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20例对照病人和6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氯化物、CK、LDH、AST、ALT、ALP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蛋白质和5中酶的水平一般高于正常对照。因此常规检验及酶学检验可作为判断疾病程度、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2.
《Planning》2015,(1)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特点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GBS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和CSF检查资料。入组病例均符合《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10年)诊断标准。CSF细胞学检查采用CSF细胞沉淀器(自然沉淀法)制片,MGG法染色。采用χ2检验比较CSF常规计数和CSF细胞学的阳性率。结果 共28例GB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39岁(8~69岁)。均急性起病,肢体无力22例,感觉减退 13例,感觉过敏3例,球麻痹7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尿潴留5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眼肌麻痹5例,面瘫10例,共济失调4例。临床分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20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例,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1例,急性感觉神经病1例,Miller Fisher 综合征 4例,抗GQ1b抗体阳性的眼肌麻痹1例。CSF蛋白0.39~4.23 g/L,蛋白升高26例,其中11例蛋白>1.0 g/L;CSF白细胞计数:(0~5)×106/L 26例, (6~10)×106/L 2例。CSF寡克隆区带阳性者14例,髓鞘碱性蛋白升高者18例。抗GM1抗体阳性3例,抗GQ1b抗体阳性2例。CSF细胞学检查异常12例,其中9例为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3例为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1例见2%的中性粒细胞,6例可见激活的淋巴细胞,2例可见激活的单核吞噬细胞,3例可见浆细胞。病例中CSF细胞数超过5/μl者2例(7.1%),CSF细胞学提示炎性改变者12例(42.9%),CSF细胞学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计数(P<0.01)。结论 GBS的CSF细胞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性炎症等炎性改变,与GBS的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病理机制相一致。与CSF常规细胞计数相比,CSF细胞学能够更敏感地显示CSF的炎性状态,因此对于GBS也更具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脑脊液呈混合细胞反应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其它疾病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548例不同疾病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采用粟氏细胞分类计数法计数患者不同病程时间的脑脊液细胞,并对其中73例呈混合细胞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例脑脊液呈混合细胞反应的病例中结核性脑膜炎55例,阳性率87.3%(55/63),病毒性脑膜炎7例,阳性率3.5%(7/202),隐球菌性脑膜炎3例,阳性率100.0%(3/3),化脓性脑膜炎2例,阳性率4.8%(2/42),脑膜癌2例,阳性率8.7%(2/23),免疫性炎症2例,阳性率2.7%(2/74),其他疾病2例,阳性1.5%(2/131)。病毒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多在发病3 d以内,最长达7 d;隐球菌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在早期呈中性粒细胞反应,在短期治疗后才会出现混合细胞反应;非感染性疾病呈混合细胞反应时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少,脑膜癌还可找到恶性细胞。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但仍需结合病史、病程作出判断,且脑脊液细胞学动态观察的鉴别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92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诱发电位、影像学等变化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92例MS患者采用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结果 92例MS患者中,男女比为1∶1.2,平均首发年龄(41.20±13.55)岁;26例(28.2%)在发病前有诱发因素;起病形式:急性16.30%,亚急性42.39%,慢性41.30%;病程:复发-缓解型占60.87%;累及部位:大脑68.48%,视神经47.83%,脊髓38.04%,脑干26.09%,小脑14.13%。MRI:84例行磁共振检查,发现病灶大脑占73.81%,脊髓占38.10%。视觉诱发电位(VEP):阳性率为67.69%;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阳性率为55%;体感诱发电位(SEP):阳性率为66.67%。CSF:寡克隆区带检测13例,均为阴性;脑脊液蛋白正常者占51.79%。结论 MS病前多有诱因,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主,女性多见,病程多为缓解-复发型,以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多见,常累及大脑白质和视神经,MRI、EP、CSF检查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5.
袁巍  彭伟  高春岭  唐娟娟  冯祥 《现代仪器》2016,(4):58-60,49
目的 :分析术后颅内感染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性,为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2例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其术后24 h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病情、不同分期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分析术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52例患者共确诊13例术后颅内感染,感染率为8.55%。感染组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β、IL-4、IL-13、IL-15、MC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重症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表现为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病情进展具有密切关联,据此评估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进展状态,可为临床早期诊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天津市天和医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24例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缩短头痛、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增加GOS评分良好率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Planning》2015,(16):138-14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血盐水平及脑脊液病毒生化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69例的临床资料,将惊厥可按照发作频率分为频繁性(>3次)惊厥组(22例)与非频繁性(<3次)惊厥组(47例),按性质分为良性惊厥(52例)与非良性惊厥(17例),比较频繁性惊厥与非频繁性惊厥、良性惊厥与非良性惊厥患儿的血盐水平及脑脊液病毒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惊厥频繁患儿的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病毒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惊厥非频繁患儿(P<0.05);良性惊厥患儿体温、惊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及大便轮状病毒检查阳性率均显著低于非良性惊厥患儿(P<0.05)。结论: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中频繁性惊厥伴有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症状及脑脊液病毒感染,良性惊厥患儿的体温、惊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及大便轮状病毒检查阳性率均要低于非良性惊厥。  相似文献   
28.
《Planning》2017,(15):111-11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在本院住院时间超过7 d(含7 d)的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采用Griess比色法和均相竞争法分别测定患者脑脊液中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结果:120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内皮素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一氧化氮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中度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患者入院第1天脑脊液中内皮素水平达到最高峰值(195.96±4.38)pg/m L,一氧化氮水平同样达到峰值(13.52±6.01)μmol/L,在入院第3天,这两项指标均逐渐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测定能较好地评估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9.
《Planning》2015,(1)
目的分析探讨伴有精神症状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脑脊液(CSF)中5-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伴有精神症状的AOPP住院患者10例,同时选取周围神经炎(PN)患者16例作为PN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CSF标本中5-HT的含量,比较其在两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中毒患者CSF中5-HT水平与其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的相关性。结果 AOPP组CSF中5-HT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AOPP患者CSF中5-HT水平与其全血胆碱酯酶的活力呈正相关(r=0.639,P<0.05)。结论 AOPP患者精神异常可能与其中枢神经5-HT能系统下调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丁志荣  蔡晓祯  曾海文  林天来 《金属学报》2018,23(11):1252-1257
目的: 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精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56例开颅术后患者,其术野区置留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给予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于预设时间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与脑脊注液样本,测定样本中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考察多个因素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影响,图形诊断,bootstrap与可视化预测检测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万古霉素在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模型可采用三室模型进行拟合,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存在显著相关性,脑脊液流出量对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消除具有显著影响。模型拟合值与bootstrap中位数相近,且均包含于95%置信区间内。可视化预测检测法验证发现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结论: 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测定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脑脊液引流量,预测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