周,可显著降低肝脏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结果提示,肉苁蓉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采用AFCAS荧光药敏测试系统完成32例纤支镜活检标本的体外肿瘤药敏测试,并与MTT法相比较,考察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符合性。方法 活检标本单细胞分离采用酶法消化。细胞标记采用双重荧光染色。AFCAS荧光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活检标本测试成功率为91.4%(32/35)。与MTT法测试结果符合相关性0.945。临床符合率83.0%。结论 AFCAS荧光药敏测试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小样本的肿瘤药敏测试,成功率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构建新型肿瘤血管生成靶向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并检测其物理性质。方法 设计合成双靶点RGD10-NGR9杂合肽,以固相合成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杂合肽,检测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结合能力。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核芯粒径8~12 nm的超顺磁性氧化铁,包覆葡聚糖。以环氧氯丙烷活化葡聚糖,共价耦联靶向多肽,制备靶向多肽—网状交联葡聚糖—超顺磁性氧化铁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粒子大小、X射线衍射仪测试粒子晶型及组成,红外光谱仪分析粒子表面包覆物质表征,纳米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振动样品磁强计仪测定磁化强度。结果 双靶点杂合肽FITC-RGD10-NGR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良好的体外结合能力。成功制备出肿瘤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电镜观测近似圆球形,总粒径约30 nm。经振动样品磁强计仪测定,70℃时,复合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3.54 emu/g,无磁滞现象,有超顺磁性,Zeta电位-60.9 mV。结论 成功制备出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其物理性质稳定,具有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