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10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AIH)是低血糖的一种少见原因,其临床特点为自发性低血糖发作、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根据自身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在无外源性胰岛素应用时出现针对内源性胰岛素的抗体(IAA)阳性,称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1970年由日本Hirata等首次报道,又称Hirata病[1];(2)是针对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抗体(IRA)阳性,称为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BIRS),较罕见[2],部分可出现低血糖.我院自2009年报道1例IAS后[3],陆续出现数例,现再报告3例IAS患者,以提高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妇女围受孕期服用叶酸的依从性,探索服用叶酸对胎儿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预防效果,分析影响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以通州区2013—2018年92 121例分娩妇女的常规孕期保健数据和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为基础,计算妇女的叶酸服用率和依从服用率(即孕前开始且规律服用率), 并分析服用叶酸与NTDs发生率的关系,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叶酸依从服用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对策。结果: 6年间,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总服用率为90.08%,有微弱上升趋势,而叶酸依从服用率仅为41.5%,且呈明显下降趋势。服用叶酸的妇女其胎儿NTDs的发生率是(5.5/万)未服用叶酸者(19.7/万)的27.9% (χ2=23.74,P<0.001),而服用单纯叶酸片和服用含叶酸的多种微量营养素的NTDs发病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母亲围受孕期补充叶酸可以减少70%的NTDs发病风险(RR=0.28,95%CI:0.16~0.49),且对无脑畸形和脊柱裂亚型均有预防效果。控制混杂因素后,本地户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妇女叶酸依从服用率高于外地户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妇女(P<0.05),年龄小于25岁、孕前偏瘦或肥胖的妇女、经产妇的叶酸依从服用率低于相应对比组(P<0.05)。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服用率较高,但服用依从性较低,妇女围受孕期未服用叶酸严重影响NTDs的预防效果。叶酸依从服用率受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地、产次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重点关注年龄小于25岁、体型消瘦或肥胖、文化程度较低、经产及夫妻均为外地户籍的妇女,以提高围受孕期叶酸服用的依从性,更好地发挥叶酸预防NTDs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检索、系统整理经典名方鳖甲煎丸的中医古代文献,系统梳理鳖甲煎丸的历史源流及朝代传承,以期为鳖甲煎丸的进一步文献、临床及药物研究提供文献支持。方法:基于中医古籍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古代文献中鳖甲煎丸相关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分析朝代分布、文献分类、方名、药物组成、主治病症、剂量、制法及服法。结果:获得鳖甲煎丸相关文献数据127条,共涉及中医古籍104本。分析后发现鳖甲煎丸自东汉以来,沿袭日久,并在清朝分布集中,以医案医话类文献为最多,在后世传承中对鳖甲煎丸方名、药物组成、剂量、制法及服法的记载基本遵循《金匮要略》鳖甲煎丸原文,同时基于本方化裁,扩大了鳖甲煎丸的临床应用范围。结论:鳖甲煎丸应用于临床历史久远,且行之有效,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24.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窗支架型血管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AAA)的初步结果。方法4例合并严重疾病无法行开放手术的近肾AAA患者,根据术前CT数据定制个体化开窗支架型血管。于全身麻醉下置人此支架型血管并置入肾动脉支架。结果术后即时造影示各分支血管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两例有少量近端I型内漏。术后3个月复查4例患者支架形态正常,两例I型内漏均消失,但另一名患者出现Ⅱ型内漏。结论应用个体化开窗支架型血管治疗近肾AAA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心肌桥患者焦虑-抑郁与社会压力-支持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8年6月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确诊的200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17)量表、简单自测焦虑(GAD-7)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析不同性别和心肌桥收缩期压缩程度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社会压力的支持情况。结果女性心肌桥患者HAM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不同严重程度的心肌桥患者HAMA、HAMD-17、GAD-7、PHQ-9、LES和SSR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简单线性相关分析表明,焦虑与社会压力呈正相关(r=0.274,P<0.001),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174,P=0.014);抑郁与社会压力呈正相关(r=0.320,P<0.001),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213,P=0.003)。结论女性心肌桥患者焦虑程度高于男性心肌桥患者,减轻心肌桥患者的生活压力和增强社会支持度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的...  相似文献   
26.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胚胎神经嵴,起源于鼻腔黏膜中的树状突黑色素细胞,属弥漫的神经内分泌系统[1]。恶性程度高,可侵犯鼻窦、眼眶,致面部隆起畸形,并且早期远处转移[2]。本文将对该病的确诊及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7.
摘 要 目的:比较老龙皮水提物及老龙皮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体外化学模拟的条件下,采用比色法测定并比较老龙皮多糖及老龙皮水提物对Fe3+的还原能力,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 老龙皮多糖及水提物能还原Fe3+,清除DPPH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且老龙皮多糖优于水提物(P<0.05);同时两者还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作用,老龙皮多糖优于水提物,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龙皮多糖以及水提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老龙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老龙皮水提物,老龙皮多糖为老龙皮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CVA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呼气量(FVC)、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T细胞亚群(CD8^(+)、CD4^(+)、CD3^(+))]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IgE、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CRP、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CVA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29.
在临床中有很多时候,输液时需要将2瓶液体串联到一起输,那么在没有一次性串联管时,我们可以用无菌的一次性排气管自制一个一次性串联管.一次性排气管是指一次性输液器里的排气管.现下所用的静点液体大多都是由塑料袋包装的,在输液时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排气管就用不到了,我们可以用它来自制一次性串联管.  相似文献   
30.
中药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药临床的疗效,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中药从种植开始形成高品质药材到临床能否发挥应有疗效,品质传递过程是重要保障,而其过程有无完整传递,需要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目前中药评价方法多以化学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且大多是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等某单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对中药在生产全产业链的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品质整体性变化缺乏关注,对中药品质从药材到制剂直至临床传递过程中的整体性评价方法还未有系统论述。针对中药品质传递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对可用于中药品质传递过程的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为中药品质传递过程评价及制定符合中药本身特色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