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涎腺淋巴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口腔颌面部多发于腮腺,发生于颌下腺者甚少。由于发病率低且临床特征不显著,在临床上很容易出现误诊。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点,治疗方式进行讨论,并报告1例颌下腺淋巴上皮癌。  相似文献   
992.
高志宏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151-151,154
目的:探讨颌下腺腺样囊性癌的高发期、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颌下腺腺样囊性癌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随访15例中3例死亡,12例存活,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论:颌下腺腺样囊性癌生长较缓慢,具有嗜神经侵袭特性,可带瘤生存,50-60岁为高发期,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颌下腺腺样囊性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下颌下腺导管异物结石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0例下颌下腺导管内异物结石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形成过程。方法:对10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和X线表现进行诊断,局麻下口底黏膜切口导管切开手术取石。结果:10例患者诊断明确,手术取石顺利。结石外形均为长圆锥形和梭形,近导管口端较粗,近腺体端较细,表面多为颗粒粗糙面,以异物为中心钙化形成结石,异物种类:鱼骨(刺)7例,植物茎2例,毛发1例。结论:异物为中心形成涎石,以客观实例来说明涎石形成的核心说。  相似文献   
994.
张小宁  郝崇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27-1027
<正>患者男,43岁。家居住在太原市西山煤矿宿舍,自述在1个月前曾有口腔黏膜异物感,唾液增多,食欲不振,自觉面颊有异物爬行并伴轻微疼痛1周,遂来我院就诊,查右侧颌下区较对侧肿胀,轻压痛。右颌下腺导管口水肿,轻度发红,挤压右侧颌下腺有透明涎液流出。严密观察导管口终于探出一白色线头状物,用镊子夹住轻轻拉出,见一细长如线状,乳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观察干燥综合症患者泪腺、腮腺、颌下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及可疑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利用高频超声观察其腮腺、颌下腺、泪腺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进行总结。结果:7例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2例可疑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腺体亦有不同程度的超声表现。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腮腺、颌下腺、泪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高频超声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前超声主要应用于颌面部软组织肿块的初步检查,有关临床报道多注重对肿块性质的分析[1],其可靠性不一,对肿块定位的统计资料尚少.本文通过分析术前超声观察腮腺及下颌下腺肿块的位置,及术中发现和术后病理结果来评价诊断的符合率,讨论超声对临床诊断和手术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人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2l例,在放疗前将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术后接受常规放疗,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对照组23例行常规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无口干症状且放射剂量相同,放疗后2年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放疗后2年,对照组无口干燥症(G1)0例,轻微干燥症(G2)6例,占26.1%,中度口干燥症(G3)12例,占52.2%,重度口干燥症(G4)5例,占21.7%;试验组无口干燥症(G1)13例,占61.9%,轻微干燥症(G2)6例,占28.6%,中度口干燥症(G3)2例,占9.5%,重度口干燥症(G4)0例;中至重度口干燥症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颌下腺移位术能明显减轻鼻咽癌患者的口干燥症状,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正>涎腺淋巴上皮癌(lympho epithelia lcar cinoma,LEC),是原发于涎腺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涎腺肿瘤的0·3%-0·4%。笔者对颌下腺淋巴上皮癌1例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贵州籍,电焊工。因右颌下肿块6个月就诊,6月前偶然发现右颌下一肿块,似玉米粒大小,无痛,活动,近2个月来肿块迅速长大,仍然无痛;2年前患者有同侧颈部肿块切除病史,术后诊断:淋巴结炎。入院检查:,无消瘦面  相似文献   
999.
AQP6和AQP5在人下颌下腺上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亚型AQP6和AQP5在人下颌下腺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源自10例行颈淋巴清扫术患者的正常颌下腺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标记确定人下颌下腺组织中AQP6和AQP5的分布情况。结果 AQP6在部分颌下腺腺泡细胞质中表达。AQP5在浆液性腺泡和粘液性腺泡顶膜以及分泌小管均有表达,而闰管和纹状管未见表达。结论 AQP6在部分颌下腺腺泡细胞中表达,与AQP5相协调,参与唾液中水和阴离子的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损伤SD大鼠下颌下腺中分离获得的唾液腺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 cells--SGPs)进行分析。方法:在结扎主导管的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中分离、培养类上皮单克隆细胞,利用α6β1整合素(α6β1 integrin)、层粘蛋白(LN)、β1整合素(CD29)、角蛋白19(CK19)分别进行免疫荧光学鉴定;CD29,CD90.1,标记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SGPs的α6β1 integrin、LN、CD29、CK19抗体阳性。流式细胞分析α6β1 integrin,CD29,CD90.1表达率分别为(94.99±4.04)%、(97.41±3.15)%、(98.81±1.58)%,CD29/CD90.1双标后表达率为(97.15±3.43)%。结论:SD大鼠损伤下颌下腺中获得的单克隆细胞具有组织干细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