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我院于1999-05~2004-09对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治疗85例,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的腔内重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的腔内重建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共85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腔内隔绝术,13例累及内脏动脉并引起脏器缺血,其中8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5例累及肾动脉。7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缺血改善,4例行1期支架重建内脏动脉,2例未予处理。结果:4例支架重建内脏动脉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18个月,平均7.5个月,随访率100%;4例重建病例无内脏缺血;2例未处理病例,1例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另1例于术后2个月因全身衰竭死亡。结论:正确判断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的供血方式、TEVAR术后血供改变情况以及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是保证内脏血供的重要因素。腔内重建内脏动脉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血管重建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节段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杂交手术32例,外科手术13例,血管腔内治疗11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在多节段病变血管重建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随访36例,随访时间2~10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随访率64.29%.杂交手术组远期通畅率明显高于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组(62.50% vs 30.76% vs 27.27%,ANOVA分析,F=54.17,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6.25%、15.38%、13.64%,ANOVA分析,F=58.46,P<0.05;无效率分别为12.5%、61.54%、54.55%,ANOVA分析,F=54.23,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与腔内治疗组相当(12.5% vs 38.46% vs 18.19%,ANOVA分析,F=52.56,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杂交手术和腔内治疗组均为0%,外科手术组为7.69%.结论 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患者更具优势,不仅能减少和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而且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群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手术前后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群菌群差异.方法 结直肠癌手术病理证实患者15例按术前术后分组,对照组为正常人群15例.晨起排便,37℃培养,分别对各菌株进行鉴定,按平板活菌计数法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术前、术后组比较:术前、术后组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双岐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减少.术前组与术后组比较:术后组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减少.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即存在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减少,术后更加明显.加强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易位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对结直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11年4月213例胃肠道癌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癌24例,直肠癌118例,右半结肠癌22例,左半结肠癌25例,小肠癌24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25例,中转率为11.7%(25/213)。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为粘连程度(β=1.792,P=0.000,95%CI:0.073-0.785)、术中出血(β=1.454,P=0.036,95%CI:-0.386 -0.286)、肿瘤分期(β=0.874,P=0.039,95%CI:-0.206~0.270)、肿瘤分化程度(β=1.000,P=0.004,95%CI:0.015~0.183),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与中转开腹无关。结论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粘连程度和术中出血。术前充分评估,严格选择适应证,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及术者实际水平,决定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中转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17.
纸样胎儿2例     
纸样胎儿2例昭通地区医院(657000)王昆华,代玉纸样胎儿罕见,仅占双胎妊娠的0.55%[1]。现将在我院分娩的2例纸样胎儿报告如下:例1:24岁,孕2产1,临产入院。停经早期腹部增大迅速,停经21周后增大缓慢,38孕周。娩出一女性双胎。破膜时随羊...  相似文献   
18.
价值医疗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性价比,为患者创造价值,全流程全人服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 个体化医疗、精准医疗是价值医疗的基石。终极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本文首次讨论价值医疗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 即价值营养治疗,并从加强临床营养学科建设,建设无饿医院,改变观念、还营养为一线治疗地位,组建多学科营养治疗团队,落 实入院营养诊断,实施早期、规范、精准营养治疗,研发更加丰富多样的营养制剂,重视卫生经济学效益,加强营养治疗效果评价 与随访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营养治疗实现价值医疗目标。笔者认为,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要牢固树立营养一线治疗观念,充分 发挥营养治疗作用,改善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费用双重作用,进一步发挥营养治疗的价值医疗作用。营养治疗是价值医疗的有效 载体,价值营养治疗是价值医疗的良好体现。  相似文献   
19.
肠黏膜屏障是指肠道能够防止肠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人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包括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肠黏膜生物屏障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体肠道免于致病菌的侵袭、阻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内益生菌与致病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则出现肠黏膜生物屏障  相似文献   
20.
双气囊小肠镜自2001年应用以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自2004年12月以来,我院对3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检出23例疑有小肠疾病且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再次行小肠镜检查,记录病变性质及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