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5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黄连与其他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对6种黄连生物碱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UGT1A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采用大小鼠肝微粒体,以及生物碱小鼠体内诱导后的肝微粒体,构建微粒体体外孵育模型,以4-硝基酚(4-NP)为底物检测UGTs活性,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或代谢物含量。结果,在大鼠体外实验中,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及药根碱均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其中表小檗碱抑制作用最强;对UGT1A1,药根碱表现为弱的抑制作用(IC50≈227μmol·L-1),而黄连碱和巴马汀则呈显著的激活作用。小鼠体外实验中,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对UGTs均呈显著的抑制作用;而6种生物碱对UGT1A1均表现为显著的激活作用。小鼠体内诱导实验中,只有小檗碱对UGTs,药根碱对UGT1A1活性呈现显著升高作用,其他生物碱的作用不明显。综上,黄连生物碱在对UGT的作用上显示出明显的种属和体内外的差异,同时生物碱结构的变化对UGT活性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黄连与其他药物发生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考察芫花氯仿萃取物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UGT1A1活性的影响,为预测芫花致肝损伤可能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模型,分别以4-硝基酚和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s及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或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HPLC测得氯仿萃取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芹菜素、羟基芫花素和芫花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6.40%,18.38%;UV法测得总二萜质量分数为37.39%。与空白组相比,在大鼠肝微粒体(RLM)孵育体系,氯仿萃取物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而在人肝微粒体(HLM)孵育体系,抑制作用不明显;对UGT1A1,在RLM和HLM孵育体系中,氯仿萃取物均表现为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以芫花素计,IC50=8.76,10.36μmol·L-1);抑制类型分别为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综上,氯仿萃取物对UGTs及UGT1A1活性均可产生抑制作用且存在种属差异性,推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芫花致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考察羟基芫花素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UGT1A1活性的影响,为预测其与其他药物的代谢性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借鉴。该实验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以4-硝基酚(4-NP)为底物检测UGTs活性;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或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大鼠、小鼠和人肝微粒体(HLM)孵育体系,羟基芫花素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对UGT1A1,在小鼠肝微粒体(MLM)孵育体系中,羟基芫花素几乎无抑制作用(IC50=190μmol·L-1);在大鼠肝微粒体(RLM)和重组酶(r UGT1A1)孵育体系中,羟基芫花素表现为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IC50=10.93,20.07μmol·L-1),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性抑制和线性混合型抑制;在HLM孵育体系中,羟基芫花素表现为弱抑制作用(IC50=76.31μmol·L-1),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其抑制强弱顺序为RLMr UGT1A1HLMMLM。综上,羟基芫花素对不同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UGTs及UGT1A1活性均可产生抑制作用且存在种属差异性,提示羟基芫花素可能存在基于UGT1A1酶的药物相互作用。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利用羟基芫花素提供实验依据,并为研究药物在临床上的联合用药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4.
病例:患者,男,64岁。2012年5月8日因牙痛遵医嘱口服保泰松0.2g、醋酸泼尼松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治疗。用药第3天于5月10日患者左侧足背部出现皮肤颜色加深伴痒,稍摩擦即出现表皮剥离,皮损发展较快,双足底、足跟、双手掌、阴囊、阴茎出现水疱、大疱,患者自觉肿胀疼痛。同时双眼睑、结膜充血,并有  相似文献   
25.
骸骨骨折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0~57岁,平均42.5岁。左侧骨折33例.右侧23例。横断型骨折34例.纵型15例,粉碎型7例,均为严重分离移位骨折.其中开放性8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4例。伤后就诊时间30min~3d。均在腰麻了行切开复位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屈15度左右固定并按康复程序进行骨折内固定康复治疗。首先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克服急躁情绪.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①复位固定术后第Zd起即可床上坐起,并行足趾活动.2周后折线。②第3~4周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以增强肌力,减轻股四头肌肤…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GS)颗粒和聚乙烯醇(PVA)颗粒用于肋间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 利用同轴导管技术,用3F SP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出血支气管动脉分支,A组(24例)用GS颗粒栓塞;B组(28例) 用PVA颗粒栓塞.结果 A组24例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16例(66.67%),72 h内完全停止咯血7例(29.17%),栓塞止血有效率为95.83%;B组28例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24例(85.71%),72 h内完全停止咯血1例(14.29%),栓塞止血有效率为100%.A、B 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A组复发6例(25%),B组复发1例(3.57%),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肋间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有效方法,应用PVA颗粒为栓塞剂,安全有效,不易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内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神经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用Tamura等方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6 h药物组按体重9 g/kg经灌胃给予复健片水溶液,余两组分别经灌胃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NS),1次/d,共7 d。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内PSA-NCAM的表达,并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测定染色平均灰度。结果56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给药1周后大鼠脑内PSA-NCAM染色平均灰度药物组为100.10±2.28,模型组为128.65±1.12,假手术组为140.20±8.68。药物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健片可显著增强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内PSA-NCAM的表达,从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本文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1例CD4-CD8-TCRγδ+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 T-LGLL)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 以提高对CD4-CD8-TCRγδ+ T-LGLL合并PRCA的认知, 从而减少临床中的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红外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红外仪治疗慢性宫颈炎120例,观察其疗效,并与其他治疗方法作比较.结果治愈120例,有效率达l00%.结论红外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安全、有效、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0.
臂丛神经阻滞作为局部麻醉的一种方法,其广泛应用于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肩关节复位。本人在2004年2月-2004年12月,对35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患者围麻醉期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