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77篇
  免费   15736篇
  国内免费   8131篇
工业技术   164144篇
  2024年   570篇
  2023年   2559篇
  2022年   4404篇
  2021年   5196篇
  2020年   5659篇
  2019年   4820篇
  2018年   4346篇
  2017年   5211篇
  2016年   5800篇
  2015年   5861篇
  2014年   9485篇
  2013年   8638篇
  2012年   10464篇
  2011年   11180篇
  2010年   8132篇
  2009年   8450篇
  2008年   7554篇
  2007年   9088篇
  2006年   7718篇
  2005年   6260篇
  2004年   5274篇
  2003年   4698篇
  2002年   4111篇
  2001年   3611篇
  2000年   3041篇
  1999年   2427篇
  1998年   1822篇
  1997年   1421篇
  1996年   1267篇
  1995年   955篇
  1994年   824篇
  1993年   609篇
  1992年   487篇
  1991年   420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146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4篇
  1959年   16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高海拔地区环境温度、空气密度及气压低,在选择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及UPS容量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满足变电站的用电需求。结合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的某500 k V变电站项目,对高海拔变电站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在历次大停电事故过程中,电网中存在少量元件对事故的演化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元件耐受性与重要性的电网元件关键性评估方法。从电网元件对电网电能传输影响的角度来衡量电网元件的重要性,分别定义了输电线路的潮流分布影响熵和节点电压影响熵;从引发电网元件失效的主导因素出发来衡量电网元件的耐受性,分别定义了输电线路在N-1准则下和节点在负荷波动下电网元件的耐受性指标;将耐受性指标与重要性指标综合来进行电网元件的关键性评估。最后,利用IEEE 3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为给输电线路的监测器件提供稳定、便利的电源,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设计了无线电容取电装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能量,对支撑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电容取电的结构,以此得到取能装置输出功率与高压杂散电容、低压杂散电容、负载电阻等参数的计算关系,发现合理增加感应电极面积、减小感应电极电容值和增加负载电阻值可以有效提升取能装置输出功率;其次,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模拟了电容取电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设计了高压实验装置,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10 k V、耦合电容为14 p F时,1 MΩ的负载可以得到0.12 m W功率。  相似文献   
994.
张宁  薛美美  吴潇雨  代红才  张运洲  刘林  张栋 《中国电力》2021,54(2):113-119,155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处于加速推进时期,各国转型进程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特征。基于对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的剖析,提出涵盖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安全、能源价格4个维度的能源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能源转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对中国能源转型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995.
电力传感器作为能源互联网感知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供电稳定性是广大从业者的关注重点。通过环境能量收集技术为传感器供电,可使传感器具有自供电特性以及长期免维护的优势,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传感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综述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温差、振动、风致振动等新型能量收集技术的特点。结合电力行业传感器应用需求,提出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总结为取能方式多样化、取能器件小型化和取能传感一体化等发展方向,并对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取能技术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可靠性挑战和应用适配挑战。  相似文献   
996.
当前配网面临着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及多类型储能分散接入的情形,为配网系统的优化管控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基于分层优化、分区协同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区域内自治、区域间协调的配网分层优化体系,以达到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在优化调度层中,以各区域与主网交换功率的可调度性为目标建立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区域间协同优化实现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得到区域的整点功率交换指令。在区域内控制层中,考虑到不同分布式电源调节能力的差异性,结合储能系统基于模糊策略响应并修正上一级的整点指令,并给出各区域5 min超短期调度指令。在设备级控制中,基于PWM变流器对各储能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以响应上一级的指令。最后基于算例仿真计算对所提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7.
需求响应聚合商通过需求响应聚合用户的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提高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和需求响应聚合商之间的交互博弈关系,建立了计及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下层分别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和需求响应聚合商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利用KKT条件和线性化方法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果显示,通过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引导用户调整用能计划,可在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和需求响应聚合商的利润的同时实现削峰填谷,减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李宝玉 《电镀与涂饰》2021,40(6):474-477
针对某汽车涂装车间使用废气焚烧炉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烟气余热利用的改进方案,从节能效益和减排效益两个方面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9.
徐文涛  李明轩 《中国电力》2021,54(4):151-157
作为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当前最具落地条件的领域,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已受到工业、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相关利益方之间存在复杂的业务和利益耦合,亟须通过研究梳理利益方运营关系,指导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分析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的能量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得出利益方运营关系。基于此,以电网企业为例,提出了开展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经营管理战略,即按照“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市场开拓思路,以示范项目为引领,拓展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落地。  相似文献   
1000.
为解决电缆化配电网高频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首先,分析了电缆化配电网高次谐波源与高频谐振的产生机理。其次,给出了电缆化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并比较不同无源阻抗重构后的频移及谐振峰抑制效果。然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系统函数绘出伯德图与根轨迹评价该方法对高频谐振治理效果以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基于电缆化配电网阻抗重构的高频谐振频移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无源阻抗参数变化对配电网高频谐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