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95篇
工业技术   227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以醋酸锂和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使用NH4HCO3作为结构引导剂,通过溶剂热法后固相烧结合成了具有尖晶石型介孔球形Li4Ti5O12,探讨了不同的钛锂比和热处理温度及NH4HCO3用量对Li4Ti5O1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恒流充放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在钛锂摩尔比为5∶4.3时,在800℃下热处理3 h可获得晶型与标准谱一致的Li4Ti5O12,在溶剂热过程中使用NH4HCO3做为结构诱导剂时,可获得具有介孔结构的球形Li4Ti5O12材料,该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82.
以石墨烯、Ni SO4、K2S2O8(饱和)、氨水、蒸馏水为反应物,经过常温回流制备得到Ni OOH/Ni(OH)2含量不同的石墨烯/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显示,Ni(OH)2/Ni OOH在石墨烯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i(OH)2的石墨烯又进行了层层堆积。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电极材料GP/Ni-5性能最佳,其在电流密度为100 m A/g时,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287.4 m Ah/g,8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830 m Ah/g,而纯Ni OOH/Ni(OH)2首次可逆比容量为2 400.6 m Ah/g,80次循环后比容量已降至405.9 m Ah/g,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
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密度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容量。金属磷化物由于具备初始放电容量高以及电极极化小等特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磷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金属磷化物的合成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84.
以一氧化硅、葡萄糖以及AGP-8石墨为原料,通过行星球磨和后续的高温热解制备SiO/C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经较高温度热处理得到的复合物中含有单质硅材料。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测试显示,经1 350℃热处理得到复合材料循环38周后,容量保持率接近100%,这主要源于稳定的材料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嵌/脱锂过程中硅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崔瑜  彭锂 《河南建材》2013,(1):45-49,52
通过回流原位复合方法制备了α-MnO2/石墨烯纳米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方法分别对样品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和石墨烯含量的计算.采用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研究石墨烯的添加对α-MnO2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13.5%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物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0 mA/g时,循环15周之后,充放电容量分别比纯α-MnO2提高了94mAh/g和117mAh/g.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复合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减小,交换电流密度增加,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6.
稀土贮氢合金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华 《稀土信息》2006,(10):23-26
1.研发水平进一步提高 稀土贮氢合金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储氢材料,由于它们具有优异的吸放氢性能并兼顾其他功能材料的特点一直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作为负极材料广泛用于镍氢电池中,发展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87.
锂离子电池广泛的应用空间.使之成为国内外倍受瞩目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矿灯行业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8.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La0.8-xCexMg0.2Ni3Co0.6储氢合金,研究了不同Ce摩尔分数的退火态La0.8-xCexMg0.2Ni3Co0.6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a0.8-xCexMg0.2Ni3Co0.6储氢合金的主要物相都为(La, Mg)Ni3、(La, Mg)2Ni7和LaNi5相,随着x值从0增加至0.20,La0.8-xCexMg0.2Ni3Co0.6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Cmax和...  相似文献   
89.
张猛  李进  苏少鹏  张佃平 《硅酸盐学报》2022,(10):2591-2598
因硅具有高达4200 mA·h/g的理论嵌锂容量,成为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因硅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膨胀(≥300%),制约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商业化应用。通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碳源前驱体包覆相结合的方法,经过碳化处理制备的C@Si/C硅基复合负极。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后所得材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Raman测试考察了碳化后所得硅基负极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对所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进行了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经碳包覆后的静电纺丝Si/C纤维相较于未包覆前,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1401.4 mA·h/g,首次Coulombic效率高达70.22%,经100圈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582.6 mA·h/g,倍率测试结果表明,经过1.0 A/g的大电流密度测试后,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仍具有622.2 mA·h/g的可逆容量。  相似文献   
90.
硬碳拥有容量高、工作电位低、成本低等优势,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拥有丰富的微晶结构,这对钠离子的吸附及嵌入/脱出过程十分有益,使硬碳展现出优益的储钠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硬碳存在首效低、稳定性不足以及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功能化设计是针对性改善硬碳上述缺陷的有效策略。结合目前硬碳功能化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关于硬碳负极在功能化设计方面的典型策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功能化设计的优势与不足,为指导未来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