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3年5月,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犹他和亚利桑那四个州交界的四角地区暴发一种难以解释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患者病死率高达78%[1]。目前本病已在欧洲和美洲等许多国家发现,我国作为汉坦病毒流行的高发区,是否存在此病值得警惕!现将近年来国外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病原研究美国CDC等[2]单位的科研人员应用IFA和ELISA方法,从患者血清中检出可以和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抗原起反应的IgM和IgG抗体。根据HV和普马拉型病毒(Puumalavirus)的核苷酸序列设计…  相似文献   
22.
尿钠素(UrodilatinURO)是1988年Schultz从尿中发现并分离出的多肽,由肾脏合成并分泌、以旁激素方式调节尿钠排出。研究发现,与其它利钠肽比较,其利钠利尿作用较强[1]。本文对近年来有关URO结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意义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POBEC3G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7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6名健康人PBMC中APOBEC3G mRNA的水平,同时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HBV病毒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APOBEC3G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与外周血HBV病毒载量成正相关(r=0.73,P〈0.01),与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POBEC3G在人体内对HBV复制的影响可能不是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前关于对重症肝炎预后估计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已有较多报道。根据文献报道结果,我科对1980年至1984年收治的86例重症肝炎(以下简称重肝)患者进行了有关预后指标的观察,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25.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T细胞亚群和γ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端德  杨业翔 《中华内科杂志》1992,31(7):428-429,T025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评价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0.5μg/k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或普通干扰素α-2b 3 MIU每周3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3.8%,而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8.1%,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相当(P=0.96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而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但是没有与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相关的特有的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8.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肝细胞生长素是一种多肽物质,是临床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新药,动物试验证实对实验性小鼠的肝损伤有保护肝细胞功能的作用[1].亦可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2,3],为进一步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全国42家医院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验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7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6名健康人PBMC中APOBEC3GmRNA的水平,同时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HBV病毒载量及肝功能ALT。结果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APOBEC3G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外周血HBV病毒载量成正相关(r=0.73,P〈0.01),与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POBEC3G在人体内对HBV复制的影响可能不是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Fas/FasL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并对照经吡喹酮、已酮可可碱治疗前后其表达的变化,分析其意义。 结果Fas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FasL主要在浸润淋巴细胞浆、肝细胞核表达。经吡喹酮及高剂量已酮可可碱治疗后其肝组织Fas/FasL表达明显减少(P<0.01)。 结论 血吸虫感染可诱导肝细胞Fas/FasL的表达,增强Fas/FasL途径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吡喹酮及高剂量已酮可可碱可明显下调Fas/FasL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