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5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医药卫生   1348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297篇
  2013年   1432篇
  2012年   1843篇
  2011年   1993篇
  2010年   1401篇
  2009年   1094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韩伯炬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76-2577
目的分析安阳县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安阳县手足口病发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概况和特征。结果 2006年—2010年安阳县手足口病累计报告568例,全年均有发病,3月—6月发病率最高,约为全年的73.21%;发病人群为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结论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制定有效防御措施,在3月—6月应加大防控力度,控制发病,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价重症手足口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肢体抖动和肌阵挛是重症手足口病特征的神经系统表现。将有神经系统表现的病例分为3组。Ⅰ组:清醒时肢体抖动;Ⅱ组:睡眠时肢体抖动;Ⅲ组:睡眠时肌阵挛;并同时分为≤1岁组,〉1岁组。以上病例皆行腰椎穿刺,记录脑脊液压力情况。对3组症状的脑脊液压力升高比率行χ2检验,对≤1岁和〉1岁的脑脊液升高比率行χ2检验。结果Ⅰ组中脑脊液压力升高比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组脑脊液压力升高比率明显高于≤1岁组,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中,清醒时肢体抖动比睡眠时肌阵挛、睡眠时肢体抖动等症状更能提示脑损伤,值得临床医生关注。当年龄〉1岁的手足口病患儿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时比≤1岁的患儿有更高的脑损伤比率,更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2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60-4461
随机择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1个星期之后的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做以统计。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试验组在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缓解的时间上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行以利巴韦林同喜炎平共同治疗,起到的疗效非常理想,而且恢复速度也相对较快,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7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对其进行消毒隔离后,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80例患儿在经过对症治疗及整体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显著,均痊愈出院,且无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结论积极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手足口病发病概率,有效的治疗是患儿恢复健康的基础,做好整体护理干预是控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值的变化,了解其心肌损害的程度,用以预防爆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抽取丹东市第一医院儿科2007年~2011年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晨空腹静脉血,用以检测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同时对同期住院的小儿外科非感染患者也检测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值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HFMD组血清LDH异常率为83%,CPK异常率为55%,CKMB异常率为33%,CTNI异常率为13%,而正常对照组LDH异常率为28%,CPK异常率为6%,CK-MB异常率为2%,CTNI异常率为1%。HFMD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HFMD组血清LDH、α-HBDH、CPK、CK-MB、CTNI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HFMD组心电图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细胞较非感染此病的患儿的心肌细胞容易受损,故感染本病的患儿不能忽视心脏的改变,应严密监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值的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分析莆田市城厢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发病因素及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1—2016年城厢区手足口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城厢区共报告手足口病4 477例,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9.17/10万,其中重症病例33例(占7.37‰),无死亡病例;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94.01/10万,2012年最高为260.66/10万,2011—2016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发病曲线基本相似,总体呈6月、10月双峰分布;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共4 007例(占91.07%);以散居儿童为主,共3 922例(占87.60%),其次为托幼儿童391例(占8.73%)。结论莆田市城厢区手足口病防控应考虑周期性流行和季节性高峰特点,以城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部位,以<5岁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7.
李国峰 《当代医学》2016,(8):151-151
目的:研究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80例患者,以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n=40)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0.4mL/(kg·d)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体温消退时间(2.85±1.49)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3.59±1.59)d、食欲恢复时间(2.66±1.26)d,均短于对照组体温消退时间(4.02±1.65)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4.57±1.79)d、食欲恢复时间(3.87±1.3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对症治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调查手足口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1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生感染部位、细菌种类、药敏试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发生细菌感染51例,感染率为31.5%;≥3岁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患儿(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21例占41.2%;共检出55株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6株占83.6%;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曲南耐药率较高,均>80.0%,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菌株。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细菌感染与患儿的年龄、住院时间明显相关,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是感染的最主要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9.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87-988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不同疗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抗病毒治疗,联合组给予干扰素加炎琥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0.
《婚育与健康》2014,(6):10-10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易发生死亡。那么,如何正确防范手足口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