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安徽省0 ~ 14岁儿童伤害医院门/急诊病例变化趋势和现况特征,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病例数据,分析儿童伤害病例变化趋势及人口学、伤害事件和临床等现况特征.结果 2006-2014年安徽省共监测0~14岁儿童伤害病例23 374例,占全部病例的12.56%,该比例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安徽省0~14岁儿童男女性别比为2.09,一天中伤害发生高峰为9:00和16:00~17:00,跌倒/坠落占66.30%,伤害发生地点构成比前三分别是家中(39.40%)、学校与公共场所(24.01%)、公路/街道(19.57%),70.18%的伤害是发生在休闲活动时,伤害部位41.44%为头部,轻度伤占90.90%,伤童中94.26%的就医结局为治疗后回家.结论 儿童伤害是重大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儿童伤害是可预防的,儿童既是伤害的弱势群体又是伤害的重点干预人群,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儿童以及家长和学校老师开展伤害预防教育.  相似文献   
52.
我省马来丝虫病流行于皖南和大别山周围地区。1987年5月我们在皖南青阳县进行了马来丝虫微丝蚴周期性观察。又收集安徽医学院1958年在皖西舒城县观察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周期性观察资料(未计算周期性指数与高峰时间)和芜湖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1958年在皖南旌德观察的马来丝虫周期性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一并报道可以代表全省马来丝虫病流行区。1986、1987年又对青阳和霍山两县68张马来丝虫微丝蚴吉氏染色血片进行了脱鞘情况观察。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地区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方法:由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 早治项目专家组依据国家现行技术方案和项目实践,编写考核试题库,利用“早诊早治”APP建立考试平台,收集 2019年参加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 27个省的 418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考核信 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有 827名基层项目管理人员完成考核,考核平均分 83.07分,合格率 96.86%,优秀率 78.36%。其中“人群数据管理和安全”答题平均正确率最高,为 99.52%;“人群筛查质量控制”答题平均正确率最低,为 67.21%。结论:我国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地区基层项目管理人员较好掌握技术方案和具备数据管理能力,文化程度高、东中部地区、疾控中心的项目人员考核优秀的比例更高,应针对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和认知薄弱的 技术环节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54.
贾尚春  徐伟  刘荣 《中国肿瘤》2020,29(7):503-508
摘 要:[目的] 分析安徽省农村居民上消化道癌(胃癌)筛查人群的相关行为、病史及病理检查结果情况。[方法] 分析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安徽省10个县区开展农村居民上消化道癌筛查的40~69岁居民的全部胃癌筛查记录。[结果] 共完成29 386人次筛查。胃部病理活检9989份(33.99%,9989/29 386),活检共发现各种类型的胃部异常9904例,占活检对象的99.15%(9904/9989),共发现各种类型的胃部癌变197例,癌前病变683例,炎症802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部组织损害方面,50~59岁年龄组检出胃部癌前病变和胃腺癌的概率最低(OR=0.10,0.38);男性检出损害的风险更高(OR=1.65,2.18);家庭年均收入与胃腺癌呈负相关(OR=0.64)。癌前病变与饮酒、豆制品、烫热食品的摄入频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呈正相关(OR=1.28~2.10),与吸烟、饮茶、霉变食品摄入频率、胃肠炎呈负相关(OR=0.18~0.79)。胃腺癌与水果、腌晒食品摄入频率呈正相关(OR=2.01,1.61)。[结论] 上消化道癌内镜筛查结合病理诊断,可降低上消化道癌的漏诊,应继续探究胃癌相关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完善癌症筛查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5.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安徽省自2005年起实施农村癌症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筛查人群相关行为、病史及病理检查结果,以及相互关联,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筛查方案和防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07-01-2019-06-30安徽省全部食管癌筛查数据,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完成29386人次筛查,男性占52.62%,女性占47.38%;40~49岁组占40.99%,50~59岁组占30.20%。自报吸烟率、饮酒率及饮茶率均<10%;经常吃蔬菜、水果、肉蛋奶类食品及豆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97.40%、73.61%、84.29%和80.15%;常吃腌晒食品的占20.07%,常吃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的比例均<5%;超重或肥胖占41.04%;曾确诊过食管炎的仅占0.4%。病理活检2663份,占筛查人数9.06%。活检共发现各种非增生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及癌变1074例,占活检对象的40.33%。各种组织损害的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OR=1.84~5.01);男性高于女性(OR=1.30~1.78)。与低体质量相比,肥胖更易检出炎症+基底细胞增生(OR=2.79),但检出癌变的可能性更小(OR=0.43);超重(OR=1.50)及肥胖(OR=2.60)更易检出癌前病变。癌变与水果、腌晒食品及霉变食品摄入频率呈正相关(OR=1.83~2.55),但与饮酒、吸烟无关。癌前病变与霉变食品摄入频率、食管炎和胃肠炎病史呈正相关(OR=2.61~6.16),但与吸烟呈负相关(OR=0.55)。炎症+基底细胞增生则与吸烟、水果摄入频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呈正相关(OR=1.84~2.78)、与腌晒食品摄入频率呈负相关(OR=0.66)。结论食管癌筛查人群经历过一系列的机制与过程的选择,其相关行为、病史及其与筛查结果的关系与一般人群有明显区别。这些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防控计划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