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1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1229篇
医药卫生   22492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951篇
  2012年   1144篇
  2011年   1210篇
  2010年   1154篇
  2009年   1108篇
  2008年   1046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1139篇
  2005年   1111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1006篇
  2001年   1022篇
  2000年   969篇
  1999年   703篇
  1998年   697篇
  1997年   550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溃疡、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6例胃溃疡、52例胃癌组织中HP及VEGF的表达.结果:胃溃疡组织中HP阳性组的VEGF表达(53.6%)明显高于HP阴性组(12.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HP阳性组的VEGF表达(84%)明显高于HP阴性组(40.7%),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HP感染可增加VEGF的表达,HP阳性组胃溃疡组织中VEGF表达可能与胃溃疡发病的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2.
刘福银 《医学文选》2002,21(3):287-288
目的 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诊断慢性反复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116例反复腹痛患儿均作^13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16例儿童HP感染阳性率37.9%,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P感染率递增,结论 ^13C-UBT试验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对2742例各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粘膜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作分析,发现动力障碍型HP阳性率65.3%,溃疡型HP阳性率74%,胃食管反流型HP阳性率24%,特发型HP阳性率21.4%,前两型与后两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前两型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HP与动力障碍型和溃疡  相似文献   
24.
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的方法。方法:重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后,表达的Hp r HspA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采用Q 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使用SDS-PAGE和HPLC检测纯度,选用ELISA和动物实验对纯化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Hp的HspA包涵经洗涤和溶解后,Hp的HspA的纯度>60%,包涵体溶解液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度超过95%,Hp的HspA纯品经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从包涵体中获得高纯度的重组HspA蛋白,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秋云 《医学综述》2002,8(1):13-14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也是一种多致病因素的疾病。新近的研究证明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几乎所有的胃部感染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改变 ,重者发展为CAG ,甚至胃癌。CAG的发生除HP感染外 ,还与胆汁反流、宿主遗传性、获得感染时的年龄、宿主酸分泌状态以及高盐、低维生素饮食等有关[1,2 ] 。对CAG的治疗至今尚无有效的方法。因此 ,一直为临床医师所关注。近年来 ,据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CAG的临床治疗有不少新的进展。现将近几年来有关临床治疗方面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77例首次卒中发作时HP阳性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复发情况。同时观察139例首次卒中HP阴性患者复发时HP感染情况。结果 39例HP阳性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发率为15.4%,38例HP阳性虱未抗感染治疗复发率为39.4%,139例首次卒中时HP阴性患者卒中复发率为24.5%(P<0.05);在33例首次卒中发作HP阴性者在复发时,其HP检测阳性者21例,阳性率为63.4%(P<0.05)。结论 HP感染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HP感染可以减少卒中发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空泡毒素基因 (vacA)亚型、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间的关系。【方法】①自 3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分离培养出 39株幽门螺杆菌菌株 ,采用PCR方法鉴定 39株菌株的ca gA及vacA亚型 ;②采用HLA DR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对上述已行cagA及vacA亚型鉴定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及 2 2例阴性患者的胃窦活检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上皮HLA DR表达较阴性患者更显著 ;②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程度间存在正相关 ;③感染cagA 菌株患者较感染cagA-株者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更明显 ;④本研究中vacAs1a/m2亚型占 90 % ,故未对不同vacA亚型与胃上皮HLA DR表达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论】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导胃上皮HLA DR抗原异常表达 ;②cagA 菌株可能通过胃上皮HLA Ⅱ类分子介导而与宿主发生更为密切的相互作用 ,从而较cagA-菌株引起更为显著的胃上皮损伤。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国产奥美拉唑(OME)联用庆大霉素(GEN)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Hp阳性的DU患者180例,采用奥美拉唑(奥克,OME)加庆大霉素(GEN)治疗,并以两种药物单用作为对照,分别观察2周和4周,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OME单独用药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为72.4%、51.7%和80.7%、57.9%.GEN单独用药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为48.3%、34.5%和51.8%、37.5%,两药联用的有效率和Hp清除率在2周、4周分别高达89.4%、87.7%和100%、93.0%,OME GEN组2周和4周治疗DU的有效率和Hp清除率明显高于GEN组和OME组(P<0.01和P<0.05);OME组2周、4周治疗DU的有效率及Hp清除明显高于组GEN组(P<0.01和P<0.05),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OME和GEN联合治疗Hp感染的Du患者有效率和Hp清除率高、经济、安全可靠,值得基层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前用于检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方法很多 ,大体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查法是指行胃镜检查时直接检查HP或活检胃粘膜做HP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 ,涂片、组织学检查、分子杂交或PCR等检查方法。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血清抗HP抗体检测、14 C或13C尿素呼吸试验等。现将HP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探讨如下。1 HP的分离培养在所有HP的检查方法中 ,取胃粘膜行HP培养最为可靠 ,应看作是诊断HP的“金标准” ,是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规范标准 ,但其敏感性差 (为 80 %左右 ) ,并且此培养需要一些特定设备 ,过程…  相似文献   
30.
秦立篷  李丁  张菊  韩锋产  阎小君 《医学争鸣》2002,23(14):1295-1297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并进行表达,验证表物的反应原性。方法:应用PCR技术从技术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ureB基因,克隆入载体pGEM-7zf( )进行测序,进一步转到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进行诱导表达,以Western blot实验验证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测序后经同源性比较,证实扩增后得到的片断确为ureB基因,并原核表达出可被抗Hp抗体识别的非融合重组蛋白。结论:获得了有反应原性的重组ureB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