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评估中国服用伊马替尼原研药格列卫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向正在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成年CML患者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TKI不良反应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采用自我报告的形式,以1(没有影响)至5分(严重影响)评估。分析对象为其中正在服用格列卫的CML慢性期患者。结果共收集548例服用格列卫的CML慢性期受访者的答卷,其中,男性303例(55%),中位年龄40(18-88)岁,437例(80%)确诊至开始格列卫治疗时间〈1年。中位服用格列卫3(〈1~13)年,442例(81%)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261例(48%)获得完全分子学反应。格列卫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水肿(51%)、乏力(40%)、胃肠道不适(35%)、肌肉痉挛(22%)、面部颜色改变(22%)、体重增加(13%)、皮疹(11%)、肝功能异常(10%)和血细胞计数降低(7%)。患者自我报告格列卫相关的不良反应导致的Et常生活受影响程度评分为(2.4±1.2)分,161例(29%)没有影响(1分),295例(54%)轻中度影响(2~3分),92例(17%)严重影响(4-5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格列卫服药时间〈4年(OR=I.9,95%a1.3~2.6;P〈0.001)、乏力(OR=2.9,95%CI2.1~4.1;P〈0.001)、水肿(OR=2.2,95%CI1.6-3.1;P〈0.001)、胃肠道不适(OR=2.6,95%C11.9-3.7;P〈0.001)、皮疹(OR=2.1,95%C11.2-3.4;P=0.005)和肝功能异常(OR=2.3,95%CI1.4-3.9;P=-0.001)与患者较高的Lt常生活受影响程度评分显著相关。结论服用格列卫的中国CML慢性期患者中,少数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特别是在治疗的前4年。乏力、水肿、胃肠道不适、皮疹和肝功能异常是主要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腺病毒介导PDCD5基因转移促进依托泊甙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5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5,PDCD5)重组腺病毒转染K562细胞后对化疗药物依托泊甙的增敏作用。利用AdMax^TM腺病毒载体包装系统,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d—PDCD5重组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Ad-null及Ad-eGFP;用不同感染复数将Ad-eGFP、Ad—null或Ad—PDCD5转染人白血病细胞系,实时定量PCR检测PDCD5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利用MTT法及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依托泊甙对转染后K56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Ad-eGFP腺病毒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Jurkat及CEM的转染效率可达60%-86%。Ad—PDCD5重组腺病毒能梯度增加K562细胞PDCD5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腺病毒介导的PDCD5基因转移促进依托泊甙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结论:PDCD5重组腺病毒可能成为化疗药物的增敏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M—bcr—abl(表达产物为P210^bcr-abl)、m—bcr—abl(表达产物为P190^bcr-abl)、TEL—AML1、AML1-ETO、PML—RARα、CBFβ-MYH11在初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检测19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其中M—bcr—ab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50例、M—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m—bcr—abl^+ALL19例、TEL—AML1^+ALL11例、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0例、PML—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58例、CBFβ-MYH11^+AML患者17例,并检测13例M—bcr-abl^+CML-CP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以abl作为内参基因,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以融合基因转录子拷贝数/abl基因转录子拷贝数×100%表示。结果CML—CP患者骨髓及外周血M-bcr—abl转录子水平相似(中位值分别为30%和35%,P〉0.05)、ALL患者M—bcr—abl及m-bcr-abl转录子水平相似(中位值分别为64%和54%,P〉0.05),ALL患者M—bet—abl转录子水平明显高于CML—CP患者(P〈0.001)。ALL患者TEL—AML1转录子中位水平为228%。表达特异性融合基因的AML患者中,AML1-ETO转录子水平明显高于CBFβ-MYH11及PML—RARα(中位值分别为388%,145%和47%,P值均〈0.001),CBFβ-MYH11转录子明显高于PML—RARα(P〈0.001)。L型、V型及S型PML—RARα转录子中位水平分别为45%、44%及55%,L型明显低于S型(P=0.04)。结论 不同类型融合基因转录子在初治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不同,并有个体差异。初治患者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的测定不仅为检测微量残留病、评价疗效提供基准值,而且是不同实验室间数据比较、实现标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移植后患者PRCA的发病危险因素,比较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对红系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 100例ABO血型主要及主次要均不合allo-HSCT患者中,12例发生PRCA。A供O者9例,A供B者1例,B供O者2例。有抗A凝集素的患者(10例)较有抗B凝集素的患者(2例)易发生PRCA(P〈0.05)。PRCA的发生不影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发生PRCA时血型转换的中位时问为150.5d,显著长于无PRCA发生患者(60.0d)(P〈0.05);红系恢复的中位时间为203.5d,显著长于无PRCA发生患者(76.0d)(P〈0.05)。