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向红 《中国电力教育》2013,(25):208+211
勤工助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经济困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引导学生不断合理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意义,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勤工助学扶困和育人的双重要求,从实现图书馆与大学生互助双赢的角度对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培训、管理、激励和情感关怀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3.
我国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80年代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进入90年代后,为了保证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有效地解决特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财政部于1993年联合下文,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原国家教委为此还专门划拨了勤工助...  相似文献   
44.
《Planning》2014,(9)
勤工助学工作是目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其中一部分,具有帮困助学、励志育人的教育意义,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重要保障。高校勤工助学体制不完善、岗位单一,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育人功能也无法体现。坚持育人为本,拓宽勤工助学用工渠道,提高岗位层次,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便于勤工助学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5.
高校勤工助学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高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勤工助学工作机制创新,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探讨了"勤工"与"助学","学校"与"学生"、"校内"与"校外"、"教育"与"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高校勤工助学联动机制这一新命题.  相似文献   
46.
一、调研背景为响应教育部关于扶助贫困生的号召,该高校已实施多年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以及其他企业的捐助等等。为了解该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之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47.
高校勤工助学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及团体培训方式,研究勤工助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意义,结果显示: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高于未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并接受团体培训的学生在能力自信、个人规划、效能提高等自我评价方面比参加勤工助学但没有接受团体培训的学生有显著提高.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勤工助学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些问题提出三点建议:根据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拓展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勤工助学学生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8.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勤工助学的作用和意义也在实践中为高校领导、老师和学生进一步认识。然而,不难看出,当前高校勤劳助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小型高校而言,学校办学资源、办学环境的相对有限更加导致了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不平衡,加上要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办学目标,做好对学生勤工助学的管理工作无论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生活压力,还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和素质能力等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9.
作为新时期高校"奖、贷、助、补、减"多元资助体系的重要一环,勤工助学工作普遍存在功能定位片面、供求关系失衡、效果评价粗放和法律保障滞后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须更新观念,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加强与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制度,以使勤工助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50.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品质培养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索树立坚强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及其培养的内在规律。一、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为了把握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品质培养的现状,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17份,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一)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滑坡,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