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自然科学   64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翁大丽  陈平  张军辉 《天津科技》2014,(10):27-31,34
研究了高温底水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的组成,建立了稠油热采底水条件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并以渤海LD底水油田为例,利用该系统开展高温底水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模拟研究了热采驱替方式、底水能量、井型对底水侵入的影响。高温底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的开发,能同时实现高温和底水条件下的物理模拟实验,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海上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技术的实验研究中,为海上底水稠油油藏高效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油田现场稠油井黏度大、流动性差,传统的分离计量方法很难对其准确计量;另外,稠油油井的流量范围较宽,每天产油量可以从几桶到1 000多桶,可以从不含气到含气率高达80%,一般计量设备难以覆盖这样的井况条件。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研究了一种计量稠油中油气水三相流的方法,可以适应较宽的油井产量范围,该方法包含一个文丘里流量计、双能伽马传感器和配备差压传感器的小型分离器。当稠油多相流流量较高处于文丘里流量计的计量范围内时,采用文丘里流量计和双能伽马传感器来测量稠油中的油气水流量,同时考虑低雷诺数流动条件下对文丘里流出系数的实时动态计算,建立了适当的模型。当稠油多相流流量处于文丘里流量计的下限或呈间歇流时,利用小型分离器内累积的液相差压对液相进行称重式计量,结合伽马传感器测得的相分率,可得油气水流量。该方法利用伽马射线技术测量稠油的相分率,使得稠油的相分率计量更精确,不受稠油形态的影响;同时,结合准确的称重计量原理,真正实现了对稠油进行油气水三相的在线实时计量。实验结果表明,液相流量、含水率、气流量标准偏差分别为4.2%、1.5%、6.3%。  相似文献   
63.
正确地描述湿蒸汽两相管流特性,对于深井压降和热损失等参数的准确预测非常重要。本模型结合Mukherjee和Brill(1985)的倾斜管下降两相流关系式,考虑了流向和井斜角,对于日益发展的水平井注蒸汽动态预测具有实际意义。所采用的四阶龙格一库塔法数值解法对计算的起点位置的选取是任意的,可由井口注入参数计算井底条件,也可按预计的井底参数预测相应的井口注入条件,这样便于在注汽方案设计工作中考虑井筒与注汽层的协调。采用公布的现场试验数据对模整进行了评价井与其它模型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较其它模型更接近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64.
井筒热流体循环是适用于开采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的一种实用技术。它的数学模型是具有半隐式边界条件的常微分非线性方程组。通常使用的打靶法和共轭函数法不太适合于求解该方程组。在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其解析解,并讨论了参数处理和程序设计等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本方法可用于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和将低温核供热堆应用于油田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65.
在自行设计,建立的半封闭管法临界性质测定装置上,测定了新疆九区稠油18个宽,窄馏分油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利用实测数据,开发出了5种适用于预测新疆九区稠油馏分油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66.
电加热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加热稠油油藏机理,建立了电热过程中电流场,渗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离散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相应的算法,编制了计算软件并给出了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电加热稠油油藏是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注汽干度对增强汽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注汽干度,开展了高压汽水分离计量装置,介绍了汽水分离器的设计原理,同时结合现场运行数据进行效果及经济分析,并对不同装置的注汽锅炉进行余热利用设计及效果分析.介绍了井口计量装置原理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投入高压汽水分离器后,使干度上升15%~20%,停运低压供热锅炉24台.为稠油后期开发提供有力的配套装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在自行设计、建立的半封闭管法临界性质测定装置上,测定了新疆九区稠油18个宽、窄馏分油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利用实测数据,开发出了5种适用于预测新疆九区稠油馏分油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关联式。将与石油馏分化学结构有关的参数等张比容[P]和克分子折射率Rd作为关联参数,预测临界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60%~0.68%,预测临界压力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35%~3.47%,明显优于通常的纯经验法。同时考察了6种常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计算方法对新疆九区稠油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9.
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采油特点出发,总结了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稠油油藏剩余油形成控制因素和分布模式。确定了五个级次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微观级、单井单层级、井问单层级、层问级和平面级。提出了剩余油形成的三大控制因素,包括油藏地质类、油藏工程类和井网部署等。强调了油藏地质条件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各种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热采井加热半径及产能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吞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存在温度变化,渗流机理非常复杂。传统的蒸汽吞吐产能计算方法多采用Boberg和Lantz等温模型。针对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非等温渗流模型,推导了加热半径计算公式和初期产能预测公式,为蒸汽吞吐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