有抗A凝集素的患者血型转换中位时间为90.0d,显著长于有抗B凝集素的患者(55.0d)(P〈0.05);红系恢复中位时间为98.0d,长于有抗B凝集素者(80.0d)(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CA是ABO血型不合移植的合并症之一。A供O是主要ABO血型小合allo-HSCT后PRCA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已有显著提高,但长期生存率仍较低.确定ALL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预测治疗结局并指导制定整体治疗策略.迄今复发ALL尚未取得共识性的治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治愈,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及分子靶向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成人复发ALL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危及生命的重要合并症之一,累及肠道者死亡率高.目前治疗的一线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有效率40%~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中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HLA不合HSCT后复发患者进行G-CSF动员的DLI联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部分联合化疗,并观察GVHD发生、白血病缓解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24例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DLI后8例发生Ⅲ~Ⅳ度GVHD.短期GVHD预防可显著减少重度GVHD发生(P=0.020).8例发生慢性GVHD.3例出现骨髓抑制.16例白血病患者获完全缓解.9例无病存活,随访时间1310(961~1914)d.移植后1年和2年无病存活率分别为60%和40%.复发时骨髓幼稚细胞数量影响DLI后的缓解率和生存率,DLI后发生慢性广泛型GVHD与白血病完全缓解呈正相关(P=0.046).3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部死于复发.结论 经G-CSF动员的DLI联合GVHD预防、部分联合化疗可以作为HLA不合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住院的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的39例白血病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观察伊马替尼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总存活率(OS)、无病存活率(DFS)、复发率和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后,18例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9例骨髓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或疾病进展,总有效率79.49%,无重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4d和13.5d;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1.53%和15.38%;根据对伊马替尼治疗的效应分为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其3年预期OS和DFS分别为(73.51±9.61)%对(36.36±14.50)%和(61.28±12.37)%对(31.25±13.98)%,3年累积复发率为20.41%对75.00%;4例患者死于重度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伊马替尼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方法,尤其达完全缓解后行移植,可望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杀伤抑制性受体重建的规律。方法2004-04~2004-12对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借助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技术,用流式细胞仪对应用该所GIAC方案(即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I:强免疫抑制 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C:外周血与骨髓联合)进行HLA单倍体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例患者(移植前、移植后 30、 60、 90、 120、 180d)及其供者外周血NK细胞及T细胞上杀伤免疫球蛋白类受体(KIR),包括CD158a(KIR2DL1)、CD158b(KIR2DL2)、CD158e(KIR3DL1)和Lectin样受体(CD94/NKG2A)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根据移植后NK细胞上受体重建规律不同可以分为两组:第1组在移植后 30d,与供者表达水平相比,病人受体表达明显升高(CD94,P=0.013;CD94∶NKG2A,P<0.0001;CD158e,P=0.063),随后逐渐下降,至 180d时重建为供者水平(CD158e、CD94)或仍明显高于供者水平(CD94∶NKG2A、P=0.001);第2组在移植后 30d,与供者表达水平相比,病人受体表达明显降低(CD158a,P=0.016;CD158b,P<0.003),随后逐渐升高,至正常供者水平。移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杀伤抑制性受体的表达规律与NK细胞第1组相近,在 30和(或)60d时,所有KIR及CD94∶NKG2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供者水平,其后逐渐下降, 180d时降至正常供者水平(CD158a、CD158a/CD158b及CD158e)或仍明显高于供者水平(CD94/NKG2A,CD158b)。结论移植后NK细胞上KIR受体的低表达及CD94∶NKG2A的高表达可能是移植后早期NK细胞杀伤功能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移植后T细胞上KIR及CD94∶NKG2A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分离。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摘要患者男,73岁。因乏力半年,发现腹部包块、淋巴结肿大2个月,体重减轻8kg,于2007-09-29入院。既往史:10年前及20年前因“右眼泪腺混合瘤”先后2次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史,否认近期感染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可触及淋巴结左颌下2.5cm×5.0cm1枚,右侧颏下3.5cm×2.0cm1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