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生物科学   9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经卵传递登革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通过吸食病毒液或叮吸有病毒血症的小鸡血后,能感染登革1-4型病毒,并能在蚊体内增殖,对感染雌蚊了1和子2代幼虫,雌性或雄性成虫4559只,分101批进行了病毒检测,白纹伊蚊子1代的批阳性率;登革1型为10%(1/10)2型为22.22%(2/9)3型为33.33%(4/12),4型为28.95%(11/38)登革1~4型的最低子代感染率依次主国0.20%,0.71%,0.70%和  相似文献   
82.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Ⅱ型登革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区,引物1位于碱基序列的1566—1586,引物2位于1437—1458。引物在黄病毒属中为Ⅱ型登革病毒特有,它是Ⅱ型各株保守区。反应产物为150bp,内含一个HindⅢ酶位点,酶切后有111bP和39bp两个片段。使用本法对一系列稀释的培养液进行检测,可检出少至5TCID_(50)的病毒RNA。此外还检测了10份经病毒分离与免疫萤光分型证实为Ⅱ型登革热病人的血清和14份疑似Ⅱ型登革热病人但病毒分离阴性的急性期血清。证明本法敏感性明显高于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83.
目的:表达制备重组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检测该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根据Ⅱ型登革病毒NS1蛋白基因序列(GenBank 登录号:NC_001474),对基因序列进行编码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随后,经双酶切将目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通过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后,进一步进行蛋白纯化和透析复性,制备获得重组Ⅱ型登革病毒NS1蛋白。收获的NS1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学方法测定其效价,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Ⅱ型登革病毒NS1蛋白的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NS1单抗特异性的结合,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重组表达的NS1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以后的NS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登革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抗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 ;同时将病人急性期血清接种C6 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病毒悬液中提取RNA ,进行RT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该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登革病毒的IgM和IgG抗体。从病人血清中分离的病毒 ,经RT PCR和序列测定证实为登革 2型和 3型病毒的特异序列。表明该患者为登革 2型和 3型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5.
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3是一种多功能蛋白,N端具有Ser蛋白酶活性,C端具有RNA解旋酶及NTP磷酸酶、5'RNA-Z磷酸酶等活性,参与病毒前体的加工和病毒RNA的复制及基因组RNA的5’端加帽。NS3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存在多个登革病毒特异性CD4^ ,CD8^ T细胞表位,且多具有型间交叉免疫特性。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已成为有吸引力的抗病毒靶标。  相似文献   
86.
为了制备可用于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抗登革病毒2型(DEN2)E蛋白单克隆抗体(mAb),通过基因克隆获得E基因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GT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DEN2重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DEN2E蛋白的mAb,以间接ELISA法和Western blot进行mAb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间接ELISA法鉴定mAb的Ig亚类。结果表明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7C7),其抗体亚类为IgG1。Western blot显示该株mAb能特异识别重组pET32a-DEN2E蛋白。因此,成功制备出抗DEN2E的1株mAb,为建立快速特异橙测登革病毒感染的实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7.
目的:构建登革2型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及其突变体Δ2K-NS4B基因的真核载体,并观察二者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定位情况。方法:从登革2型病毒43株的全长cDNA克隆载体上扩增获得编码NS4B及缺失2K片段的NS4B突变体Δ2K-NS4B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分别将2段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6/V5-HisA,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2-NS4B和pc/D2-Δ2K-NS4B;经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后,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的蛋白。结果:重组蛋白D2-NS4B和D2-Δ2K-NS4B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二者均定位于细胞质中,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能够被抗登革2型病毒NS4B的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结论:重组蛋白D2-NS4B和D2-Δ2K-NS4B在哺乳动物细胞胞质中的正确表达,为深入了解NS4B在登革病毒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2型登革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片断PCR扩增含几乎全长的2型登革病毒cDNA,酶切PCR扩增产物,通过建立2型登革病毒。DNA文库获取芯片探针用点样仪将探针制备成2型登革病毒检测基因芯片,杂交时采用限制性显示(Restriction Display RD)技术标记样品,Scan Array芯片扫描仪检测杂交信号.杂交结果显示,样品和2型登革病毒基因芯片杂交的敏感性强、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89.
为证明登革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病毒血清学分型的相关性,本文以病毒全基因组和病毒5'末 编码区,E蛋白,NS1蛋白和3'末端非编码区四个基因区段分别进行病毒型间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病毒全基因组和病毒的各个基因区段均明显分为相互独立的4个分支,与病毒血清型分型完全吻合,不存在型间重组的现象。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各型登革病毒型内核酸序列的相似性和型内病毒重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0.
登革病毒感染性转录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 (Denguevirus)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基因组结构为单股正链RNA ,全长约 1 0~ 1 1kb。登革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形成DNA中间体 ,因此要在基因水平研究其特征存在一定困难 ,因为突变、重组、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都是在DNA水平上的操作。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RNA(感染性转录体 )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1]。该技术是把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 ,并置于RNA聚合酶启动子的下游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体外转录出全长正链RNA ,经转染易感细胞后复制出子代病毒颗粒。由于这种子代病毒来自c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