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3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阐述了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必要性,介绍了求职技巧的主要内容,撰写求职文书时应掌握的重点技巧和求职笔试面试必备的关键技巧。结合工作经验,简略介绍了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2.
找工作,竞争什么?最开始,竞争的就是简历.大学生在求职时,首先是用简历敲开职业的大门,用它获取第一轮面试的机会、那么,简历在求职时起怎样的重要性?我们怎样设计简历,才能帮助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我们—直在思考,该文将在这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3.
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 利用295个毕业生的样本点, 分两个时间点进行数据收集, 并采用分层回归进行中介作用分析, 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机制中的情绪这一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求职积极情绪对下一期求职行为存在着显著预测作用, 并且求职积极情绪在感知求职进展和求职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强调了情绪在求职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最后对大学毕业生和就业指导人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爱美是人之本性,而装扮是爱美的主要途径。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靠衣裳马靠鞍”,说的正是此理。社交礼仪也要求人在装扮上必须有所注意,虽不求锦衣华服、珠光宝气,但穿着大方、举止得体是人们相互尊重的基本要求。求职者更当谨记:端庄的仪表与整洁的服饰就是最好的入场券。因以往科研工作者常给人一种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成见,注重仪表对于理工科博士生、博士后的求职面试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5.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严峻的形势下,指出求职意识不够强烈、专业知识体系理解不够、职业观定位不准确和对职业素养理解不到位是影响求职能力培养的因素,为此采取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梳理知识体系、加强职业意识培养、加强求职技巧学习、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心理的调适能力等对策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能力。  相似文献   
26.
个人简历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交流",大多数用人单位会通过简历上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以决定求职者能否获得面试机会,有些面试官甚至会把对个人简历的印象带入到面试的过程中,所以,写作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对求职成功与否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7.
IT产业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经济、管理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网络招聘以它独特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网络招聘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且更新快、招聘网络平台功能强大、效率高、可以更好地维护招聘的公正性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又存在招聘信息“水分”较多、缺少互动、信息反馈少、竞争更加激烈等劣势。对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招聘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讨大学生自信水平,工作准备与择业取向、求职主动性的相互关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参考指南,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择业取向.本研究采用自信心量表、大学生求职取向问卷和工作准备量表,随机抽取673名大学四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建设影响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对择业取向的影响大于对求职主动性的影响;在择业取向中,大学生更看重就业单位性质和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能自我实现等因素,薪酬期望和就业地区则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9.
试论大学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自身求职技巧相对缺乏,本文试图通过对开展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重点阐明了做好就业指导,开展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必要性;并详细论述了开展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撰写求职文书时应掌握的重点技巧和求职面试必备的关键技巧;并结合学校实际,介绍在大学生中开展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讨大学生自信水平,工作准备与择业取向、求职主动性的相互关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参考指南,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择业取向.本研究采用自信心量表、大学生求职取向问卷和工作准备量表,随机抽取673名大学四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建设影响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对择业取向的影响大于对求职主动性的影响;在择业取向中,大学生更看重就业单位性质和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能自我实现等因素,薪酬期望和就业地区则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