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672篇
  免费   26957篇
  国内免费   10890篇
医药卫生   805519篇
  2024年   3636篇
  2023年   13490篇
  2022年   12267篇
  2021年   17363篇
  2020年   17438篇
  2019年   17102篇
  2018年   8127篇
  2017年   17930篇
  2016年   19517篇
  2015年   23225篇
  2014年   46783篇
  2013年   40450篇
  2012年   45437篇
  2011年   47504篇
  2010年   44506篇
  2009年   44313篇
  2008年   55025篇
  2007年   45882篇
  2006年   41176篇
  2005年   44760篇
  2004年   34023篇
  2003年   39157篇
  2002年   30303篇
  2001年   17608篇
  2000年   13193篇
  1999年   10500篇
  1998年   8760篇
  1997年   8587篇
  1996年   8075篇
  1995年   8243篇
  1994年   6555篇
  1993年   3836篇
  1992年   2569篇
  1991年   2319篇
  1990年   1880篇
  1989年   2045篇
  1988年   487篇
  1987年   422篇
  1986年   301篇
  1985年   224篇
  1984年   179篇
  1983年   115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20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22.
樊亚慧 《中国校医》2022,36(5):379-382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功能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4、t=0.211,P=0.833、t=1.472,P=0.144);护理后2周,观察组头围(28.44±1.35)cm、身高(44.86±2.05)cm、体质量(2 336.93±12.47)g,高于对照组的(27.76±1.87)cm、(42.46±2.43)cm、(2 310.14±13.5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6、t=5.175,P<0.001、t=9.970,P<0.001);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21.74±7.35)h、(58.91±12.44)h,短于对照组的(25.02±8.13)h、(63.87±13.74)h,排便次数及进奶量的增加分别为(5.67±1.32)次/d、(3.38±1.43)mL/d,高于对照组的(4.21±1.84)次/d、(2.13±0.27)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P=0.043、t=4.420,P<0.001、t=2.205,P=0.030、t=5.889,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模式可减少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提供适宜的恒温环境,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3.
宫腔积液指宫腔内液体积存(积水、积血或积脓),是绝经后女性常见体征之一,常于超声检查时发现。持续宫腔积液患者,需宫腔镜检查寻找病因。本文报道1例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胃型宫颈腺癌的患者。通过病例回顾并文献复习,以期为更多绝经后宫腔积液及宫颈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避免漏诊及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67岁,女,主因"绝经18年,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于2020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同济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3片/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治疗,15 m L/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调素(Hepcidin)、血清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和不良事件。并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次数,住院次数与全因死亡率。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完成了前3个月的治疗,随访期间脱失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1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期间脱失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贫血有效率98. 6%,对照组有效率1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1年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事件人均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住院次数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生血片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伴贫血,减少心血管发生次数,并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提供准确足量铁元素、抑制铁调素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针刺、中药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并口服甲钴胺和依帕司他,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中药(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评分(MDNS)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7%,44/48)相比对照组(74.4%,29/39)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MDN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D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CV与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对MDNS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利巴韦林10mg/kg·d-1,阿奇霉素10mg/kg·d-1+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治疗组40例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麻杏石甘汤(麻黄、甘草各6g,杏仁9g,生石膏18g),1剂/d,水煎200mL,2次/d,早晚温服,3岁:每三天1剂,3~6岁:每两天1剂,6岁:1剂/d,肺热重、壮热汗出增加生石膏剂量,加黄芪、桑白皮各6g;痰多气急加枇杷叶、紫菀、葶苈子各6g;无汗恶寒减少石膏剂量,加薄荷、紫苏叶、鲜芦根。中医定向透药选麻黄、杏仁、生石膏、川贝母、金银花等,研碎加蜂蜜、鲜姜汁调制成膏状,密封保存,取4g药膏敷于肺俞,并采用中医定向透药仪治疗,30min/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RAGE、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RAGE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正>汗是人体活动、气血运行、新陈代谢的产物~([1]),既是生理产物、又是病理产物。汗证则是由于气血阴阳不调,腠理不固所致的汗出异常。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伤寒论》中"病自汗出,此为荣气和",首次出现"自汗"病名。明代《医学正传·汗证》将诸汗统一,统称汗证。汗证是现代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现择验案3则(冉颖卓主治)介绍如下。1益气养阴敛汗范某某,女,67岁。2017年7月24日初诊。  相似文献   
28.
29.
陈林萍  肖立韦  毕迎月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18-120,1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9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CLVQOL各项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乳糜性腹水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糜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乳糜性腹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腹水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的情况。结果共收集29例乳糜性腹水患者,其中男14例(48.3%),女15例(51.7%)。年龄1个月~78岁,中位年龄36岁。乳糜性腹水患者的病因依次为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9例(31.0%),恶性肿瘤5例(17.3%),腹部结核5例(17.3%),肝硬化4例(13.8%),腹部手术后3例(10.3%),糖尿病肾病1例(3.4%),不明原因2例(6.9%)。临床表现除腹胀、腹痛、乏力、纳差等常见症状外,不同病因有原发病的自身症状。针对性治疗后,乳糜性腹水缓解或消失22例(75.9%),无明显效果7例(24.1%)。结论乳糜性腹水病因相对复杂,以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恶性肿瘤、腹部结核、肝硬化、腹部手术多见。不同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各异,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