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6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1121篇
医药卫生   1272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676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目的通过比较胃底贲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Ⅲ、Ⅳ型胶原蛋白分布差异,分析胃底贲门组织癌变后Ⅲ、Ⅳ型胶原蛋白分布的改变对组织的自体荧光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计分分析Ⅲ、Ⅳ型胶原在16例责门癌病人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正常组织的基底膜呈现很强的Ⅳ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基底膜形成较粗的环形染色带;Ⅲ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细胞外间质呈连续的细丝纤维样。癌组织Ⅳ型胶原抗体反应在癌巢周边为阴性,或仅在残存的基底膜有片断的阳性反应;而Ⅲ型胶原在癌间质中的抗体阳性反应较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或还稍有增强;Ⅲ型和Ⅳ型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结论胃底贲门组织癌变后,细胞外基质内Ⅳ型胶原显著减少,而Ⅲ型胶原减少不明显;Ⅳ型胶原是胃底贲门黏膜细胞外基质自体荧光的主要来源;组织发生癌变后,细胞外基质中Ⅳ型胶原的降解是癌组织自体荧光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2.
人髓核软骨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髓核软骨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种子细胞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髓核组织取材于3例脊柱侧凸行前路矫形手术者(年龄11~13岁),依次用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分离髓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F12培养液培养细胞,取传1~7代次细胞进行光镜、电镜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对细胞计数、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摄取进行比较,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的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信使RN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传3代之前的细胞形态正常,胞浆丰富;传4代起.部分细胞的形态逐渐向长梭形演化.与传1代细胞相比,传2、3代细胞数量增殖无明显减缓(P>0.05),传4代细胞第4天开始生长减慢(P<0.05),传5Ⅰ7代细胞第2天即较转1代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传1Ⅰ3代细胞的MTT摄取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传1代相比,传4代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5Ⅰ7代的差异更显著(P<0.01).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在传3代之前各代次的mRNA表达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传1代相比,Ⅱ型胶原从第4代起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聚集蛋白聚糖从第5代起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从传5代起髓核软骨样细胞开始表达Ⅰ型胶原:结论:髓核细胞传代后前3代细胞形态良好,增殖能力强,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良好,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3.
为探讨血清 HA、PCⅢ、Ⅳ-C、和 LN 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对180例慢性肝病患者分别采用 RIA 测定血清HA、PCⅢ、Ⅳ-C 和 LN 水平。结果表明,血清 HA、PCⅢ、Ⅳ-C、和 LN 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是血清 HA、PCⅢ、Ⅳ-C 和 LN 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四项联合检测是判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无创伤性的、相对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4.
探讨胃癌腹腔液中Ⅳ型胶原含量与其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术中收集50例胃癌和10例胃良性病变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上清液中Ⅳ型胶原、CEA蛋白(p-CEA)含量,同时进行腹腔冲洗细胞学(peritoneallavagecytology,PLC)和病理学检查。结果:Ⅳ型胶原含量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浆膜类型呈正相关。PLC、p-CEA阳性组Ⅳ型胶原含量均高于阴性组(P<0.05);肉眼腹膜转移的10例中Ⅳ型胶原均显著升高。全组Ⅳ型胶原含量升高者占68.0%,明显高于p-CEA(44.0%)和PLC(34.0%)的阳性率(P<0.05)。结论:腹腔液中的Ⅳ型胶原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志物,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其预测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灵敏性优于p-CEA和PLC。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人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通过H3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 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胶原凝胶包埋软骨细胞接种BCM支架的三维培养对软骨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胶原凝胶包埋的关节软骨细胞接种BCM支架并在体外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和增殖情况,培养14d,行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成情况.结果 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生长和增殖良好,体外培养14d能形成较成熟的软骨组织.结论 胶原凝胶复合BCM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负载生长因子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osteoglycin(OGN)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h开胸取出肺组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OGN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OG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栓塞前后大鼠肺组织中OGN的表达变化及组织分布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观察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 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OGN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GN主要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下层、软骨组织和肺泡周围,且在肺动脉内皮细胞下层、外膜和肺静脉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均有分布.急性肺栓塞后OGN在上述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结论 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OGN表达降低,促进了胶原在肺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8.
139.
为研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与肝炎病理变化的关系,对110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行肝活检同时,用RIA法测定血清β2-M及PCⅢ含量。肝炎病理变化用HAI标准记分判定。结果发现血清β2-M含量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及门管区炎症程度密切相关(γ=0670;P<001);血清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γ=0668,P<001)。提示血清β2-M含量测定有助于对肝实质炎症活动程度的判断;血清PCⅢ含量变化对判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0.
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VG、RF染色显示Ⅰ、Ⅱ型胶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放免法测定肝匀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应用上述指标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实验时间延长,肝内胶原含量逐渐增加。肝纤维化早、中期以Ⅲ型胶原增生为主,肝纤维化后期及肝硬化期以Ⅰ期胶原为增生为主。血清PCⅢ与肝内胶原变化基本同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